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緬甸政府的軍隊數量龐大,架構如何?比較鬆散,參考殖民時期軍制

緬甸政府的軍隊數量龐大,架構如何?比較鬆散,參考殖民時期軍制

原標題:緬甸政府的軍隊數量龐大,架構如何?比較鬆散,參考殖民時期軍制



資料圖

緬裝隊(Tatmadaw)最大的分支(緬),主要負責進行陸基動。緬隊繼越民軍後繼續保持東南第二大活躍部隊。截至2006年,緬軍的兵力約為35萬人。考慮到自1948年成立以來,它一直在對民族和政治叛亂分子進行不間斷的反叛亂行動,因此在打擊崎地形的亂分子方面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該部隊由總司軍領導,現任國副總令Soe Win副總長,副總司令Min Aung Hlaing為總令-Chief。緬軍隊的最高軍銜是高級將領,相當於西區軍隊的元陣地,目前由副高級將軍晉陞後由敏陵擔任。



資料圖


在從軍府府過渡到平會府之後,緬軍隊為所有公民制定了事草案,所有18至35歲的男性和年齡在18至27歲之間的所有女性可以被草為軍役兩年 作為國緊急時期的入伍人員。 官方出版物顯示,緬新近家預算中將近四分之一將用於防務。專業人員的年齡為男性45歲,女性35歲,為期三年。 政公報報告說,1.8萬億元(約20億美元的自由市場匯率),即2011年預算的23.6%將用於防務。


資料圖


1988年軍變後成立的第一個陸師是1988年12月第11輕師LID,Win Myint上校擔任師的司令。 1990年3月,在蒙瓦開設了一個新的地區軍指官,並以綽亞將為揮官,並命名為西地區軍揮部。一年後,第五十一屆LID在Pakokku成立,Saw Tun上校擔任指揮官。在Myeik和Loikaw組建了兩個區戰令部(ROC),以便於指揮和控制。他們分別由Soe Tint准將和Maung Kyi准將指揮。 1995年3月,武隊在當月建立了11個軍動指揮部(MOC),大幅度擴張。 MOC與西兵師類似,每個師都有10個常步營(Chay Hlyin Tatyin),總部和有機支位,包括野炮池。然後在1996年,兩個新的RMC開放,沿區RMC在Myeik開幕,坐席將兼任指揮官,三角區RMC在Kengtung,旅長Thein Sein准將擔任司令。三個新的ROC在Kalay,Bhamo和Mongsat開設。 1998末,在Bokepyin和Mongsat開設了兩個新的MOC。


軍步後最顯著的擴張是裝甲和炮。 從1990年開始,武部隊從中採購了18輛T-69II主坦克和48輛T-63兩坦克。 還進行了進一步採購,其中包括數百名85型和92型裝兵車(APC)。 到1998年初,Tatmadaw擁有大約100多輛T-69II主戰坦克,相似數量的T-63克和數輛T-59D坦克。 這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被分配到五個裝甲步兵營和五個坦克營,並成立了第一個裝甲師,第71裝甲作戰司令部,其總部設在Pyawbw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武堂1 的精彩文章:

美軍阿利伯克II A驅逐艦研發背景是什麼?盤點阿利伯克級的主力艦
HiFire4高超音速武器除了快還有何特點?這些特徵讓反導形同虛設

TAG:強武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