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回上海有感:沒有倫敦的命,得了倫敦的病

回上海有感:沒有倫敦的命,得了倫敦的病

#本文為讀者來稿,作者是旅居倫敦的上海人

我住在倫敦,每年都會回幾趟上海,我一直覺得上海是最像倫敦的中國城市,同樣的精緻而體面,小資而有腔調。

事實上,兩個城市就連缺點也那麼相似。

上海和倫敦一樣,消費很高,崇尚買辦和高級打工仔文化,都是所謂的金融中心,但也常常被詬病缺乏互聯網土壤和企業家精神,不喜歡「尚未證明自己」的屌絲,只歡迎「已經是個人物」的成功者。

上海人和倫敦人都講究生活的品質,小資而現實,慵懶又膽怯,追求高級品味,鄙視低級事物。

從歷史來看,上海這方面的基因可能是師承於香港,而香港正好模仿的倫敦。

過去我一直覺得上海在飛速發展,一點點在往倫敦靠近,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了倫敦。但最近幾次回國我漸漸意識到上海這幾年之所以發展停滯,很可能就是得了「倫敦病」。

又或者說,沒有倫敦的命,得了倫敦的病。

浦東眾多高樓大廈所構成的天際線,已經完爆倫敦。

之所以說上海沒有倫敦的命,得了倫敦的病,我簡單總結一下,覺得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成本高企,太過合規

上海城市管理水平極高,尤其擅長精細化管理,這一點和倫敦很像,但同時帶來的負面問題就是在上海開一個企業,合規成本太多。

精細化管理是好事,特別對於金融產業來說,但對於上海來說,錯在時機不對。

倫敦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的階段,現在只用靠合規和精細化管理收割全球富人財富,但上海和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還沒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遠沒到能承擔的起精細化管理的時候。

圖片來自Time Out London

對於一個高速發展中的城市來說,其實更需要嗜血的叢林式競爭。精細化管理所帶來的高昂合規成本,養出了上海人不能吃苦、愛好鐵飯碗的性格,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拖慢了城市發展,也造成上海錯過了中國這輪互聯網機遇。

2.缺乏互聯網基因

說上海缺乏互聯網基因,這一點和倫敦很像,但不完全一樣。

倫敦和上海類似,依賴金融,也沒有什麼本地互聯網巨頭。

但倫敦的命好,人緣好,依賴金融和資本,就大開市場,歡迎任何投資,沒有本地互聯網巨頭,就吸引美國的互聯網巨頭來倫敦開海外總部。

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倫敦像開了掛一樣招商引資,美國排名前列的科技巨頭都在倫敦開了總部。

對比上海,當前上海面臨外資撤離的窘境,但來倫敦的外資卻源源不斷,這其中的原因,大家其實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倫敦沒有本地互聯網巨頭,但倫敦和周邊的劍橋牛津學術氛圍濃厚,擅長研發領域,並和美國科技巨頭們深度合作。

倫敦在互聯網上落後了,就直接競爭下一輪科技革命,目前已經做到在如今大熱的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區塊鏈三大新興領域全面領先世界,君不見震驚世界的阿法狗就是誕生於倫敦。

阿法狗被谷歌收購後,用的仍是英國國旗。

3. 缺乏冒險精神

開頭提到過,上海缺乏冒險精神,只歡迎「已經是個人物」的成功者,警惕奮鬥中的創業者,這種偏見也造成高級打工仔文化成為城市的主流價值觀。

倫敦何嘗不是如此,但倫敦好就好在認可倫敦的成功者足夠多。

倫敦沒有「英國夢」,但靠著幾百年來攢下來的信用和靠譜,源源不斷地吸引世界上的成功者來倫敦儲存自己的財富,以前是中東俄羅斯,現在是中國東南亞,以後可能是伊朗越南印尼。

和上海一樣,在倫敦創業、白手起家同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邊人才昂貴,租金甚高,但倫敦真心命好,只專心做收割。

你們就好好在有冒險精神、有創業土壤的地方賺錢,等你們錢賺到了,想安全儲存自己的財富了,或者開始考慮下一代的精英教育了,自然會想到倫敦,想要到倫敦買房,送孩子去倫敦周邊最貴的私校,享受最好的圈層。

