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許多人拜了一輩子佛,卻忘了燒這炷香!你燒了嗎?

許多人拜了一輩子佛,卻忘了燒這炷香!你燒了嗎?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古時候,有一個少年到佛祖面前燒香禮拜,少年風華正茂,銳不可當,彼時他說:願求佛祖慈悲,助我科場捷報,連中三元,一朝成名天下知!




佛不語,不應,不答。侍者阿難欠身求問,佛祖笑而不語。




霜雪幾更,春秋數度,三年復三年,昔日朝陽初升的稚嫩少年已成孔武有力的青年,當年科場折戟,輾轉各地,投筆從戎,今已成偏師小將,屢立軍功。七尺男兒,雙目炯炯,進了大殿,拈香,叩拜,求佛:弟子已經小有功業,無愧家聲。今回鄉省親,唯求新婦賢惠,持家有道,能舉案齊眉,開枝散葉。



佛垂眉,無動於衷。阿難訝然,問佛,佛仍不語。







光陰似箭,滄海桑田。當年門前樹木尚幼苗,今已亭亭如蓋矣!金桂飄香,秋風瑟瑟之際,一個瘦削的中年人行至廟前。歲月如刀催人老,當年的翩翩少年,今已是滿臉滄桑。潦倒新停濁酒杯,愁緒幾多難啟齒。多年宦海沉浮,起起落落,官場失意,連遭貶謫。心灰意冷的他,已沒有當年銳意。拈香,祈福:

佛祖在上,弟子一生從戎,征戰西東,無愧國家,卻欠了子女!惟願兒女安康,子孫爭氣,整頓家業,重振家聲!




言畢,重重地磕了三個頭。



佛淡然一笑。阿難在側,輕嘆一聲。







門前大樹黃了又綠,綠了又黃,也不知幾番冬夏,一日春寒料峭,一個老者走進廟來。阿難一瞧,不由感嘆:

多年不見,別來無恙乎?



老者鬢髮俱白,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迹,此時,他也是拄杖而行的年紀了。拈香,叩拜,冉冉升起的佛香中,老者低聲祈求:

佛啊,多年來,弟子所求從未如願,今日您可否應承弟子一回?弟子年少失祜,全賴家慈撫育成人!弟子少時離家,已是愧對高堂,數十年宦遊各地,少有奉養,今慈母老矣,弟子才知孝養,唯恐時不我待!佛啊,弟子求求您——求求您保佑家母身安無事,福壽綿延,長命百歲吧!




老者

涕泗橫流,伏地慟哭不止。

阿難見狀,已是不忍,合十望佛,卻見佛已笑著點頭:

便如你所願!




阿難頓悟:

世間人人求佛,為自身才名遠揚,為事業官運,為妻兒子女,卻鮮少有人一心孝父母!




父母恩德,何其大也?從我們投生為人,呱呱墜地起,父母日夜無懈,經歷寒暑春秋百般辛勞養育我們成人,盡心竭力!可有些兒女一旦長大不知孝順雙親,冷落父母,父母教誨不加理會,或出言頂撞、譏諷,甚至視如寇讎,真叫人痛心疾首!




我們過去有很多人,由於愚昧,無知,愚痴,不懂得孝養雙親的重要。今日我們聞聽佛法,知道了

人生在世一定要報答父母,那麼從今日開始,就一定要好好聽從佛祖的教導,孝順父母、奉養父母,讓父母安度晚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各位師兄千萬不要等到父母故去了才懊惱後悔,那時即使捶胸搗足,又有什麼用呢?!







大家都在看 點擊即可閱讀





  • 第一眼看出什麼字,你就是什麼人!(准到窒息)



  • 被「養老」毀掉的中國獨生子女



  • 最該富養的,不是孩子是妻子!



  • 朋友圈最真實的偷拍照: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 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



  • 你以為你是誰!(轟動整個朋友圈)




您的寶貴留言,是我前進的方向!

感恩,感德!!!順便點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了凡四訓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家孩子處於3-15歲,請花三分鐘看看,否則耽誤孩子一生!(本次國學隨身聽剩餘18台,藍色已售罄)
《了凡四訓》第27集:隨緣濟眾

TAG:了凡四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