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麼讀書,要麼旅遊

要麼讀書,要麼旅遊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有了一個想法,

想去更多的地方,

看看不同的風景,感受不同的人文。

想來想去,

大概是因為一句話。

要麼讀書,

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劉屈艷揚

這次春假,

算是大學裡最後一個春假了,

想著要抓住一些東西,

便拉起行李箱就出發了。

或許一個人行走的地方,

就是我的世界。

廈門

01

初到廈門透過車窗看外面,

單是看綠化就覺得這個城市很美了,

特別喜歡路旁的棕櫚樹,

看到就覺得心裡美滋滋。

望向大海的方向,

遠處海岸上的建築有些看不清,

卻有些海市蜃樓的感覺,

多了些朦朧的美感。

車一路向前,我一路期待。

現在的我看到海很是淡定,

也不說沒有感覺,

只是不再像其他遊客那樣歡呼雀躍,

朝著大海吶喊,光著腳丫在海水中嬉戲,

一塊一塊的找著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石頭……

我就在海邊走走停停,

心裡想著如果我是第一次看到海,

那或許眼中的他們,

也會是另一個看風景的人眼中的我。

從海邊出來坐公交車去集美大學了,

搜索了附近有車可以直接去便就上車了。

這條線路還挺長的,坐了很久。

到一個地方,公交車是必不可少的,

可能他沒有地鐵方便,

但卻能讓我在很大程度上認識這座城市。

廈門的綠化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城區里有些建築風格中西結合,

比起四四方方的房子更多了些異域風情。

途中路過了廈門大橋,

突然想到了武漢的長江大橋,

兩者周圍的景色雖然不同,

但都讓我內心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橋

集美大學的建築風格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

看著很有年代感,

整個學校也都像個公園一樣。

學校很大,走了很久很久,

出來後騎了個小黃車去集美學村,

和集美大學一樣,主要是看建築,

感受那些年的華僑風格。

最喜歡的還是建築群的紅屋頂,

我覺得我就是一個對紅瓦沒有抵抗力的人,

去的時間有些晚了,光線不太好,

拍出來的效果不及看到的十分之一。

我想,到了晚上,這裡應該更漂亮,

當夜幕降臨,燈光為建築畫上輪廓,

如果再有些水,倒映著,想著便覺得如詩如畫。

夜幕下的環島路和曾厝垵,

被燈火照亮的地方總顯得格外耀眼。

廈門

02

來到廈門,

如果說有哪個地方必須去的話,

那肯定非鼓浪嶼莫屬了,

就像走的時候舍友說「鼓浪嶼是信仰」。

誰說不是呢,

有多少人都是奔著鼓浪嶼來廈門的。

去碼頭的一路都挺順利的,

開船後想到二樓看看廈門到鼓浪嶼沿途的風光,

可是天公不作美,

也不能很完全的看到周圍的景色,都灰濛濛的。

即便是陰天,去鼓浪嶼的人也特別多,

只是心裡不免有些失落,

我所期待的碧海藍天已藏在陰雲下。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鼓浪嶼,

說實話,那天與她初見,

並非我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但是她也如少女般婷婷玉立了,

雖然不如期待那般,也不覺得失望。

鼓浪嶼與廈門隔海相望,

