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tel重回獨顯首款產品被曝明年1月發布

Intel重回獨顯首款產品被曝明年1月發布

Intel處理器這些年雖然不斷「擠牙膏」,但其實僅限消費級領域,在伺服器和數據中心市場上,Intel可是毫不含糊的。要知道在前些年,Intel可是成功把自己轉型成了數據中心企業。

現如今消費端開始加速狂奔了,數據中心端卻碰上了大麻煩,無奈也擠起了牙膏,而這一切都要怪自己曾經最強悍的武器出了問題,那就是工藝製程。

Intel最早計劃2016年上馬10nm工藝,但因為遲遲無法達到量產標準而一再推遲,現已確認延後到了2019年,而且是上半年下半年都不確定。

為此,Intel只能不斷優化14nm,消費級先後增加了Kaby Lake、Coffee Lake,還要再來一個Whisley Lake,伺服器端則臨時增加了一代「Casade Lake」,大部分規格和現在的Skylake-SP Xeon Scalable(至強可擴展)都差不多,只是局部增強,命名上估計還會繼續劃分為Platinum鉑金、Gold金牌、Silver銀牌、Bronze銅牌四大系列。

根據Intel沙特會議上泄露的路線圖,Cascade Lake維持不變的規格包括:14nm工藝、Socket P LGA3647封裝介面、最多28核心56線程、熱設計功耗70-205W、雙路/四路/八路擴展、每路三條UPI匯流排(速度10.4/9.6GTs)、六通道DDR4 RDIMM/LPDIMM內存、每路最多12條內存、最多48條PCI-E 3.0通道。

不同的是,新一代將優化架構,並提升頻率。

內存方面,支持16Gb DDR4內存顆粒,因此每路總容量可翻番到1.5TB,頻率的話每路12條全部插滿維持最高2666MHz,每路6條插一半則提高到2933MHz,同時部分型號支持DDR-T、Apache Pass。

另外,Cascade Lake還增加了FPGA可選項,能以多晶元封裝的方式整合Arria 10,擴展功能。

晶元組方面就完全沿用現在的Lewisburg C624,規格沒有任何變化,比如還是最多四個10GbE、十四個SATA 6Gbps、十四個USB 2.0、十個USB 3.0、二十條PCI-E 3.0……

不過,Cascade Lake最大的好處是,將在伺服器領域第一次硬體底層重新設計,免疫Meltdown熔斷、Spectre幽靈兩大安全漏洞,無需額外打補丁。

Cascade Lake預計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

據Tweaktown報道,Intel計劃最早在2019年1月的CES大展上發布獨顯產品,目前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完畢。

為了給自家獨顯推出做準備,Intel在人員上招募了AMD顯卡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和Radeon品牌操盤手Chris Hook,產品鋪墊方面有集成了Vega GPU的Kaby Lake-G處理器。

公司架構方面,Intel還開闢了專門的視覺和計算部門,統領獨顯的開發工作。

事實上,歷史上Intel也曾經兩次與獨立顯卡結緣,其一是1998年的740,Intel史上唯一一款上市的獨立顯卡,其二是2008-2010年前後的Larrabee項目,試圖打造x86架構顯卡,結果無疾而終,倒是成就了Xeon Phi加速器項目。

另外,年初的固態電路大會上,Intel預覽了一款獨顯原型,14nm工藝,集成了15.24億個晶體管(NVIDIA的TITAN V是211億顆晶體管),不過巨頭強調僅做技術研究和概念之用。

此前,關於Intel獨顯的說法是代號Arctic Sound和Jupiter Sound。

推土機時代始終找不到感覺,讓AMD在CPU市場的份額一落千丈,甚至跌成個位數(百分比)。

不過,自從2017年Zen架構處理器橫空出世後,其天翻地覆地性能增長和兼容性改善,讓AMD實現了絕地逆襲。比如,按照統計機構Mercury Research的數據,AMD桌面處理器的份額在2016年是8%,2017年底已經增長為12%。

據德國CB報道,零售商Mindfactory發布了今年1到4月份AMD、Intel處理器的售賣情況(圓環從內到外分別是1~4月)。

由於Ryzen 2000(家族代號Pinnacle Ridge)是4月19日全球上市的,也被涵蓋在內,非常具備參考意義。

先看CPU銷量,Ryzen二代上市不足半月,就拿下21%的份額,第一代Summit Ridge由於價格調整依然是用戶首選,其次是APU。

Intel這邊,7代Kaby Lake在8代推出後就開始了逐步下滑,儘管「擠牙膏」,用戶對新品的好感和接受度還是不錯的。

市場總銷量方面,AMD產品銷售佔比是47%,Intel是53%,這種局面在2016年之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並且去年8~11四個月份,AMD更是實現銷量反超。

