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突厥時期的龜茲古國

西突厥時期的龜茲古國

552年以後,漠北草原和中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度極為活躍,柔然、高車、吐谷渾和嚈噠相繼崛起。這些草原民族為了控制西域絲綢之路,曾展開國激烈的鬥爭,在彼此的爭鬥中,各自的文化向對方輸入,結果使得草原文化不斷的融合以致基本上趨於統一,這為後來突厥文化的形成和傳播奠定了基礎。由於各自各樣的原因,在稍後的一段時間裡,上述四個古代民族衰弱了,代之而起的是突厥。建立了以突厥為主體的突厥汗國,相繼打敗柔然、高車、吐谷渾和嚈噠,控制了西域。當時是西域的強國有高昌、焉耆、龜茲和于闐。他們地處絲綢之路要衝,突厥為全面控制絲綢之路,曾不遺餘力的將上述四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後來,突厥汗國分裂為東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龜茲等西域國家遂隸屬於西突厥。

本文屬追風英凡原創,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必究到底。

龜茲在西突厥汗國的位置

在突厥汗國統治西域之前,柔然、高車、吐谷渾和嚈噠曾相繼影響過西域。北魏政權自拓跋燾去世後,國勢日衰,逐步走向下坡,最終分裂滅亡。在此過程中,柔然逐步向西域進行了滲透。460年,高昌被柔然吞併,並建立了傀儡政權。471年後,龜茲也成為了柔然的附庸。

柔然對屬部奴役慘重,加之連年征伐,引起部眾的極度不滿。高車副伏羅部在首領阿伏至羅的率領下,首先起義,西遷至今塔山至塔城的天山地區,其弟居於焉耆一帶。人數約十餘萬,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控制了東自阿爾泰山之西,塔城、伊犁之東,南達焉耆的地區。

龜茲古國

柔然在西域的勢力範圍大有為高車代替之勢,在此期間,居於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的嚈噠崛起。嚈噠又作滑,源於阿爾泰山之南,以游牧為業,東漢時曾隨班勇與匈奴作戰,後因戰亂,曾一度消聲匿跡。柔然統治西域後,嚈噠西遷至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此時稱雄於興都庫什山地區的貴霜帝國已分崩瓦解。嚈噠乘機攻克拔底廷城,對外四處擴張。516—518年間,嚈噠已控制了安西及其屬國之地,今新疆南部地區亦為嚈噠所有。於是,嚈噠與高車副伏羅部形成對立,在爭鬥過程中,高車內訌,嚈噠勢力遂趁機進入天山一帶。

戰亂給人民帶來了災難,龜茲被迫遷都。北魏末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乘高車衰弱之際,出兵降其5萬餘眾,勢力開始強盛,以求婚不允為借口,向柔然發動進攻,柔然亡國。西突厥始祖室點密合併高車部眾後,兵鋒直指嚈噠,同波斯結盟東西夾擊嚈噠。西突厥從嚈噠手中奪取了烏孫、康居、粟特、拔汗那、高昌、焉耆、龜茲、疏勒等嚈噠屬國之地。568年,嚈噠帝國在西突厥、波斯聯軍進攻下滅亡。龜茲古國遂成為了西突厥的附庸。

龜茲佛韻

西突厥對龜茲的統治相當嚴格,西突厥建國後,設有兩個「國都」,一稱大牙,一稱小牙。小牙設置在今裕勒都斯大草原一帶,駐紮有一定數量的突厥部隊,一方面是為保護牙,另一方面是為了監視各城邦國的動向,便於採取行動。649年,阿史那社爾伐龜茲,龜茲國相那利潛逃,「引西突厥之眾並其國兵萬餘人」,復攻阿史那社爾所留守將郭孝恪不敵戰死,那利所引突厥軍應為駐紮於小牙的突厥部隊,因而才得以反攻。西突厥採用聯姻方式加強對龜茲的控制,使雙方關係愈加密切。唐朝初年,西突厥可汗嫁女給龜茲王訶黎布失畢,而訶黎布失畢對突厥女行跡卻不敢問津。不僅如此,西突厥還以突厥官爵「冊封」龜茲王,如龜茲王蘇伐疊就曾以時健莫賀佚利發予以授給;訶黎布失畢之弟如歸也曾獲得葉護的稱號。此外,西突厥對龜茲古國的兵力還加以限制,西突厥統治時期,龜茲兵力約數千人。而西漢時,龜茲勝兵2萬餘;東漢時,龜茲在救援莎車之戰中動用了5萬兵馬。南北朝時,呂光伐龜茲,其救援王城的軍隊竟有50餘萬。以上兵力數字雖不能說精確,但隨人口增加而擴大兵力是可能的。而在西突厥統治期間,龜茲兵力僅有數千人,若非西突厥限制,當無他故。此時的龜茲是西突厥的忠實盟友,也是龜茲人逐步突厥化的原因之一。

本文屬追風英凡原創,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必究到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追風英凡 的精彩文章:

TAG:追風英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