我感覺廈門的變化或許已經翻天覆地了,

而鼓浪嶼卻一直靜靜地以其特有的端莊典雅看著對面建成一座座高樓、一條條柏油路。

在鼓浪嶼,白牆紅瓦,紅磚紅瓦,

島上到處都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各國建築,

這些建築生動形象地講述了鼓浪嶼近現代的故事。穿梭遊走在這些建築中,

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那個時候,

像是那些年的風情萬種從未改變,

推開窗戶,看到外面枝葉叢生,繁花似錦。

鼓浪嶼是安靜的,

沒有城市的喧鬧,

沒有車水馬龍,

寧靜的象個熟睡的寶寶。

向深巷走去,

眼中是頹圮的籬牆,和被風沙吻過的磚牆,

好多院子都被鎖著在,很多記憶也被鎖在其中。

沿著狹長的小巷繼續向前,

或上或下,或橫或豎,

走到拐角處便能遇到盛開的一簇簇紅紫色的花。

沿著一條路往海邊走去,

沙灘上人們打鬧嬉戲,拍照停留,

雖然隔了幾米也能感覺到他們對於大海的喜愛。

聽著海浪的聲音,

就想順著海邊環島走一圈,

一路上走走停停,

將自己置身於鳥語花香之中,

感受海風的溫度,

聽著大海的聲音,

看到生機無限。

途中遇到兩個大爺,

年紀在60左右,

在被海浪擊打的岩石上拍照,

看他們的衣著應該是騎單車到了廈門,

然後坐船上島的,他們的身體看著就很硬朗,

肯定是受益於平時的鍛煉,

想著自己老了以後能像他們這般就好了。

鼓浪嶼的最後去了龍頭路,

裡面有意思的小店很多,

在這邊基本每家店都能夠集章,

看到很多小姐姐手裡都拿了一個本子。

那些小店裡最想去的就是「張三瘋」了,

覺得他的系列產品都比較有創意,

是自己喜歡的風格,

後來買了一個小的畫畫本,

之前一直也打算買來著,

這樣也就一舉兩得了,

除了吃進肚子里的小吃,

也有一件東西算是鼓浪嶼給我留下的紀念了,

我想以後每次打開畫畫本,

都會想到這個安靜而又熱鬧的小島嶼。

乘船到了廈門輪渡碼頭大約是在六點半的時候,

天慢慢黑了,

燈光開始渲染整個街道。

半道上買了一杯燒仙草,

然後在黃則和那裡喝了花生湯,

然後點了肉粽,

肉粽和我在家吃的臘肉粽味道不太同,

可能是自己喜歡吃糯米的原因,

覺得這種類型的食物都和好吃。

再說說花生湯吧,

實在不愧牌子上寫的老字號,

這裡的花生湯算是很不錯的了,

而且也不貴,比起之前的地方來說好很多了,

甜甜的,但不會覺得膩。

從小吃店裡出來,

發現路上的行人多了很多,

加上初上的燈光,

街道看上去更繁華熱鬧,流光異彩,

走在街上完全被兩側的店面所吸引。

在光鮮亮麗的主街道的枝末,

還有很多少為人知的老街道,

這些街道可直接稱之為巷子了,

巷子里總有些驚喜在等著你。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覺間就走出來了,

過了馬路對岸就是鼓浪嶼,

燈火裝點下的鼓浪嶼看著和白天不太一樣了,

似乎多了些似水的柔情。

回過頭,鷺江賓館巍峨聳立在馬路對面,

就像是一方土地的守護著一般,

望著對面的鼓浪嶼。

眼前的景象,乍一看,恍惚間,

還以為到了上海外灘。

路過一家街邊賣雜貨的店,

應該是之前的時候忙著做生意,

八點多的時候才在做飯,

路過的時候老闆娘正在炒菜,特別香,

或許這就是家的味道。

每次出來,我都樂在其中,

可是總有些時候,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會想原來熟悉的環境,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讓你有歸屬感的。

