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北歐的「無頭鐵甲騎士」:瑞典靠無炮塔坦克阻擊蘇聯裝甲洪流

北歐的「無頭鐵甲騎士」:瑞典靠無炮塔坦克阻擊蘇聯裝甲洪流

原標題:北歐的「無頭鐵甲騎士」:瑞典靠無炮塔坦克阻擊蘇聯裝甲洪流


二戰時,北歐各國為了避免加入戰團,紛紛發表中立宣言。但是中立宣言只讓瑞典免遭戰火侵害,而丹麥、挪威則慘遭德國入侵。所以,二戰後丹麥、挪威等國立即加入美國為首的北約,而瑞典繼續執行中立、不結盟政策。


瑞典裝備的國產「S」型坦克


雖然瑞典採取的是中立政策,但主要的防禦方向是瞄準東方的蘇聯。除了瑞典與俄羅斯的世仇之外,同屬於斯堪的納維亞的丹麥、挪威已經加入北約,與他們在歷史上同宗、同源的瑞典必然在情感上更加接近西方國家。同時,華約和北約一旦開戰,蘇聯必將出動龐大的坦克集群,迅速奪取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地區,否則其波羅的海艦隊將被封鎖在瑞典和丹麥以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到那時,加入北約的丹麥、挪威必然遭到打擊,與它們同屬於與斯堪的納維亞的瑞典也免不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想要抵禦蘇聯的「鐵甲洪流」,最佳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裝甲部隊作為防禦力量的骨幹。為此瑞典在1950年代從英國購買了「遜邱倫」中型坦克,作為其裝甲防禦力量的核心。不過,當蘇聯的T-54/55中型坦克出現之後,這些英國坦克立即淪為了「歷史垃圾」。因為,此時蘇聯不僅在坦克方面佔據優技術優勢。同時,由於裝備了大量工程保障車輛,蘇軍可以在8個小時內突破瑞典東部的森林沼澤地帶,而「遜邱倫」的調動和部署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應對。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瑞典的河流、湖泊較多、北部地區沼澤遍布、長期嚴寒、冰雪覆蓋和國內重型橋樑極少等地理和氣候條件,「遜邱倫」由於太重,根本無法在瑞典的森林沼澤地帶使用。


瑞典裝備的國產「S」型坦克


於是,瑞典依靠準備自己的力量,再引進英國L7型105毫米線膛炮,研究一款新型坦克。這個任務交給了瑞典著名軍火公司博福斯。瑞典軍方考慮了二次大戰中各國坦克的使用和中彈情況以及裝甲部隊的戰術使用要求等因素,從而把車高、車重及火力作為主要性能指標,要求車重不超過37噸。將研製工作交給了大名鼎鼎的炮火公司博福斯,同時將研製懸掛裝置的工作交給了拉茨維克公司負責,將研製發動機的工作交給了沃爾沃公司負責。


這個組合絕對堪稱是瑞典軍工界的「強強組合」,但是研製一款新坦克並非易事。除了要適應瑞典的特殊地理環境之外,瑞典缺乏研究坦克相關經驗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從1930年代研製了Strv.42/74中型坦克之後,瑞典再也沒有研究過坦克的經驗。於是,瑞典從德國購買了一些戰車加以評估,最終決定放棄旋轉式炮塔,研製一種採用固定的105mm火炮、液氣懸掛和自動裝填的無炮塔型坦克。



瑞典裝備的國產「S」型坦克

1956年瑞典坦克工程師斯文.格便拿出了這款「無炮塔」坦克的設想和圖樣。正式的研製工作於1957年開始,到了1958年開始正式製造樣車。期間,為了解決依靠車體轉向進行火炮的方位精確瞄準問題。1957/1958年冬季把克魯巴公司研製的變速轉向機構裝在1KV103自行火包上進行技術試驗,1959年又把改進的變速轉向機構與火控伺服裝置組合成轉向瞄準裝置,並安裝在M4A3謝爾曼中型坦克上進行最後階段的技術試驗。而且,為了為解決火炮高低瞄準以及車姿控制等問題,瑞典引進了當時美國為25噸級車輛研製的液氣懸掛技術。經過全方位的試驗和研究,到了1961年兩輛樣車就被製造出來。


