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音巷裡有故事

觀音巷裡有故事

蘇北古鎮老家板浦,南門外黑橋不遠處,有一條觀音巷。觀音巷住戶不多,幾家而已。這條巷充其量有一百米。觀音巷是一條石子路,巷子雖破舊,可觀音巷內隱藏文化名人。觀音巷巷口頭住的第一戶人家,是老家板浦頗有名氣的一位書法家。書法家的名字,叫駱公輔。駱公輔先生為板浦爭得了諸多榮譽。駱公輔不僅書法了得,而且文采超群。據我的好友李汝珍紀念館館長楊光玉說,駱公輔書法和文學兩不誤,前一段時間在《海州歷史文化》、《板浦中學校友》等刊物發表了一些力作,近日,駱公輔又出了一本散文集,真是可喜可賀。

閑暇時,我時常在這條觀音巷閑逛,尋找寫作靈感。駱公輔其實與我素無往來,只不過與他有過幾面之緣,僅此而已,寫他只不過是寫一個古鎮的文化底蘊。

觀音巷看起來不起眼,內涵卻深厚。如果說起老家觀音巷的來歷,下面板浦還有一個神話傳說。

歲月遙遠,年代悠悠······

傳說很久以前,這條無名巷住著一戶姓李的母子倆,母親是個睜眼瞎,一身是病,整天卧床不起。小夥子待母親非常孝順。小夥子與鄰居清荷姑娘青梅竹馬,早就定了終身,只等佳期來到。板浦小鎮上的有一個惡霸,仗著有錢有勢,整天專靠勒索鄉鄰,魚肉百姓過日子,板浦小鎮的鄉鄰都避而遠之。板浦的百姓提起他沒有不咬牙切齒的。惡霸見姑娘風姿出眾,容貌秀麗,早已垂涎三尺。就打上了清荷的主意。一見姑娘訂了婚,便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將清荷姑娘搶了去。小夥子趕去辯理,不料卻被惡霸打了個半死。從此相思成疾,卧病在床,母子倆相對飲泣,淚流滿面,痛不欲生。

這件事驚動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來到這條巷走訪,變成一路討飯的老嫗,見母子倆黯然垂淚,便問為何流淚?有什麼冤枉,母子倆連忙擦去淚痕,這才長嘆一聲說:「說來話長,便把經過講了一遍······」

觀音聽罷,怒氣心生。先把小夥子的母親眼睛治好了。

被惡霸搶回府的清荷姑娘誓死不從,而且性情剛烈,惡霸一時無可奈何。

當天,觀音救出了清荷,嚴懲了惡霸,使這條巷子從此平安無事。

小夥子見母親眼睛已好,意中人也完璧歸趙,喜出望外,連聲說:「媽、清荷,我們遇見仙人了。」這時,頭頂上仙樂齊鳴,紅光萬道。母子和清荷抬頭一看,觀音菩薩正坐在蓮花座,向他們點頭微笑。母子三個,忙跪下磕頭便拜,以表謝恩。這件事就傳開了,轟動了小鎮板浦,人們拜佛燒香,感激觀音的恩德。

為了報答觀音救苦救難之恩,板浦人將這條無名巷取名為觀音巷。觀音巷因此而得名。這就是觀音巷的由來。這條觀音巷的巷名沿承至今。時至今日,板浦老人們講起觀音巷還津津樂道哩!

作者簡介:潘友國,土生土長江蘇省連雲港板浦人。喜歡看書、寫作。時常有文章發表。偶爾獲獎。工作單位海州區板浦實驗中學後勤食堂。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這十八首關於讀書的古詩,每首都能當座右銘
納蘭詞這些名句的出處,你不一定都知道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