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北漂女子圖鑑 |所愛深且重,只恨太匆匆,我不想一生謹慎卻丟了根(終章)

北漂女子圖鑑 |所愛深且重,只恨太匆匆,我不想一生謹慎卻丟了根(終章)


謹以此片獻給


所有在外漂泊的遊子

和所有牽掛著子女的父母



??時長:3分40秒


耗費流量:11.9MB








 後台回復「回家」 給你一個特別推送?? 







子彈退回槍膛, 


運動員回到起跑線上, 


我交回錄取通知書,忘了十年寒窗。 


廚房裡飄來飯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簽好名字, 


關掉電視,幫我把書包背上。


你還在我身旁。



這首小詩名叫《你還在我身旁》,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退路,那裡站著的是自己的父母,有

無窮無盡可以揮霍的愛







第一次看《請回答1988》的時候,多數人記住的只是德善和朋友們單純美好的友情。

可第二次打開,卻會為了大人們的感情哭的不能自已





像是成寶拉結婚前

送了一雙皮鞋給爸爸

,爸爸收到後很高興,一直感嘆「

寶拉怎麼這麼了解我的碼數呢?怎麼會這麼合腳呢?

結果結婚那天,寶拉看到父親的

皮鞋並不合腳,還塞著紙

,然後崩潰大哭。







《請回答1988》裡面關於

親情

的片段有很多很多。



面對二女兒的控訴,成爸拿著蛋糕小心翼翼的跟二女兒道歉,「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







就像小時候每次我媽把魚頭夾進自己的碗里,把魚肚子那兒

最細膩的肉

留給我的時候。




我一直以為她是真的愛吃魚頭,懂事了才知道

滿是魚骨沒有肉的魚頭,誰都不愛吃






就像我開學前和爸爸講:「暑假回家沒什麼意思,倒不如

去北京

,找個實習鍛煉鍛煉。」他頓了頓,和我說:「

這是好事,長大了總該要闖一闖

。」


 


但我知道,他其實想說:「

回來吧,我們一家人待在一起,就是最有意思的事啊

。」




人們總是這樣


對最真實的情感


也最羞於啟齒







不管我是否長大


他們都是義無反顧地站在我身後的人





你們這麼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那別養我了!


——

12

歲的我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心態或者經歷,

小時候可能會嫌棄父母,長大後卻又總是心疼他們







小時候爸媽

總愛把我和別人孩子比「

你看王阿姨家的孩子

都鋼琴十級了還年級第一,你一天天的就知道玩遊戲!」




聽著不爽也不敢反抗,怕被說不孝順;煩透了,反抗一下,他們說我是

翅膀硬了,用不著他們了




當時的我想

趕緊長大,趕緊考大學,趕緊脫離爸媽的魔爪

,越遠越好,支援大西北我也願意。









報喜不報憂


是我們的漂泊病

——

22

歲的我




誰沒點不可一世的夢想,在這個年紀里,

一切都很暗淡,只有夢想閃閃發光




北京有最好的資源,最大的市場,最多的機會。不試一試嗎?抱著這樣的心態離開家的人很多。







高考結束後,父母問我要

報什麼學校

,從我知道考大學這個概念始,就堅定了不想留在武漢的決心。




為什麼?因為

已經被管制了18年,我想擁有自己的生活




哪裡合適?

北京

。因為平台好,資源好,機會多。




爸爸只是沉默,媽媽收回了在嘴邊想要勸我去武漢大學的話。

買好票準備去北京,身邊朋友都勸我再想想,我說沒事兒,

我爸媽放的下這個心







但後來我發現他們

嘴上一個勁兒說的沒事兒都是騙人的

,我媽還是有一次哭著和我打完電話。




有時候覺得,像舊時代沒有手機的時候也很好。在外給父母打電話的時候,他們總能

從我的聲音里聽出情緒

,然後就是一夜的輾轉反側。




我小時候無比希望能掙脫爸媽的管束,不用聽他們每天來煩我。







但是後來發現,平時我爸基本不和我說話,對我就是「你該幹嘛就幹嘛別煩我的狀態」。




但是我來北京之後

逢年過節第一個給我發紅包

,農曆陰曆生日還有個什麼日子連著三天一起轉賬,搞得我要六十大壽一樣。




你工作不要省,該吃吃該玩玩,不要老是坐著,要多鍛煉。爸媽這邊都好,沒事的

。」







但是我放假回家的那幾天,他們再忙都能把手上所有的事情都推掉,陪我吃喝玩散步。




明明他們很有事的







●你吃飯了嗎?





每次打電話回家的時候,我媽、我外公、我奶奶總是會問我「

吃飯了嗎?

」不管我是下午三點打的,還是晚上十一點打的,第一句都是「吃飯了嗎?」




我有一段時間,很難理解。是不是沒話說呀,

幾點了我能沒吃飯嗎?