廈門

03

本來想著廈門大學假期全天開放,

可以好好看個夠,

滿心歡喜地跑去了。

事與願違,說是要下午一點才能進去。

在門口停留了好一會兒,

期待會不會有一些小驚喜,

門口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樣,

臉上期待的笑容漸漸消失,

緊接著出現的是不解與疑惑,

過段時間後,還是不情願的離開了。

在門口的時候真想自己有千里眼,

能夠一眼望穿門後的景象。

正當我在幻想中的時候,

一位年輕的大哥讓我幫他拍照,

原來他都已經是一爸爸了,

孩子在兩歲左右吧,在媽媽懷裡可愛極了。

小眼睛四處張望,看著一切都覺得新鮮,

應該是在媽媽懷裡的原因,

小朋友一點也不害怕。

我按下快門的那瞬間,

一家三口都對著鏡頭微笑,

這個畫面真的太美好了,

好幸運我能記錄下這一刻。

拍照過後我們也不會再有聯繫,

不過這應該就是旅行的意義,

總會被陌生人打動,

他們能夠在照片里看到這幸福的樣子,

而我也將把他們記在心裡,

希望這個小朋友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而他們一家也能一直這麼幸福著。

先步行到了不遠處的南普陀,

南普陀的人也超級多,

或許大家都想在這名剎古寺內修生養性一番,

領略仙山佛界的魅力。

一進入南普陀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水,

池中睡蓮靜靜地開著,白色的,紅色的,

我更喜歡白色的睡蓮,

在綠色蓮葉的映襯下,

更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脫俗之感,

水中有五彩斑斕的小魚快活地游著,

惹得遊人駐足觀賞。

旁邊不遠處的綠地上有一群白鴿,

悠閑自在地覓食,毫不懼人。

往裡走,一座座古老的廟宇映入眼帘,

古建築總有一種魅力,

置身其中,不僅被他的恢宏大氣所吸引,

更會感嘆他的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設計巧妙。

除了外觀之外,其細節之處也值得探究,

每一個檐角都像是一件藝術品,

色彩的搭配,雕刻的精緻,

五彩斑斕,古色古香,

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

每次看到這類古建築心裡的佩服由然而生。

穿梭在上山的小道間,

能夠清楚地聽見那鳥兒在林間鳴叫,

像是正在演奏一首動聽的樂曲。

涼風出過,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

好像是小鳥們忠實的聽眾,

精彩之處為他們鼓掌。

到了山頂,山下的風景一覽無餘,

南普陀寺,廈門大學,鼓浪嶼,都能看到,

那一刻就感覺之前流的汗都是值得的,

我想這也是一路上很多人雖然氣喘吁吁,

但也始終堅持下去的動力,

山頂看到的風景總和半山腰不同,

登上高處,

才會發現我們所在的城市有著無限風光。

在山上坐了很久很久,

對面的遊人換了一波又一波,

只有我還在那裡呆著,也許是累了,

但更喜歡風吹在身上的感覺。

海邊城市都喜歡紅瓦,

平時看不出什麼,

但從上往下看的時候才會發現她的美。

一時興起搭個公交車隨便逛逛,

突然想到去廈門博物館去看看,

就搭了去附近的公交車。

坐公交車差不多做了四十分鐘到了一個站點,

然後從一個小巷一直走,

本來以為自己走錯了,

不過走到後面就柳暗花明了,

周圍有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

文化宮,規劃館,還有一個商場。

這裡的人不多,算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

先去了博物館,

吸引我的是由多張照片組合而成的廈門的風光圖,

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很喜歡這個創意。

博物館有兩層,

一樓是關於廈門的歷史,

二樓開著的兩個展廳一個是關於閩颱風俗的,

另一個是一些文物的展出,

個人對閩颱風俗的展館很感興趣,

在那停留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感覺很多風俗都和我在四川接觸到的不一樣,

希望這些風俗能夠一直保留著,

不要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被人們遺忘了。

廈門圖書館就在廈門博物館的旁邊,

出乎我意料的是圖書館裡有很多人在看書.

我很喜歡的一點是有一排沙發椅是正對著玻璃窗,窗外都是綠植,

眼睛累了後再看看會疲勞緩解很多,

在圖書館待了快兩個小時,

我覺得一般只有市民才會這樣吧。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是比較喜歡來這一片的,

沒有那幾個景區那麼熱鬧,

但在這裡靜下心來了解廈門的歷史,

在圖書館裡看看書,

感受一下安靜的廈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回程的的路上發現一個藝術區,

好像廈門就是一個很文藝的城市,

不過在藝術西區還有點重金屬元素,挺酷,

但主體還是文藝風。

廈門

04

在青旅住了三晚,

年紀相仿,大家就聊了起來。

一個比我稍長的大哥已經工作了,

說這是他第一次一個人出來玩,

所以他在網上找了幾個小夥伴一起逛廈門,

聽起來還挺有趣的。

大家都是不認識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

相約在廈門,相遇在廈門,

一起拼個餐,相互拍個照。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出來挺好的,

不過這次有些遺憾,

本來準備了學士服,

想拍一組畢業照的,

一直放在包里,

總是找不到拍照的人。

公交車上一個穿著粉紅色裙子的小女孩,

無論爸爸媽媽怎麼叫她就是不坐車,

後來媽媽問她為什麼不坐,

她的回答讓旁邊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她說「讓老人坐」

小孩子確實是最善良最單純的,

他們心中並沒有我們這麼多的想法,

世界或許本來就不美好,

但是小朋友心中的美好是我們可以去維護的。

在廈大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孩子,你以後考上廈大媽媽就滿足了」

廈門大學確實擔得起全國最美麗的大學,

每一處都是風景,都想用照片將其定格。

走在路上的時候,

一個媽媽很想給小孩多拍一些照片,

小朋友突然就大聲說

「我不要拍照了,腳都酸了」,

小朋友或許還不明白,

媽媽這樣,都是儘可能的記錄他的童年。

第一個去的地方是魯迅紀念館,

作為中國新文學的開山者,

魯迅先生的一生正如他的文學作品一般精彩傳奇。最吸引我的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句話,

