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學良拒絕了蔣介石的3個釋放條件,說了8個字,字字寒心

張學良拒絕了蔣介石的3個釋放條件,說了8個字,字字寒心

張學良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不同的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截然相反的。張學良原名其實叫張雙喜,張作霖在他三歲的時候,請他的恩師,一個有學問的老將軍,給兒子起一個不同凡響的名字。老將軍希望張學良不能只會玩女人,還要學會治國的本領。老將軍希望張雙喜能向漢朝的張良學習,於是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張學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執行了「不抵抗政策」,但是這個「不抵抗政策」究竟是張學良本人下達的,還是蔣介石下達的,至今也是一個謎。但是不管怎麼樣,東三省的丟失,張學良是脫不了關係的。

張學良想到了自己的名字,是父親的恩師希望他向張良學習。於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冒著砍頭的危險,綁架了蔣介石,逼蔣抗日,成了千古功臣和抗日民族英雄。

於是,「張學良學張良,學而後良」這句諺語就是這麼來的。在西安事變中,張學良對人民有功,對中共有恩,對國家有利,張學良贏得了「抗日英雄張學良」的榮譽稱號,並被寫入了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以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要學習張學良的愛國精神。

但是張學良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被囚禁整整52年。自1938年開始,蔣介石便囚禁了張學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學良以為自己熬到頭了,會被釋放。

1946年,蔣介石跟張學良說:「只要你答應我三個條件,你立刻就能獲得自由。」

第1個條件:承認1936年發生的西安事變是延安方面誘導他上的當

對於這個條件,張學良說這件事是他自己的主張,沒有任何人指示他,作為一個軍人,豈可信口雌黃,嫁禍於人?

第2個條件: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密令,要交還給蔣介石

張學良說,這張密令,涉及到他的名譽問題,這個黑鍋他不能背。

第3個條件:重獲自由後,必須出國

張學良說,限制他回中國,還要自由幹什麼。

魯迅先生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可見自由對於一個人有多麼重要,但是蔣介石的這3個釋放條件,張學良都拒絕了。他說:「為了愛國,寧可不要自由。」

對於蔣介石這3個條件,張學良悲憤地說了8個字:「做人豈能違背良心!」張學良這8個字,字字寒心。直到1990年,張學良才被釋放,此時他已經被囚禁整整52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朱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十大軍事家評選,中國有兩人上榜,分別排第3名和第7名
張學良被囚禁52年,重獲自由時對記者說了9個字,字字悲涼

TAG:老朱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