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划出台

「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划出台

新華社上海5月7日電 題:「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划出台

新華社記者 何欣榮、仇逸、譚慧婷

服務經濟佔比達70%的上海,正在進一步提升「上海服務」的能級和水平。近期出台的「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上海將實施首批13個專項行動,推動「上海服務」成為「優質服務」的代名詞和國內外馳名的金字招牌。

重在輻射 促服務業擴大開放率先落地

打響「上海服務」品牌,重在提高輻射度。「上海作為經濟中心城市,要體現服務功能的輻射度,就必須解決『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說,上海將先行先試,推動國家擴大服務業開放重大政策在滬率先落地。

金融服務,是上海擴大開放的重點領域。5月初,上海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獲批籌建資產管理公司,成為中國提出加快保險業開放以來,獲批的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表示,上海市金融辦正會同國家在滬金融管理部門,爭取在金融機構擴大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和經營範圍等方面率先突破。目前,已有歐洲和亞洲等地的大型金融機構提出了相關試點申請,得到了金融管理部門積極響應。

包括法律、廣告、會計審計和諮詢在內的專業服務業,是打響「上海服務」品牌13個專項行動之一。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表示,上海專業服務業的特點是國際化程度比較高,如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均在上海設有區域性總部。但與領先的全球城市相比,還存在缺乏本土影響力品牌、輻射能力不足等差距。下一步,上海將繼續擴大開放,利用市場優勢,把全球知名企業吸引過來,同步提升本土企業的服務能級。

以人為本 持續提高服務品質

服務的核心是人,打響「上海服務」品牌,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公眾感受是第一感受。

軌道交通,是「上海服務」的一張名片。為了適應大城市的市民出行需求,上海有6條軌交線路,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延長運營時間到零點,平均延時超過60分鐘,最長超過80分鐘,讓更多夜歸人充分感受城市的溫情。

上海交通委副主任張林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除了實施一批基礎設施硬項目,更要實施一系列旅客體驗提升軟項目。比如在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方面,上海力爭到2020年持續提高浦東、虹橋兩場的航班放行正常率,進一步完善精品洗手間、母嬰室等候機樓服務示範項目。

建設亞洲醫學中心,是上海「十三五」的規劃目標之一。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聞大翔說,建設醫學中心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保障市民健康,為此上海將實施臨床重點專科「騰飛計劃」。

深挖潛力 推動服務經濟創新發展

4月底,總投資近95億元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在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全面開工。在這個裝置背後,張江已形成一個世界領先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群,服務國內外的科研人員。

抓創新發展,是「上海服務」的重要內容。提升科技創新服務能級,也列入了「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上海將通過建設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支持相關產業發展。

在開放、品質和創新的基礎上,「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上海配置全球資源能力明顯提升,服務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上海服務=優質服務」的感受度和認知度全面加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年報:2017年銷售收入突破6000億元
中國平安年報超預期 「獨角獸」上市視市場情況而定

TAG: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