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熊孩子與殺人犯之間,只隔著一對不懂事的父母!

熊孩子與殺人犯之間,只隔著一對不懂事的父母!

兮寶寶

我一直在這裡

在這裡等你

關注

這幾天被熊孩子在公交車上

被暴打的視頻刷屏,

一個7歲男童挑釁地連續

用腳踢旁邊的男乘客,

男乘客一把抓起孩子怒摔在地,

往孩子頭部連踩三腳,

孩子當場癱軟。

很多人譴責男乘客不應該動手,

我也覺得無論如何不能以暴制暴,

特別是一個成年男人

不應該用如此激烈的方式

對待一個7歲男童,

孩子有錯,但罪不至死。

近年來熊孩子的「光輝事迹」屢屢被爆:

01

——因為嫌外面施工聲音

妨礙自己看動畫片,一住8樓的

10歲男童用小刀割斷了

樓外施工者的安全繩。

好在人被緊急出動的消防員給救下了,

不然事後再多的道歉

都挽回不了一條人命。

02

——因為沒有吃到

陌生女孩手中的雞排,

將對方推下地鐵站。

事後熊孩子媽媽對

死裡逃生的女孩別說道歉,

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

拉著熊孩子匆匆擠上了車。

03

——一小男孩因為沒得到年輕姑娘的手機

於是往姑娘的火鍋里吐口水

姑娘跟他父母說了之後

他們一臉不屑地說:

「孩子小,不懂事,讓一讓就好啦!」

在老闆更換了湯鍋之後

小男孩把滾燙的鍋底潑向了對面的女生

年輕貌美的一張臉,說毀就毀了......

GIF

以上這些已經遠遠超出了

惡作劇的範疇,而是直接威脅到

他人的生命安全了,

這些熊孩子的所作所為

讓人憤怒,讓人恐懼,

然而遺憾的是,熊孩子都未成年,

無論是法律還是道德都拿他們沒辦法,

家長一句「還是小孩子」

就可以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1

「熊孩子」的背後

多半是家長的不作為

很多家長為孩子辯解,

孩子的「熊」是天性使然,

是他的發展特點。

事實上,

即便是這些滿篇大道理的家長,

也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確實

還有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孩子。

我也見過很多孩子,

在公眾場合可以安安靜靜

看書、玩玩具,即便只有兩三歲,

不小心撞到人家會說對不起。

難道這樣言行得體的「乖」,

也是天性使然?

其實大多數人不是對「熊孩子」格外反感,

更多是不滿於家長的不作為。

有些「熊孩子」的家長,

在別人指出問題時無動於衷,

無限地給孩子找借口,推脫責任,

甚至做出更加偏激的舉動。

這樣的新聞不勝枚舉。

一個朋友報團旅行,

團里一個8歲的男孩經常發脾氣,

一會兒說早飯沒吃飽餓了,

一會兒說走路太多累了,

而且大喊大叫,當媽的不但不管束,

還要求導遊先滿足兒子的需求。

兒子餓了就要立刻找飯店,

兒子渴了就要立刻找水喝,

視全團其他遊客為無物,

本來好好的旅行被熊孩子和家長

攪得雞飛狗跳。

「熊孩子」只是現象,

「熊家長」才是本質。

家長的不作為,

是滋生「熊孩子現象」的溫床。

2

父母為孩子負責

是最好教育的榜樣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不夠強,

調皮淘氣,大家其實都能理解。

可是很多事,

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可以解決的,

這只是那些家長滿不在乎,

懶得管教,無底線縱容的借口。

在孩子的言行影響到他人時,

家長應該為孩子負起責任,

教孩子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守住行為的底線。

我也見過那些很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家庭教育可見一斑:

一次去餐廳吃飯,

看到一對家長帶著孩子吃飯,

孩子犯情緒,哭鬧了好一陣,

那對家長安撫好孩子後,

帶著孩子挨桌給周圍的人道歉,

示意孩子的情緒打擾到了大家,

感到很不好意思。

地鐵上,

一個孩子不小心把爆米花撒了一地,

媽媽帶著孩子一個一個撿起來,

教孩子要愛護公共環境。

家長的正確引導,是最好的榜樣,

孩子也會從中懂得行為的邊界,

學會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3

孩子小的時候

就要給他立規矩、講規則

「熊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不外乎這三個原因:

1、以自我為中心,

按自己意願行事,不能從他人角度考慮。

2.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不願意等待或忍耐。

3. 不懂得在特定場合下的社會行為規範。

這些能力和認知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如果在小的時候,

以及一點一滴的小事中,

父母沒有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引導,

就很容易讓孩子變成

人人敬而遠之的「熊孩子」。

過度放任和過度嚴苛

都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

正確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

把愛和規矩同時給孩子。

作為父母,

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自由,

同時也設立明確的界線,

當孩子越界時做出公正的懲罰,

並解釋清楚背後的原因。

家長還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

就教給他一些社會行為規範,

比如「在別人家做客不要亂動東西」、

「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

並且做好榜樣。

耳濡目染之下,

孩子會漸漸懂得在相應的場合

調節自己的行為,

讓言行得體變為「習慣使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香港電車路線圖
用相片框住不一樣的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