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有管理者都感興趣的話題

所有管理者都感興趣的話題

經常有聽到管理者抱怨自己團隊的執行力差,團隊成員不積極,不給力。有錢一點的部門就開始想著做些團建工作:外出聚餐、拓展、培訓等等。剛開始的幾天發現效果還可以,所有人跟打雞血一樣,但是過段時間好像又恢復了。當Team Leader發現方式無效也就漸漸的退去團建的熱情,乾脆就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髮指令幹活,不願意干就自己干,久而久之越陷越深,陷入惡性循環,自己變得越來越累,下屬越來越閑,越來越不積極和參與,最後團隊成員之間各懷鬼胎、各自應付,一盤散沙。

帕特里克·蘭西奧尼(Patrick Lencioni)所著的「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中描述5種團隊協作的障礙:

當很多管理者看到這張圖的時候都會有共鳴 ,這是很多人管理者都苦惱的問題,看似簡單道理,可是做到談何容易?

有管理者開始抱怨了:不是我們不想去做,但是大批量的新生代員工湧入職場,時代造就了這些人不缺錢、不缺工作,不受控制;我們公司氛圍就是這樣,從上到下都這樣;我們工作很忙,哪有時間去管這麼多,先滅火再說;團隊接手就是這樣,老弱病殘,公司不給資源,還是先把活幹了向上交差,別的以後再想。。。。。。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是否可曾反思過?

是否真的尊重每個人的人格和價值?

是否真的有跟自己的團隊成員去溝通目標並達成共識,還是只是自己在想?

是否真的相信並授權給下屬,相信他們是可以做好還是交代之後還要時刻干預甚至讓別的下屬同時做?

是否真的自己布置的工作是按照「用盡其才」的原則安排還是隨機逮到人就去做,沒做好就質疑能力?

是否布置工作的時候真的把工作任務和目標說清楚,還是只是說你把xxx做了?

是否真的可以做到當你的下屬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去調動資源支持並輔導他去?

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在一個團隊裡面營造開放、信任的氛圍而不是批判、高壓、指責?

是否真的可以做到當下屬犯錯的時候鼓勵,做出業績的時候給予肯定與嘉許,還是覺得做出業績是應該的,犯錯就應該受罰?

是否真的自己可以做到要求下屬同自己也可以做到,還是對自己是一套標準對下屬是一套標準?

如果以上都沒有做到,就沒有資格去抱怨團隊成員,而是該反思作為管理者卻沒有做到管理者該做的事情。之前的管理者方式有效並不代表管理方式就是對的,也許因為公司快速發展,團隊成員隨著公司自然成長與淘汰,也有可能因為公司的業務重點不同,所帶團隊不足夠明顯影響公司。很多管理者並沒有看到這點,反而是覺得是自己的管理方式沒有問題,是時代、人變了的問題。那如何去拯救你的團隊呢?不要傻傻的覺得靠團建一次就能解決所有的團隊問題,沒有一種模式或者習慣是可以一次形成的。

01

團隊現狀診斷

目前團隊中存在的哪些障礙?可以通過各種關於團隊狀態測試,個人覺得帕特里克·蘭西奧尼(Patrick Lencioni)描述的五種障礙就有很好的參考性:

缺乏信任---隱藏自己的弱點和錯誤,不願意尋求團隊成員之間的幫助或提出有建設性意見,輕易別人的觀點下結論而不仔細思考,不願意承認和學習別人的技術和經驗,對別人抱有不滿和怨恨,懼怕開會,盡量減少在一起的時間。

懼怕衝突---團隊會議非常枯燥,使用不正當手段在別人背後進行人身攻擊,避免談論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不能正確處理團隊成員之間的意見和建議,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表面形式上。

欠缺投入---團隊指令和主要工作模糊,由於不必要的拖延和過多的分析錯過機會,反覆討論無法做決定,團隊成員對作出的決定反覆質疑。

逃避責任---成員對於團隊里的工作表現突出的同事心懷怨恨,甘於平庸,缺乏明確的時間觀念,把責任壓在團隊領導一個人身上。

不重視結果---無法取代進步,失去得力的員工,很容易解體

那你的團隊存在哪些問題呢?

02

重新清晰團隊願景/目標,制定團隊憲章

可以藉助教練工具中的4句話問題重新探索: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團隊?為什麼擁有一個這樣的團隊這麼重要?怎麼要才能做到?怎麼知道自己做到了?如果實現了會是什麼樣?同時邀請團隊成員共同探索和制定

可以通過團隊教練,通過創建不同形式的團隊對話,與團隊成員之間共創團隊願景目標、團隊價值觀、團隊規則、分工等等。創造一個開放的、安全的對話空間,讓每位成員彼此了解,共同制定出屬於這個團隊的共同認可的憲章,讓每位成員都參與團隊的建設,讓每個團隊成員明確團隊目標,清晰自己的職責、角色與使命。並在後期不斷的強化和實踐。你會發現你的團隊都自帶發條運轉。

03

配備長期團隊教練共同工作

每一種模式的改變或習慣的養成都需要經過不斷的有意識的行為慢慢形成,只是一次不對症下藥的團建、一次形式上的團隊沙龍活動、團隊教練只是一個改變的開始,真正想要改變需要保持中團隊中開放的氛圍、不忘初心的前行,遵守團隊共同制定出的憲章,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不斷融合,摩擦,形成團隊中的新文化,才能真正的朝自己想要的團隊前行。而團隊教練可以作為第三方,可以很好的保持中立、不批判的位置,可以通過創建不同形式的團隊對話,提高決策速度、聚焦團隊目標、提高會議效率,從根本上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

「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一個團隊的靈魂取決團隊的領導者,一位有心的教練式領導是有意願有能力並能夠激發和影響團隊成員共同去抵達目標和想要去的地方。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激發成員共同前行,而不是家長式的管理方式。最近關於過去團隊的變化、新接手團隊的現狀以及輔導的項目團隊,觸動想要去分享的衝動,也確實希望能夠給有需要的管理者帶來一些新的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如何有效減壓?
能騷能帥能美的襯衫——之經典襯衫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