倫敦作為離岸平衡手,不主動創造財富,只收割全世界成功者的財富。

這一點,上海其實也在做,像倫敦一樣通過房地產和教育資源收割江浙小企業主的財富,但現在遇到瓶頸了,江浙以外的城市,富人們在國內可以選擇北京,可以選擇廣州深圳香港。隨著中國一線城市各種基礎設施和教育資源越來越接近,很難說富人會更喜歡住在上海多過其它一線城市。

沒有冒險精神的倫敦,卻有足夠的富人。

這樣看來,上海現階段還是應該回歸為曾經的「冒險者天堂」,倫敦病真不是想得就得的。

而之所以說上海沒有倫敦的命,主要是因為上海很難在下面兩個地方做到和倫敦一樣。

1. 信用壁壘

就拿上海最拿手的金融和倫敦比,金融的命脈是信用,是靠譜。

倫敦干金融,一定程度上是在吃歷史的老本,但這個老本非常豐厚,幾百年攢下來的信用甚至已經形成壁壘,這一點是上海很難做到的。

具體來講,倫敦作為金融的發源地,在企業發債、外匯與衍生品交易等方面非常強勢,倫敦作為Libor中心,做國際銀行間業務有天然優勢。各類保險業務,更是由於倫敦幾百年來的光輝傳統,短時間沒法被取代。

沒有信用基礎,上海在金融上其實可以學紐約,專心幫中國優秀的企業提供上市和融資支持,畢竟上交所在上海。

但最近幾年,上海在這一塊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港交所來勢洶洶,多次拿下各種新經濟公司赴香港上市,最近小米赴香港上市,北京香港投行狂歡吃肉,不知道上海喝到了多少湯。

2. 資本自由流動

這個道理很簡單,金融中心就是錢們可以在一個規則下自由地玩,只要遵守既定規則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倫敦是全世界各種錢都進來一起玩,幾百年來,來往倫敦的資本,只要資金來源合法,流程合規,可以說「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從來沒有發生過「進的來,出不去」的情況,這一點也反過來強化了城市的品牌和信用。

上圖為「投資強度指數」排名,反映資本流動性,倫敦的市場流動性和透明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反觀上海,目前資本賬戶仍未完全開放,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路任重道遠。

最後總結一下,我在文章一直在講上海沒有倫敦的命,得了倫敦的病,其實主要原因也就是兩點:倫敦長時間積累的信用壁壘和幾百年來一直堅持的資本自由流動,上海做不到,但卻因為想學香港倫敦,伴生了各種「毛病」。

比如開頭提到的,上海人講究生活的品質,喜歡低壓和輕鬆的工作氛圍,嚮往小資,但這樣的生活在外資撤離工資停滯的情況下很難繼續維持。

如果你在上海,接下來怎麼做?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到倫敦買一套房,搬到倫敦去,這樣你想要的小資和腔調都有了,生活上也可以無縫對接,比如下面這個活動,可以了解一下,就在這個周末。

倫敦金融城唯一住宅項目

周末上海首發

The Denizen

首付僅5%(35萬人民幣起)

開發商包租,保證2年租金收益4%!

該項目由英國大型上市開發商,富時100指數公司Taylor Wimpey打造,是倫敦金融城內唯一在售住宅,緊鄰Barbican地鐵站、聖保羅大教堂、利物浦街站,10分鐘步行可達UBS、德意志、llyods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步行至2019年初即將開通Crossrail的Farringdon站出口僅5分鐘

除此之外,本項目周邊多所頂級學府環繞,10分鐘輕鬆可達,包括Cass商學院、倫敦城市大學、LSE、國王學院、聖馬丁、UCL等,是上班族與學生族群的居住首選!

教育方面,項目緊鄰City of London School for Girls,這所頂級學校校內基礎設施一流,在女子教育領域享有盛名,A-Level 通過率為100%,A* /A /B 以上佔96%,A*/A 以上佔79%;GCSE 成績A*/A 以上佔97%;20% 學生進入牛津劍橋深造。

圖片來自City of London School for Girls官方網站

配套設施:

? 私人放映室

? 24小時安保設施

? 會客休閑Lounge

? 遊戲室

? 園景庭院

把握投資機遇

本周末,5/12-13

上海首發私享會

主辦方:Taylor Wimpey

(英國大型上市開發商,富時100指數公司)

誠邀您品鑒!

報名周末上海活動

本文內容由第三方提供

不代表英倫圈觀點,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馬雲隔空喊話扎克伯格,Facebook究竟還有沒有活路?
印表機,豆漿機,倫敦狗島轉租,Valextra雙肩包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