我就是那麼不會照顧自己的人嗎?我都成年了好不?




後來等我

有了喜歡的人

,每次打電話都會羅里吧嗦問一下跟「你吃飯了嗎?」「你幹什麼呢?」差不多的問題。




那時候才知道


每一句「吃飯了嗎?」


都是大寫的「我想你了」 









●爸媽的朋友圈從不炫富,只炫你




剛來北京上班的第三個月,發工資時給媽媽

買了一條施華洛世奇的項鏈

,正趕上放假回家送她,她小心翼翼的摸著項鏈跟我說:

這項鏈肯定很貴吧?你哪來的錢買啊,你快把它退了吧,咱別浪費錢了




我遲疑了一會說「

媽,這個很便宜的,我才有錢給你買的,你就戴著吧

。」







媽媽對著鏡子轉了一圈說「

媽媽一點也不喜歡戴這種東西

,老是隔頭髮,你下次可別亂花錢給我買這受罪的東西了啊,知道沒?」




我笑了笑安慰她說知道啦知道啦,以後不買啦。




回北京之後,

看到媽媽發了朋友圈

,曬出了我送她的那條項鏈,還附上了從下往上拍式的中老年人自拍,文字內容是:

寶貝女兒給我買的,好漂亮啊,好喜歡,女兒真的是貼心的小棉襖




爸媽總是這麼「虛偽」







他們不是不喜歡我給他們買東西,而且怕我浪費錢,

覺得我的錢不該浪費在他們的身上




他們想

裝作一個省心、乖巧、懂事的大人

,不想消耗我的錢,也不想消耗我的愛。




但是如果我不

主動

一點,他們會裝懂事一輩子。







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在斥責里,大一些愛在嘮叨里

,再大一些愛在噓寒問暖里。

獨立了,愛卻又在欲言又止里




再過幾年


爸爸就拉不動你的皮箱了

——

51

歲的爸媽




我有個朋友今年28,正是

家裡催婚

的年紀,回家過年10天假,安排了6個相親,還總

暗示她趕緊結婚生孩子




假期結束他爸送她去機場,還一直

念叨

最後那個小夥子各方面都挺好,讓她們相處一下試試。







本來心裡不舒服的她終於爆發了,

朝她爸劈頭蓋臉一頓發火

:「我念書不是為了嫁個好人。你們是不是覺得我還沒結婚給你們丟臉了?本來想養個女兒早早嫁出去增值,結果我年齡大了擔心貶值了?說到底還是為你們自己。」

嗆得她爸一路沒話




等到飛機落地了才收到她爸的微信。




先是很認真地道歉,接著寫他也老了,每次看她一個女孩子自己拖著皮箱從上海到家來回奔波就很難受。「

再過幾年,爸爸就拉不動你的皮箱了

。」







四十中後期的年歲,每個人都是怕老的,

爸媽不會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恐懼與擔憂,只是日復一日的忙著操心




當我們面對整個世界時,爸媽的眼裡始終面對我們,

我們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一件在我們自己看來無關緊要的事,放在他們看來幾乎就是和世界毀滅差不多重量級。







比如前段時間在網上很火的吐槽:當你把自己關房間里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個腦袋時不時探進房間問你

冷不冷、熱不熱、明天早上吃包子還是油條




當我們忙於追逐世界而一次次拒絕他們的幫助和關愛時,被留在原地的他們想必是最失落的吧







常常聽到身邊長輩說「

看不懂這個時代,看不懂這個時代下的你們

。」




我們不知道要怎麼把這個連我們自己看不懂的時代解釋給家人聽,於是千言萬語不如一句「

一切都好

」來得簡單。




我們不希望家人擔心而說著「

善意的謊言

」,可是另一面,家人是依靠、是這世界上最親的人。




就像視頻里的情節:閨女不顧家裡反對執意去鄉村當老師,爸爸大吵一架後她賭氣收拾行李坐車走人,真正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才意識到爸媽才是自己的避風港。



洗手間有蟑螂、燈泡癟了、感冒發燒... 最後她翻看行李的時候發現,老爸早就為她準備了小醫藥包,裡面的藥片也貼心的裁開,瞬間淚目。








最終,消除隔閡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腦袋,而是手拉手,堅決不放手的那顆心,歸根結底是家人,被說是

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爺爺,最後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邊




家人什麼都明白,什麼都看得透。





他沒有說,不是因為他不想和你說,是因為他

知道你不想說



沒有追問

,不是因為他不想了解你,而是他知道你不想讓他知道;


