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一次說透艾灸穴位怎麼找,收藏價值極高!

一次說透艾灸穴位怎麼找,收藏價值極高!

不論你是要施針、艾灸,還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過在經絡穴位上實現的,因此必須學會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穴位怎麼找

一般可分為骨度分寸法、體表標誌法、指寸法和經驗取穴法等。下面來分別介紹:

1、經驗取穴法(即簡易取穴法):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取穴法,此法簡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為風市穴;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為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壓在掌心的第1橫紋上為勞宮穴等。

2、體表標誌法:根據人體的一些自然條件來作定穴的一種標準。分為固定標誌和活動標誌兩類,以體表某些標誌如五官、毛髮、指甲、乳頭、肚臍或關節、肌肉等活動時產生的孔隙,凹陷等來作為依據,去找穴位,這樣的取穴方法就是體表標誌法。通常比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穴,在兩眉中間;膻中穴,在兩乳頭水平連線中點;取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等應張口等。

3、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又稱骨度法,即以骨節為主要標誌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並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為定穴的標準。但分部折寸的尺度應以患者本人的身材為依據,如把腕橫紋至肘橫紋之間作十二寸,腋橫紋至肘橫紋作九寸,前髮際至後髮際作十二寸等。

4、指寸取穴法:是在骨度分寸和體表標誌法的基礎上,以施術者本人的手指作測量標準來找穴位的一種方法,比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1寸,還有橫指同身寸法,即以示指、中指、環指、小指四指相併,以中指第M節為準,量取四橫指為3寸。

穴位怎麼找之一

穴位怎麼找之二

穴位怎麼找之三

指寸取穴法

(1)中指同身寸:以中指末節的長度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時,中節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1寸。這種方法適用於四肢及脊背作橫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此法:《千金方》有說:「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於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即拇指指關節之橫度作為1寸。

(3)橫指同身寸又稱「一夫法」,也就是將示、中、環、小指相併,四橫指為一夫,即四橫指相併,以其中指第2節為準,量取四指之橫度作為3寸。此法多用於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橫寸。

指寸取穴法必須在骨度規定的基礎上運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骨度分寸與指寸在臨床應用中應該互相結合。

為了準確的找到經絡穴位,除了掌握以上一些基本方法外,由於人個體之間還會有差異,因此我們還要結合如下標準和某些穴位特點來取穴:一般正確的穴位多在骨的上下左右旁,或兩骨相接的關節部位凹陷中,或骨肌的中間,或兩肌的中間,很少在骨上或血管中,在骨旁側部位的經穴(腹部無骨處除外)可用拇指指尖掐之,如有酸麻如觸電般的感覺說明取穴正確。如無此感覺,只覺麻疼(有的數分鐘才感覺到酸麻)應加深或偏左偏右試之,如按壓對了穴位其效會立見,有的會緩慢見效,有的會在壓後較長時間見效。

可能有些朋友看了圖示和表格,還是不太明白怎樣找穴位。我們以手上治心臟的內關穴為例,內關穴在手腕橫紋上2寸,而從肘橫紋到腕橫紋總共是12寸,2寸就是12寸的六分之一處。又如三陰交穴,在足內踝上3寸。而從足內踝到髕骨下方(膝蓋骨下方)總共為13寸。從足內踝開始第一個3/4段,就是三陰交的準確位置。再如關元穴在臍下3寸,從肚臍眼到恥骨最高點總共是5寸,5寸的一半再往下一點就是關元穴。如此慢慢熟悉,大家都能掌握中醫教你怎樣找穴位的技巧,而成為快速找到穴位的自我保健醫生了。希望讀者在學習完後能親自比劃比劃,也不妄此學呀。

艾灸大學堂:專為艾灸愛好者和從業者打造的精品閱讀和學習平台,在這裡,一個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長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從此小病不上愁!趕緊掃描關注下面二維碼,進入艾的懷抱吧!

小兒健康大課堂:專為新媽媽打造的嬰幼兒健康知識學習平台!新媽媽們趕緊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吧,做一個好媽媽,就從學習兒童健康知識開始!

女子生理健康大課堂:國內唯一的女性生理健康知識學習平台!女性的各種生理煩惱,婦科疾患,在這裡都能找到康復的答案!(如:陰道炎,月經不調、痛經、宮寒、白帶、流產、不孕、上環、人流、宮頸糜爛、子宮肌瘤、卵巢、卵巢囊腫、盆腔積液等)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春天一定要灸灸這,一整年不遭罪!
清明前要艾灸,清明後更要艾灸!一篇文章告訴你清明前後的艾灸重點

TAG:艾灸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