雖然Coffee Lake是主力,可是7代酷睿則被AMD的一代Ryzen、8代APU連續壓制,甚至干不過剛上市的二代Ryzen。

以型號來劃分的話,Ryzen 7 2700X/Ryzen 5 2400G/Ryzen 5 1600是AMD最熱賣的三款型號, Intel這邊則是i7-8700k/i5-8600K。

營收方面,基本和CPU銷量正相關,AMD這邊由於有親民的APU,所以整體收入比Intel差距較明顯。

Steam每月都會分享一次硬體和軟體調查數據,對遊戲玩家的PC配置進行一次描摹。

大致從2017年8月開始,數據就呈現了一些反常局面,主要是GTX 1060/4核CPU/Win7用戶數顯著增長。經過收集分析後發現,這個趨勢和簡體中文用戶的增長態勢幾乎保持一致。

原來,由於「吃雞」在中國火爆,大量網吧玩家開始湧入到Steam的統計樣本中,而由於網吧無盤部署和IP地址變化的原因,超出Steam的資料庫預設演算法進而出現反覆計數,也就是一台機器被統計了多次。

經過Valve工程師數月的研究修復,5月2日發布的4月統計終於完全修正,也就是說從4月份之後的調查結果才能代表較為真實的情況。

在這份統計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AMD CPU份額的大幅增長,達到了15.96%,而Intel則從去年12月的高達91%跌至84%。

四核CPU的數量修正為62%,不再是誇張的74%。

操作系統方面,Win10 64位用戶佔比是53%,Win7 64位用戶被糾偏了20%,其實只有區區36%。

內存方面,由於連續1年的價格上漲,部署12GB以上存儲容量的明顯減少,甚至8GB的也同步下滑,4G卻上升了3.16%。

不過,顯卡方面,NV獨顯/AMD獨顯/Intel核顯的比例大致是7:2:1,其中GTX 1060依然是單卡佔用量第一,GTX 1070用戶增長了1%,AMD這邊用戶數最高的是Radeon R7,RX 480僅佔0.62%。

作為參考數據,我們來看看遊戲方面的排行吧。

Steam平台公布了最近一周(4月30號到5月6號)的銷售排名,《絕地求生》成功五連冠,《全面戰爭傳奇:不列顛的王座》緊隨其後位居榜單第二。

Steam一周銷量排行榜:

1:《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2:《全面戰爭傳奇:不列顛的王座(Total War Saga:Thrones of Britannia)》(8)

3:《冰汽時代(Frostpunk)》(1)

4:《星露穀物語(Stardew Valley)》(新晉)

5:《森林(The Forest)》(新晉)

6:《暴戰機甲兵(BATTLETECH)》(3)

7:《尼爾:機械紀元(NieR:Automata)》(3)

8:《孤島驚魂5(Far Cry:5)》(3)

9:《反恐精英:全球攻勢(Counter-Strike:Global Offensive)》(2)

10:《節奏光劍(Beat Saber)》(新晉)

本期新晉榜單的是:新作《節奏光劍》和老作《星露穀物語》、《森林》。

《絕地求生》本期仍舊位居榜首,成功五連冠。排名第二的遊戲則是剛剛於5月3日發售的《全面戰爭傳奇:不列顛的王座》,該作與上期相比本期排名上升了8位。排名第三的遊戲則是《冰汽時代》,該作與上期相比本期排名下降了1位。排名第四的遊戲則是新晉榜單神作《星露穀物語》,該作於5月1日正式更新到了1.3版,該版本主要是針對聯機進行測試,同時也更新了很多事件以及物品。排名第五的遊戲同樣是新晉榜單《森林》,這是一款多人求生遊戲,該作於4月30日正式更新成了正式版,價格也由48元上漲到了70元,算是玩家趁著漲價之前購入了一波。

排名第六至第八的遊戲分別是《暴戰機甲兵》、《尼爾:機械紀元》以及《孤島驚魂5》,這3款遊戲與上期相比本期排名均下降了3位。排名第九的遊戲則是《CS:GO》,該作與上期相比本期排名下降了2位。排名第十的遊戲則是新晉榜單的《節奏光劍》,該作於5月2日發售並售價70元,是一款VR遊戲,在遊戲中你講聽著美麗的節奏來打擊即將到來的磚塊(類似於3D版的《勁樂團》),遊戲目前評價為「好評如潮」(99%好評),如果對這類遊戲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考慮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美學 的精彩文章:

魅族「內訌」來龍去脈,所幸魅族15還有好消息
iPhone雙卡雙待何時上,別想了,蘋果最新技術已在中國開始試運行

TAG:科技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