他沒有試著再走近你的生活,不是因為他不想靠近你,而是他知道

你習慣的生活需要和他保持距離




可是,

爸媽其實希望你什麼都跟他說

,而不是聽到你每次都只說一句「一切都好」。








離開的理由總是很好想

回家的路卻越來越遠

——

32

歲的我




我們因為

走得太快而忽略了父母

,當我們想要去對父母表達愛時,卻又發現怎麼也找不到方法了。




我公司有個同事,叫他阿白吧,跟我是上下級關係。




小時候家境比較困難,他形容自己是「

玩命讀書想走出山裡的孩子

」。後來走出山裡後,他又「玩命工作」,想在大城市紮根,讓家裡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他工作真的很拼,

加班到兩三點

對他來說,家常便飯。因為他對每份策劃案都雕琢得很細緻,做起來競標方案的狠勁兒,他們組的人都害怕。




他確實成為了世俗標準的「贏家」:

高薪崗位,妻子賢惠,兒女雙全

。他也如願把父母接到大城市,讓他們過上了他期望父母能過上的生活。




一切都很完美,除了:

他經常在各種家庭聚餐中離席







他的爸媽用了各種方法,見他一面

:為了讓子孫在老人家裡留久些,70多歲的老人家,營業廳一個個跑,就是為了給家裡連上wifi,這樣年輕人就捨不得走了;半年不見兒子,他媽媽甚至

騙兒子自己生病

,這才見了一面。




「我以為很孝順,其實最沒有心!」




上年年末,他累到胃出血,生病的時候,老闆還一直打電話詢問工作。




那時看著陪伴他左右,已經

很年老的父母

,好久沒有陪伴的妻兒,他恍然大悟:他已經擁有最珍貴的人,為什麼還要自己毀滅掉一切呢。







後來,他辭職了。據說,他辭職第一件事,就是

帶著父母、妻兒,回老家住了半個月




大概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在想父母的時候,

總覺得陪他們的時間太少,可是卻又無能為力。






前半輩子為自己活

後半輩子為兒女活

——

61

歲的爸媽




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尤其放不下對孩子的責任,他們經常比我們還急,焦慮著買房、攢錢,子女能不能結婚。但是,

他們不再年輕了




已經過了50,他們中有些人不願退休,有些人不舒服也不敢去醫院,還想著「

能幫一點是一點

」,幫著攢首付,未來還要幫著帶小孩。







小區門口攤煎餅的阿姨今年失蹤了兩個月,回來一問是

兒子結婚了




她在北京攤了十幾年煎餅,到今天還在住每月 800 的合租大院。




給兒子付了首付,終於

熬到兒子成家

,她還是要回北京。




她想著小兩口還要還幾十年月供,想再幫著點,「

我就這點本事,再過兩年就干不動了

。」




54歲,她還站在街口賣煎餅,年齡增長,她的腰椎和肩膀早開始疼痛。




很想再為你拼一把


可是力不從心了









花花世界

晃得我們睜不開眼,有無數新的價值觀衝擊著我們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東西。




有越來越多的所謂的朋友出現,帶給我們沒有見過的、光怪陸離的一切。我們

開始質疑他們曾經教給我們的一切




我們把父母從自己的新世界裡隔離了出去,我們對著剛認識的朋友講述自己的生活、喜好、理想,而父母卻只能

從朋友圈裡知道我們的近況


 





他們只好

笨拙地給你發送那些看起來無用且可笑的信息

,因為他們仍然急迫地想要為你做些什麼,儘管你一遍遍地說著用不著、沒必要,他們卻總是放心不下,只好以自己的方式關心著你。


 


而你卻

任性地大踏步往前走

,甚至連頭也忘了回。我們在年輕時,一直都迷戀、追逐那些自己喜愛的,卻沒有在意默默愛著我們的父母。







年輕時,我們總是醉心追逐我們喜愛的,不太在意愛著我們的。

對陌生人微笑

,向廣闊的世界展示理想,

卻不願和爸媽多說什麼




我們以為他們會一直都在,回頭就在,所以就任性地往前走,根本不回頭。




在你眼裡,

爸媽有時真是又煩又笨

,總問你考公務員還來得及嗎?給你發一些無用甚至可笑的養生偏方或樓市小道消息。







跟他們說

用不著、沒必要

,他們卻總放不下,信息還在一條條來。




他們的方式,在你看來可能笨拙且無用,但大部分時候,這是

他們唯一會的方式




別一棒子打死所有笨拙而粗糙的愛意







話語包含著真心,所以一句話,也帶有體溫,所以哪怕是一句話,在這冷酷的世界中,

讓人維持生存的體溫,能夠活下去的

,不是了不起的名言,也不是有學識的話語,而是爸媽一句有體溫的溫暖的話。




或許家人不懂,但

懂不懂什麼可重要呢







「我生命的百分之一用來維持我的生活


百分之九十九用來維持愛你。」


 


談戀愛時最擅長說的我愛你,卻在爸媽前難以啟齒了很多年,不過沒關係,愛說不說出口,都不重要。


 


就像《稻香》里唱: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


 


就像

我們一直都是最親的人

啊。












有沒有那樣一刻


你理解過父母的行為?




