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的價值 我的觀點

留學的價值 我的觀點

留學被認為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它的機遇和挑戰都在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過程中不斷成長——聽得懂課程、聽不懂笑話,交得了作業、交不到朋友。積極的留學生將跨文化視作動力;消極的留學生將其視作困難。

15年發布的《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調查報告》,通過「社會文化適應」、「一般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以及「主觀幸福感」四大核心問卷,邀請美、加、英、澳、歐、亞六個地區在讀的1221位中國留學生參與問卷調查,了解中國留學生心理適應和社會文化適應的整體狀況,探討能夠影響中國留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社會文化適應的因素。

「社會文化適應」問卷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有63%的中國留學生社會文化適應處於「有一點困難」或「沒有困難」水平,有4%的中國留學生社會文化適應處於「比較困難」或「非常困難」水平。在社會文化適應各維度上,中國留學生得分最高的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低的是人際交往方面。在社會文化適應各題項上,中國留學生得分最高的題目是「購物」,得分最低的是「理解當地人的笑話和幽默」。

??

「主觀幸福感」方面,中國留學生整體主觀幸福感得分較高,情感更為積極。參與調研的留學生在積極情感方面體驗到的「愛」、「愉快」和「幸福」最多。但仍有12.1%接受調研的中國留學生主觀幸福感得分較低,該數據印證了目前中國留學生中有一部分人心理適應能力較差。儘管參與研究的學生們對留學生活整體感到滿意,但他們的壓力得分並不低。數據顯示,留學生體驗最多的消極情感是「壓力」,以5分為滿分,調查樣本的「壓力值」達到了3.9分。

根據這些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中國學生都能夠很快成為過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後經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夠從容跨過語言關、應對學業要求;但價值觀和人際交往,仍然是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最大難關。??

GIF

GIF

出國留學,從來不止為了一紙文憑,為的更多的是自身素質的綜合發展,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挖掘自己,為未來探索更多可能性。因此,留學生活無疑會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

1. 拒絕價值觀和道德綁架

沒有深切接觸過西方文化的人或許很難理解這點。因為在中國文化當中,輿論的暴力,親情的綁架其實是無處不在的。

而在西方社會,人是社會功能的一員,一個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開的。西方人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獨立,中國人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聯繫。

作為一個文化上的自由主義分子,西方人一般「不輕易評判(Don"t judge)」其他人,所以,非常不喜歡道德和價值觀綁架,而Don"t judge,亦是有教養的體現。

2. 世界很寬廣,適者生存

曾經有個留學生在微博感慨說,留學讓她得到的不止是學歷,更重要是獲得包括「把自己丟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的能力」在內的各種能力。

而就像會兩種語言的人更加容易學習第三種語言一樣,留學期間接觸到不同文化的人,會讓留學生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

3. 辯證地看待問題,不片面,不盲信

有過留學經歷的學生,大多不會盲目追捧或者貶低西方或國內情況,他們經常會對比中西兩種文化和觀點,開始理性的分析中西兩邊各有的美好與缺失,這種辯證觀念的培養,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尤為重要。

不以訛傳訛,做無思想之人,學會論證後做真正的判斷。

4. 珍惜已有的各種美好

很多中國留學生,在留學期間會變得更熟悉和熱愛中國文化——他們會開始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受到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熏陶非常幸運。

會覺得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特別感人。會非常珍惜中國文化中人情味的這一點。

5. 學習並習慣尊重他人

「獨立」是西方人的價值觀。因為不尊重他人在西方人的價值觀中是被極其厭惡的,特別是在歐洲。

尊重他人大致包括:不抱怨,不影響他人,不麻煩他人,不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不輕易評判他人,等等。

6. 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好人而不是抱怨

大多數西方人都是心態良好充滿正能量的人,很少去抱怨自己國家或者他人,他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都是如何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去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比較正面積極一些。

7. 謙遜並接受自己的無知及渺小

對於任何事情都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可能性,永遠不把自己認為是「絕對正確」。

要學會願意接觸,並接受各種地域的文化思想。(這既是大學學術訓練的結果,也是經歷的結果)。

8. 認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留學生就業時,可以在工作中竭盡所能瘋狂努力,但多數不會將工作和生活混為一談。

甚至他們當中的不少人,比起單純考慮高薪厚職,更願意去選擇一份或許報酬略遜,但能讓他們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的工作。

9. 戀愛觀受西方影響更加單純一些

在戀愛關係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企圖讓對方的生活和你融為一體,你也不用刻意改變你原有的個性去遷就對方,這樣的愛情反而容易夭折,即便結婚了,雙方都有一定的自由空間。

10. 尊重個性的自由

在中國,大多數家長不鼓勵孩子的個性發展,都希望好好念書,以後有事業,有家庭,有車有房,這樣的生活才是應有的人生,對別人各種各樣的人生也缺乏包容心理。

總是試圖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左右別人的生活,尤其是用一種多數人,集體的價值觀去評判別人的對錯,這可能也是缺乏想像力和創新的一個原因,只求同,不存異,奇思怪想早早地就被扼殺了,想要活得與眾不同的人在國內的壓力比國外大多了,要頂住各種世俗壓力。

在國外,你會發現所謂的「怪人」太多了——每個人人生都不同,每個人都是怪人,於是就沒有怪人了。

你又有怎樣的看法和感想呢?

期待你的故事!

作者 |白雪辰子

編輯 | 閆姿伊

環心魅力

我們共同分享

微信號:Env-Psychology

環心知識講堂

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心知識講堂 的精彩文章:

無法忽視的個人空間——幫你更舒適更成功的融入社交環境

TAG:環心知識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