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南歸來憶海棠

江南歸來憶海棠

江南歸來憶海棠

作者:趙秀敏

江南雨

 煙雨江南

楊蔓 

00:00/04:22

初春時節走過江南,曠野里油菜花正艷、桃花初放、垂柳生煙。柳絲在水鄉的河堤上招搖著春時的翠嫩,同行的姐姐說:「柳生煙就這麼幾天啊,這個時候江南最美!」是啊,最美的江南,雨絲都透著青翠和柔情,最美的莫過於雨中垂露的海棠花。

垂絲海棠長長的低垂著頭,一簇簇花從粉牆下斜伸出來,風一顫就盈盈的滴下露珠,恍如美人垂淚一般,讓人心也跟著輕顫。我不由暗自驚嘆:這真是彩筆也難以描繪的天然畫卷!

幽幽的小巷裡,蒼苔爬上籬笆,暗中浸透著歷史的滄桑。是遙遙的那樹粉紅色花,給了我幾許明艷和溫暖,足以消散雨中到處瀰漫的輕愁。河邊的石階上,有人撐傘逶迤行過。在無邊的春風裡,我曾悄悄的尋覓你的蹤跡。恍如有一場未完的約待赴,前生、今生、來生,似乎都與這花有份柔情未了,只待我好好的書寫成詩句。

白色貼梗海棠花小些,看起來更象是玉雕出來的花朵,白嫩的小花在葉子中間,細小而又純潔。一不小心就覺得它被葉子染上了幾分碧綠,這種冰清玉潔的淡雅真是許多花所不能及的,能與之媲美的大概唯有綠萼梅花了。

海棠詩最美的莫過於東坡之《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那捲唐詩中忽明忽暗紅燭下的紅妝是人還是花?早已讓人分辨不清了。花與人哪個更嬌艷,哪個更讓你動心呢?再加之唐明皇用海棠對宿醉楊貴妃的妙喻:「海棠睡未足」,更見此花的嫵媚動人之態。

難得雨晴了,園林中水光映照著海棠俏麗的容顏,水色天光一時鬥豔生輝。花下過往之人不由駐足留連,一個個在鏡頭中捕獲花的美麗。只是我醉得可能更久一些,這幾年每到初春之時,就會想起江南那綿綿雨中粉牆下的海棠花來。

江南歸來憶海棠

趙秀敏

帶露含苞影更柔,江南煙雨幾時休?

園林薄暮花爭放,羈旅天涯水自流。

半醉嬌羞應似我,輕紅淺笑忘何由。

一行此去頻回首,莫到重來已白頭。

1

一、海棠簡介

海棠多為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其中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海棠花開嬌艷動人,但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

北京故宮御花園和頤和園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與玉蘭、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貴」的之意。

2

二、詩經摯愛

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里的「木瓜」是原產於我國的溫帶木本植物,特指薔薇科木瓜屬植物 ,也叫「海棠」或者「木瓜海棠」詩中「瓊琚」、「瓊瑤」、「瓊玖」語雖略異義實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考證也是同一屬的植物.其間的差異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間的差異那樣並不大。

3

三、詩海回聲:

【海棠睡未足】

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豈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也」,東坡以此詩戲之。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眼兒媚

宋·無名氏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垂絲海棠盛開

宋·楊萬里?

垂絲別得一風光,誰道全輸蜀海棠。

風攪玉皇紅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

懶無氣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曉妝。

舉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杏敢承當。

海棠

唐·何希堯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

柳枝辭九首 其一

唐·成彥雄

輕籠小徑近誰家,玉馬追風翠影斜。

愛把長條惱公子,惹他頭上海棠花。

懷荊南舊遊

宋·元絳

去年曾醉海棠叢,聞說新枝發舊紅。

昨夜夢回花下飲,不知身在玉堂中。

宮詞一百首 其九十二

唐·王建

鴛鴦瓦上瞥然聲,晝寢宮娥夢裡驚。

元是我王金彈子,海棠花下打流鶯。

話說:這個不務正業的皇帝,像是個貪玩的孩子,看到我就忍不住樂一回。

清代詩人袁枚《隨園詩話》中有詩云:

蘭草同心多半弱,海棠自恨不能香。

4

四、海棠之香

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海棠花不香 ,唯蜀之嘉州者有香而木大。」孫長明的《海棠記》則詳細記載了古代樂山海棠的幾個不同品種和各自的特點:「棠有甘棠、沙棠、棠梨,皆非海棠也。又有黃海棠,色黃;貼干海棠,花小;垂絲海棠,花粉紅色,皆無子,亦真海棠也。海棠盛於蜀中,二月開花,五齣,初如胭脂點點燃,開則漸成纈暈,落則有若宿妝淡粉,其蒂長寸許,淡紫色,或三萼五萼成業。其蕊如金粟,中有紫須,花落結子,如梨,名海紅。然蜀中亦為嘉州者有香而朵大。」

唐代薛能任嘉州刺史時,有詠海棠詩句:

海棠

唐·薛能

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

晴來使府低臨檻,雨後人家散出牆。

閒地細飄浮凈蘚,短亭深綻隔垂楊。

從來看盡詩誰苦,不及歡游與畫將。

5

五、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這個說法來自「三大恨事,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這句話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引過,原創者也不知道是誰。但說得出這種話的人,於大事上常常洒脫,於生活細節上又往往講究,現在說來就是小資,但比小資有風骨。

張愛玲的「三大恨」原是借宋人彭淵才的「五恨」而來,曰: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帶酸;三恨蒓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

彭淵材之人:

彭淵材是北宋名士,又名幾,宜豐(今江西宜春)人,史料上稱他「精曉大樂」,彭淵材學養深厚卻天真爛漫,從精神到物質他都追求完美,是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

對於生活中的不完美,彭淵材以自身的體會作了高度總結,概括為「平生五恨」:

一恨鰣魚多骨。由此推測彭淵材大概是個急性子。

二恨金橘帶酸。男人對酸的東西都十分敏感。

三恨蒓菜性冷。生在水裡的植物大都性涼,適可而止就是了,大可不必恨。

四恨海棠無香。後來彭淵材到了古昌州(古昌州轄永川、大足、昌元(今榮昌縣)、靜南四縣,被稱為海棠香國。),發現那裡的海棠不但色香俱佳,還結果子,喜不自禁。聽說古昌州的父母官李丹辭職而去,他來不及咽下嘴裡的飯,便趕過去問人家為什麼要離開,人家反問我為什麼要留下來。彭淵材急白了臉說:「昌州海棠獨香啊。」

五恨曾子固不能詩。曾子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除了洋洋洒洒、清新曉暢的散文,曾鞏寫了許多詩,可是彭淵材不愛讀,也極不喜歡。

6

六、悲情秋海棠

秋海棠又名相思草,斷腸花,八月春。在歷史上,曾有一段纏綿悱惻、凄涼動人的愛情,是唐婉和陸遊的感人故事。據史載,陸遊與唐婉無奈別離之時,唐婉送給陸遊一盆秋海棠,作為思念之物。當陸遊尋問唐婉:「這是什麼花」時,唐婉凄楚地答道:「這是斷腸紅」。陸遊見狀,思緒萬千,隨口說道:「應叫相思紅」。此後,秋海棠又以「相思紅」名傳於世。

當人們愛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稱它為斷腸花,借花抒發男女離別的悲傷情感。

飛絮

陶然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絮之陶然居 的精彩文章:

四海成聯群:鰲台書院 評選結果
詩意翩然飛彩蝶——關於蝴蝶的聯想

TAG:飛絮之陶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