??「路上小心點。」


真正理解這句話是自己長大後對其他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


@chodin




??父母告訴我,除了他們,沒有人再能給我最長久的愛,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個道理,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從我出生,陪我的是父母,到他們離開,這種情分依然還在。


@小英子嚶嚶嚶



??小時候



我媽常跟我說她夢到自己還在學校讀書


我那時候還以為是噩夢


如今畢業了


我也經常夢到自己還在學校讀書


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美夢


@顏十一




??老媽脾氣很好,是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我從小一直不走平常路,她也很少念叨我,我一直生活的挺自我的,以前以為這是老媽性格太柔順使然,直到有一天聽到老媽的閨蜜說,老媽認為我「只要沒有走到邪路,往左走往右走,歪歪扭扭,走自己的路就可以。」那一瞬間,突然覺得老媽其實真的好睿智啊。


@鄭正正經經



??小時候,爸爸總是騙我喜歡吃魚頭魚尾巴。每次一家人吃飯。媽媽都會把好吃的菜轉到我這邊,然後把素菜放在自己面前。還記得媽媽說自己最喜歡的菜是空心菜,成家後來我的小家了給她炒盤空心菜就好了。


爸爸媽媽吃飯總是剛好比我慢一點,我吃完後再三問我吃飽沒。然後又剛好的把剩下的菜吃完。




小時候去哪兒都只管吃,什麼好吃吃什麼,理所應當的自私佔有。長大後,和自己喜歡的姑娘一起吃飯才開始慢慢理解這些事情。擺盤會刻意把貴的菜放她面前,自己吃點便宜的菜。給她加菜,觀察她吃的怎麼樣。等她吃的快飽了自己才會放開,掃底兒。姑娘每次都笑我吃飯又慢飯量又大,嗯呢,和我小時候笑爸爸魚頭有什麼好吃的一樣。

@小雨有點都






??小時候,看到路邊小吃就賴著不走了,結果挨了頓狠揍,當時挺恨父母的。多年以後,一次偶然的交流中,母親提及這個塵封已久的往事,掩面而泣,得知當時家裡確實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當時通過這種方式粗暴的對待了我的請求,那一瞬間能理解那種力放到我身上卻痛在他們心底的折磨,父母為此愧疚至今,面對父母脆弱、難言的一面,這一刻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總之治癒了我多年的叛逆。

@小小有點大








有時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大可以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可真正長大時,

父母的眼尾是深深的溝壑,雙鬢也已經發白




只能感嘆一聲時間都去哪了?




或許父母可以不求回報,但我們不能不知

感恩







即使平時工作忙碌也不能忘記

抽出時間關心關心父母的身體

,陪父母聊一聊天。

縱使時光催人老,給父母的愛也不能遲到




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父母生日亦或者是平平淡淡的每一天,都可以給父母送上一份禮物,

不求多麼安昂貴,但求一份真心







/ 送爸媽一些真正用得上的好東西 /








<360

 °保護你和家人

>




休息回家

帶爸媽出去走走

,多聊聊工作生活,即便是抱怨他們聽著也開心。別忘了

夏天陽光毒辣,一家人的防晒工作要做好

哦~






<拒絕微信假養生>




每天爸媽都看微信的養生雞湯文,不如

送他們真正養生的好物

。上年紀後胃動力不足,

ISDG232種植物果蔬酵素,

促進腸道蠕動

,第二天神清氣爽。





<重回18歲嬌嫩皮膚>




愉悅的香氣,送給爸媽也一定能帶來愉悅的心情。

祛除廢舊角質

,還能一定

程度上按摩身體,讓爸媽

給身體做個深層清潔

,就算在

乾燥的季節

使用,皮膚也不會焦躁不適。





<告別歲月痕迹>



無論多少歲都做個讓別人羨慕的貴婦,香緹卡玫瑰果油讓媽媽

告別歲月痕迹,只留青春好氣色

,作為

基礎油

還可以混合其他療效的精油一起使用哦~





<一杯子,愛你們一輩子>




爸爸喜茶

,早中晚都是茶杯不離手的,不如帶著滿滿的愛意送他一個骨瓷茶杯,

捧在手裡暖暖的,心裡熱熱的





??


-END-




本期編輯| 樂樂&發發


聯繫郵箱:ids@snob10.com

 


instagram: idsdayanjing


微博:

大眼睛消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眼睛消費指南 的精彩文章:

她為減肥吃素30年,竟然瘦到88斤差點癱瘓... ...
精修里才有神仙姐姐?!這小粗腿兒...目測體重已飆升120斤!

TAG:大眼睛消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