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立夏|一晴方覺夏日來,養生更要養心!

立夏|一晴方覺夏日來,養生更要養心!

5月5日已經立夏,中醫上記載天氣漸熱,植物繁盛,人的心陽會逐漸旺盛起來,直至盛夏達到高峰。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加上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故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養身」。

午睡通風養精神

《黃帝內經》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立夏過後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應晚睡早起,以順應陰陽變化。同時,應養成午睡的習慣。

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預防多種心臟疾病的發生,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30分鐘到,小時為宜,長時間午睡反倒讓人感覺沒有精神。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看涼受風。

預防心臟疾病突發

另外,由於夏季主氣為暑,暑屬陽、屬火。心也屬火,暑氣暑熱直通於心,故夏季的暑熱之氣最易傷心.此外,夏至過後,氣候特徵是暑熱漸生,氣壓低、濕度大,這也會加重心臟負擔,使人感到胸悶、氣短。暑邪侵襲心臟的表現為憋氣、心慌、頭暈、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等,甚至部分中老年人出現胃痛、背痛、手麻等癥狀.從夏至開始,暑熱之邪逐漸旺盛,最易引發或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臟疾患。

同時要注意飲水,可防止血黏度上升,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最好分8~10次飲用,平均每次飲200毫升左右。還應注意鍛煉方式不要過於激烈,最好選擇散步、打太極拳等。

膳食養生多清淡

立夏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食用過多油膩、易上火食物,會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因此飲食上,每次吃飯不要太飽,宜淡不宜咸。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蔬菜、粗糧以及魚、雞肉、豆類、小米、山楂、楊梅、香瓜等。

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夏季養心,紅色食物最適當。從陰陽五行來說,紅為火,入心,補氣補血。

按摩養元氣護心臟

內關穴具有雙向調節心律的作用,若心跳快,按揉它可以減緩;若心跳慢,按揉它又可以增加心率。按摩時,用一隻手的拇指置於對側手臂的內關穴上,稍微用力向下點壓,保持壓力不變,旋轉揉動,直至產生酸脹感,點揉1min左右,再換對側。注意按揉時不可以憋氣。如果經常按揉,就可以感到一種莫名的刺激感沿著前臂內側傳至心臟,這就是要達到的刺激效果。

PS:不可用力過度。一般堅持一兩個月,心煩、心悸、呼吸憋悶等感覺就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share的立夏養生知識,總結來說,夏天就是「養心」,適當調控情緒,早睡早起,飲食清淡,以酸為佳,適當進行耐熱訓練,切忌貪涼冷飲、傷元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心 的精彩文章:

超級奶爸的母乳餵養心得
儒釋道經典30句:修身,養心,知命

TAG: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