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奉上一本佛系養生寶典

奉上一本佛系養生寶典

斗指東南,

維為立夏,

萬物至此皆長大,

故名立夏也。

立夏時節,

萬物都會吸收

太陽的精華和大地的營養,

生長旺盛,

因此是生長最佳時機。

此時調養,

可調夏日典型「心病」,

亦能健康度過炎炎夏日。

在此為大家揭露夏季養生的奧秘

除了保溫杯加枸杞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01

立夏吃蛋

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這便是「立夏吃蛋」習俗的來歷,民間還有「立夏吃只蛋,氣力長一萬」的說法。

其實立夏調養並不僅僅是吃蛋。因為在以前,唯有雞蛋、鴨蛋是農家力所能及的補品了。在春夏交替之際,天氣驟然轉熱,人體陽氣外越,體內頓覺空虛,會出現四肢睏倦,精神疲乏,心煩氣促,口渴等癥狀。因此雞蛋在此時便派上用場,來增強體質。

02

調心為先

夏季最大的特點就是氣溫高,地氣與天氣、陰氣與陽氣上下交合,地熱蒸騰,萬物順勢而長,也是生靈發育成長的好季節。但是,剛入夏天,身體還未適應,對健康也是一個考驗。

中醫講,心屬火屬陽,夏季陽氣盛,會使心火過旺。一方面,心火過旺得不到抑制的後果是:心火過旺反克肺金,肺金受損不抑肝木,肝木助心火更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夏季養心關鍵在於『抑心火』。首先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精神上要平和愉悅,這樣有利於氣機的通瀉,調養心神。

03

養生食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夏天反而要吃薑?

一是立夏後人體陽氣外越,體內頓覺空虛;

二是很多人吃大量冷凍瓜果、冰淇淋等,享一時的涼爽,卻不知夏季貪涼易致體內寒濕加重。有的人臉色總是蒼白或青淤,就是因為體溫偏低造成氣血停滯、流通不暢,傳統醫學稱之為「寒濕」重。

三,人體經過一個冬天、一個春天,體內積聚的病氣會比較多。

在飲食方面,立夏後可多吃點蔥姜來養陽,姜性溫,屬於陽性食物,而且姜可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癥狀。同時,適量吃點姜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慾,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

再為大家介紹一道「姜棗茶」,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

姜棗茶

材料:紅棗6顆、枸杞一把、生薑4片(生薑不要去皮,姜的重量不要少,煮進去的水喝起來要有點辣辣的),紅棗要去核。

做法:加適量水,煮成淡紅色便可。體寒怕冷,可加幾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棗茶,祛寒濕效果更強。

04

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根據《黃帝內經》的睡眠理論,子時是晚11時至凌晨1時,是陰氣最盛、陽氣衰弱之時。中醫認為「陽氣盡則卧」,這個時刻休息睡眠效果最好;

而午時是中午11時到下午1時,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陰氣盡則寐」,所以午時也應睡覺。不過,陽氣盛時通常工作效率最高,所以午休以「小憩」為主,只要半個小時即可。

立夏已至,

氣溫也將大幅上升

各位小夥伴們在享受之際

也莫要忘記了養好身體呀

希望以上的一些養生方法

可助各位過好夏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覽經管 的精彩文章:

準備好觸及心靈的震撼了嗎?
愛麗絲奇境繽紛之旅

TAG:縱覽經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