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哲學家:叔本華

佛系哲學家:叔本華

GIF

一提到叔本華,你腦中浮現的是什麼呢?有人也許知道黑格爾、尼采,但是卻對叔本華沒有印象;還有一部分人,一提到叔本華,便將悲觀主義和他畫上等號。毫無疑問,小編屬於後者。

有一段時間,小編是黑格爾的狂熱粉絲(雖然至今也沒弄懂黑格爾),因為喜歡黑格爾也順便知道了叔本華。當黑格爾在學界如日中天時,叔本華也如願以償地成為了柏林一所知名大學的編外講師——和黑格爾同一所大學。在那裡,叔本華故意把自己的課程安排在和黑格爾同樣的時間。「叔本華相信,學生會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和黑格爾,但學生們其實根本沒有如此遠見。最後,叔本華髮現自己上課的教室空無一人,他辭職了,並猛烈抨擊黑格爾來為自己報仇。」(《哲學的故事》)

作為黑格爾粉絲的小編,曾以搜集叔本華的黑料為樂。叔本華脾氣火暴,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因為受不了她的吵鬧並且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他為此還特意寫過一篇《論噪音》)並造成她殘疾,因此叔本華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生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到:「老婦死,重負釋」(obit anus,abit onus)。

叔本華的生活受人詬病,被常人認為與他的哲學相悖,因此受人鄙薄。羅素在他編寫的《西方哲學史》中這麼說:「假若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

叔本華說:「人的性格、意志遺傳自父親,智慧遺傳自母親。」這句話適用於叔本華自己身上,叔本華的父親是有名的商人,精明能幹,個性獨立,熱愛自由;叔本華的母親充滿智慧,但脾氣暴躁。這正是叔本華聰慧和暴躁的來源。也正是因為叔本華的母親,讓他學到了許多關於女人的片面真理,甚至將這些「真理」用於哲學思辨。在他的「論女性」中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態度。他認為女性「只是冀求恬靜,平穩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淺顯——一言以蔽之,她們的思想是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不理性」、「互相仇視」、「總事事陷入主觀」。

叔本華內心憂鬱多疑、憤世嫉俗,內心充滿了恐懼,幻想著種種不幸。他從不上理髮店,從不忘把自己的煙斗牢牢鎖好,甚至還在枕邊放一把上膛的手槍,以防盜賊。

但是如果讀者對叔本華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如上的程度,則會錯過19世紀一會偉大的哲學家。對待叔本華哲學的態度,應該像他在遺言中說的那樣: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在西方已經掀起重評叔本華的浪潮,作為中國讀者也應該更多地了解叔本華。

叔本華首先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他是歐洲文化的前沿:他的書被廣泛閱讀,為許多學術論文和出版的專題論文提供了素材,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趨之若鶩。

叔本華的魅力離不開他作為一個文學家的才幹。他優美的散文以及他對結構和戲劇性的把握——敘述中的每一步都有一個充滿力量的形象,在時間安排上也達到最佳效果——使他從哲學體系到小說或歌劇舞台的過渡極其流暢。沒有哪一種學說能同時打動這麼多作家和音樂家。(《叔本華——牛津通識讀本》)

從已有的文獻資料中可以發現,受到叔本華哲學直接影響的哲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有:

托爾斯泰、屠格涅夫、莫泊桑、托馬斯·哈代、約瑟·康拉德、托馬斯·曼、尼采、弗洛伊德、維特斯根坦,其他例如俄國作家契訶夫、英國詩人艾略特、英國小說家毛姆、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等……(參見韋啟昌《叔本華哲學的神奇魅力與影響》)

叔本華還是一位哲學式詩人。他非常善用比喻,巧妙的比喻在書中隨處可見,善用比喻是他對概念理解非常深刻的體現。叔本華不會使用很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因為他認為只有不清楚自己腦袋在想什麼的人才會用晦澀的語言來掩蓋自己理解的淺薄。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

關於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本文不做分析,一方面限於學識,不敢冒然條舉,另一方面,叔本華的哲學充滿了奇特與矛盾,正如李連江老師在《人生智慧箴言》的譯後記中所說:

此時的他,既孤芳自賞,又悲天憫人;既憤世嫉俗,又洞察世情;自稱憎惡人類,然而對包括植物在內的一切生命都懷抱同情。

本文稱叔本華是一位「佛系」哲學家,用佛系一詞除了吸引讀者閱讀以外,還因為一方面叔本華一生獨居,僅有一條狗陪伴,比當今網路上自稱為「佛系青年」的群體更加貼合「佛系」一詞;另一方面,叔本華對於佛家思想極為推崇,他稱讚東方的佛教,認為它「為一般人民信仰之高尚的宗教,其說理之高超,內容之充實,即就信仰者的數目來說,亦可以認為世界上最優越的宗教」。佛教哲學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思想。

在叔本華的晚年,這位偉大的悲觀主義者幾乎成了一名樂觀主義者。1851年發表的《附錄與補遺》讓叔本華嘗到了成名的樂趣,他貪婪地閱讀關於他的所有文章,而且告訴朋友,所有評論,無論大小,只要能找到,都要寄給他,郵資由他支付。《附錄與補遺》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充滿了詼諧智慧。而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人生智慧箴言》是《附錄與補遺》上卷的後半部,是叔本華流傳最廣的作品。

李連江教授簽名鈐印的《人生智慧箴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印書館文津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花朝節:一段不可辜負的韶光,一場無法錯過的花事

TAG:商務印書館文津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