「上學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先生的一生走過很多路,

去過很多地方,

遇到了很多人,

我想,這些都是他寫作中的靈感,

如果沒有那些經歷,

是不是那些文字也就無法那麼完美的組合,

化作一句句箴言。

對於先生,是不敢評價的,

沒次看到他的文字總覺得字字珠璣。

魯迅先生也曾是我的,

或許說是很多初中生的噩夢,

只要課本上是先生的文章,

都會有要背誦的內容,

那時候很多內容都不太理解,

也曾抱怨說先生的文字為什麼那麼拗口,

慢慢的也就明白了個中道理。

自己沒頭沒腦地逛著,

感覺那裡合適就往哪裡走,

誤打誤撞就到了上弦場,

這個名字極具詩意的體育場,

是各地遊客心中的勝地,

坐在這裡,吹著海風,

看到體育場上的人們散步,拍照,聊天,踢球,感覺心裡也輕鬆了很多。

提著行李下了台階,

在跑道上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著,

看著場上發生的一切,自己也拍了些照片。

突然想著給自己拍幾張,

便把行李箱當作支架拍了幾張,

臉也不太看得見,全當意思意思了。

上弦場周圍的建築也特別好看,

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就覺得特別驚艷,

走進一看更是覺得氣勢恢弘,壯闊秀美,

在這裡可以有運動風,也可以有小清新。

不遠處就是芙蓉隧道了,

沿著人多的地方一走就找到了。

個人感覺,

芙蓉隧道是廈門大學裡最有特色的,最具個性的。

他的每一幅塗鴉都代表了學生的創意,

感覺這裡的人都有很高的藝術天分,

每一幅作品都有在講述一個故事,展現一種個性。

這些作品都是廈大學生的即興之作,

以畢業季的感慨作品多,

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快畢業了,

所以也就留意的多。

有些遺憾的是,這藝術感十足的隧道,

也難逃龍飛鳳舞「到此一游」的四個大字了,

好在現在已經好了很多,

今天沒有看到在牆上「簽名」的人,

事情也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廈大除了建築,

然後就是他的綠化了,

整個學校生態環境很好,

校園裡綠樹成蔭,筆直地伸向藍天,

數不清裡面有多少種樹木花卉,

這些植物都用他們的枝葉裝點著整個校園。

很喜歡校園裡的集電箱,

外觀畫的特別好看,和周圍的綠化融為一體。

樹木下若隱若現的宿舍樓,古樸厚重,

不知他迎來送走了多少廈大人,

他們年少時的笑容,不知他是不是都還記著在。

都說廈大是浪漫的,的確如此,

公園式的校園真的很適合談戀愛。

我覺得廈大是一個安靜的地方,

在廈大走了一遭,

突然有些羨慕和心疼廈大的學生,

羨慕他們能在如此環境下暢遊學海,

心疼他們會被每天絡繹不絕的遊客,

打亂他們原本安靜自在的大學生活。

在廈大時間好像過得格外快,

從廈大出來就要準備坐車去火車站了。

去的路上,看著車窗外的廈門街道,

這幾天的點滴一幕一幕出現在腦海,

這段經歷珍貴而又難忘。

突然想到了在廈門博物館關於廈門發展史的結束語

「廈門,你從遠古走來,你從中原走來,你從普通村落和漁村走來,匯聚成閩台的區域文化特色」

這個城市不只有鼓浪嶼,

不只有廈大,

這個城市還需花更多的時間去走過他的大街小巷。

火車鳴笛,車輪滾滾,

廈門之旅也就結束了,再見,廈門!

春假遊記,未完待續

感謝閱讀,也感謝分享和關注

文字 | 大都江堰的小人物

圖片 | 大都江堰的小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鈣李鈣氣 的精彩文章:

TAG:鈣李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