該坦克總體布置獨特,火炮固定在車體前部中心線上,車長指揮塔上安裝了1挺12.7mm試射機槍,車體兩側的箱形機槍座里各安裝2挺7.62mm朝前射擊的機槍。車內布置採用發動機前置方案,採用1台波音公司的502-10MA型燃氣輪機(330馬力)與1台羅爾斯羅依斯公司的B81型汽油機(230馬力)。選擇這樣的布置是因為設計者覺得發動機前置設計可以有效地增加乘員前方的防護效果,一旦被命中,炮彈必須穿透前裝甲和發動機艙才能擊中戰鬥室,這樣將大大提高乘員的安全性。加上該坦克最前端將近半米厚、夾角為30°的楔型實心鋼裝甲,敵坦克發射的穿甲彈絕大多數會發生跳彈,防護能力自然超群。戰鬥艙內3名乘員基本上位於同一高度,車長在戰鬥艙的右側,居坦克最高點,駕駛員兼炮長在左側,其後面是機電員,兩人背靠背就坐。戰鬥艙內車底板上開有安全門,車內無通話裝置。該車主要尺寸重量:戰鬥全重39.7噸/42.5噸(B型/C型)、全車長8.99米、車身長7.04米、車寬3.63米、車高2.14米(車體高1.9米)、火線高1.7米。



瑞典裝備的國產「S」型坦克


其實在樣車產生之前,瑞迪陸軍在1960年中期就預定了10輛預生產型車,此即後來定型的Strv103型坦克。與樣車最大的不同,該車右側的2挺機槍換成了12.7mm機槍,車體兩側各安裝2個單輪緣托帶輪,安裝了炮管固定裝置。汽油機改換成176kW(240馬力)的K60型2沖衝程多種燃料發動機。不過,這次改動瑞典軍方並不滿意,到了1965年就再次對該坦克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定型為Strv103A型坦克。其中的改進是輔助武器變成3挺7.62mm機槍,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車長瞄準鏡穩定裝置,並把燃氣輪機改為波音公司的553型燃氣輪機,輸出功率是360kW(490馬力)。這次改進之後,瑞典的國產坦克在1966年正式定型量產,並在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Strv103A型坦克的生產持續到了1971年,瑞典再次對該坦克進行了改進。主要改的就是給坦克安裝了浮渡圍帳和2個炮管固定架,在車首安裝了可伸展的推土鏟。新改進的坦克被稱為Strv103B型坦克,於1972年裝備部隊。之後,又將之前生產的Strv103A型按此方式進行了改造。

Strv103型坦克共製造了300輛,裝備了瑞典陸軍3個裝甲旅。與另外裝備350輛英制「遜邱倫」坦克的3個裝甲旅,構成了瑞典阻擊蘇聯坦克洪流的主要力量。到了1990年代,各國新型主戰坦克的性能有了新的發展,為了跟上形勢,瑞典軍方第三次對Strv103型坦克進行了技術升級。這次改進主要是安裝指揮儀式火控系統、換裝新型發動機外,還更換了傳動系統:車體正面加裝了附加裝甲,側面安裝了側裙板,提高了防破甲彈的能力;車體兩側上方安裝了9個容積22升的附加油箱,增加了戰鬥行程。不過原本準備將原來的105毫米線膛炮換裝為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的計劃,卻最終被取消。這次改進,一共改進了200輛Strv103B型坦克,改機之後的坦克被稱為Strv103C型。



瑞典裝備的國產「S」型坦克


不過,這款被人習慣性稱為「S」型坦克的戰車,最終的命運也極富戲劇性。沒能裝上德國120毫米滑膛炮的Strv103型坦克,卻被裝有這款坦克炮的德國「豹-2」坦克所取代,在新世紀成為瑞典陸軍的主力。


瑞典裝備的國產「S」型坦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潞州節度 的精彩文章:

美國總統要從敘利亞撤軍:真的不再擔當「世界警察」的角色嗎?
巴基斯坦一款從中國引進的新型導彈:讓印度艦載防空系統都成擺設

TAG:潞州節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