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汶川地震採訪手記(6):讓我最後一次,盡一個母親的責任

汶川地震採訪手記(6):讓我最後一次,盡一個母親的責任

二十五

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

學校的大門依然矗立,但正對校門的教學大樓有三分之二垮塌。樓頂「漩口中學」四個紅色的大字,唯有「漩口」幸免於難,「中學」二字已經隨著坍塌的樓體傾斜了下來。

一位母親癱坐在倒塌的教學樓前,撕心裂肺地哭喊著:

「我的兒啊!」

但她的眼角已經流不出淚水。

地震中,這所中學共1600多名學生,有50多人不幸被埋在了廢墟中,她的兒子就是其中一位。三天過去了,救援隊員沒能從廢墟中把她兒子解救出來。

她知道,兒子已經沒了。

廢墟旁蹲著其他幾位家長,沉默地看著她。有武警站在一旁維持秩序,防止大家鑽進坍塌的教學樓。儘管地震已經過去了72小時,但時不時的餘震還在威脅著地面的一切。隨著腳下一陣陣的震動,廢墟有可能再次坍塌。

二十六

但她要盡一個母親最後的責任。

就在我和鄉親交談之際,她突然解下背囊,從教學樓的一角迅速鑽了進去。等救援隊員發現時,她已經消失在岌岌可危的廢墟中,樓道里瞬間傳來一聲聲滄涼、無助、焦急的吶喊:

「我的兒啊!」

她一定清晰地記得兒子教室的位置,因為我聽見她很快就爬到了某個角落。當我在牆外順著聲音跑過去時,已經傳來陣陣搬弄磚塊木板的聲音。淚水在瞬間湧上我的眼角。

大約半個小時後,她背著兒子的遺體爬了出來。

在倒塌的教學樓前,她坐在地上,脫下外套,把兒子的頭部緊緊包住,然後摟著已經僵硬的身軀,貼上自己的臉頰。由於受到重創,兒子的頭部已經血肉模糊,她不忍心兒子以這樣的面目告別陽光燦爛的世界。

兒子離開的時候,穿著深藍色的運動服和一雙深灰色運動鞋,凌亂的衣角露出些許蒼白的肌膚。母親的眼神,已經不再那麼哀傷。

因為這是她意料之中的結局。

也許,她更多的是感到欣慰吧,自己能幫兒子料理後事。相對於其他那麼多不知道兒子下落的母親來說,她是幸運的。

二十七

救援人員抬著擔架走來,勸說她把孩子搬走:

「大姐,我們走吧,這兒有餘震。」

她看了一眼大家,鬆開了手。救援人員把遺體搬到擔架上,有點費力。孩子像是剛剛入睡而已,不太願意讓人擺布。救援人員調整了兩次,才把他安放穩當。

她站在兒子身後,冰冷的目光透露出不易察覺的怨恨和倔強。我們走上前去,還沒有開口,就聽到她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鏗鏘有力的聲音:

「我的孩子,我自己救。」

我心裡一緊,望向她的眼睛,但她還是目不斜視。沉默了一會兒,才又緩緩開口:

「我的兒子,願望是考大學。」

「她兒子成績比較好,以前是高三4班的,」隔壁一位中年男子給我們解釋,「後來考了第一名,就轉到1班了。」

「全年級前十名。」她補充。

高考在即,但兒子的大學夢已經無法實現了。

「三個孩子被壓在一起,都沒了。」她忍不住,又開始哽咽,「他們還在裡面,我沒力氣了……」

二十八

走到校門口,救援人員放下擔架,打算調整一下。她快步走過去,蹲下身子,脫下兒子的外套,然後從背包中掏出一件乾淨的衣服,細心地給兒子換上。

她早有準備。

我掉轉身子。淚水,決了堤。(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鋒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天宮一號」可能數周內墜向地球,會擊中我們嗎?
當你老了,想不想跟日本人一樣有個機器人來陪?

TAG:全球鋒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