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產品經理的三個身份你必須知道

產品經理的三個身份你必須知道

做產品如同一場修行,既需要入木三分的思考,也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最終能將產品經理的三重身份:行業專家、小白用戶和溝通大師,融為一身。

《聖經 · 舊約》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滔天的洪水劫過後,人類向東遷移,在一片叫做示拿的平原定居,並安頓下來。這片平原廣闊無垠,水草豐美,安定的生活使人類逐漸繁盛,他們彼此討論,學會了如何製造磚頭。

人類逐漸對自己感到驕傲,他們決定造一座通天巨塔,以此來彰顯人類的名望。

通天塔的工程迅速啟動,人類語言相通,並齊心協力,高聳的巨塔很快便直插雲霄。但人類的這一行為驚動了上帝,上帝害怕了,如果人類建成這座通天巨塔,還有什麼事做不到呢?

於是上帝施法,打亂了人類原先統一的語言。人類無法順暢交流,思想與行動無法統一,出現了爭執與分歧。

最終,工程停滯,通天的巨塔未能建成。

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感覺:通天塔團隊缺一個產品經理啊!你看,產品經理能理解不同的語言,比如:研發術語、測試案例、銷售話術等。此外,產品經理還能將大家聚攏在一起,擰成一股合力,這不就是建造通天塔所需要的人嗎?

溝通不到位,需求理解失誤

很多時候用戶都是缺乏耐心的,比如最近我在朋友圈更新產品經理社群招募消息,一大堆人衝上去,基本上很多人第一句都是怎麼加入,其實規則裡面已經寫的很明白,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這樣說:你好,我想加入你們學習計劃,這邊是不是要準備一個自我介紹和班費?但是很多人都是看也不看,直接忽視內容,然後什麼東西都是來一句句問,對於這類人我基本不回復(如果有幸有人看到這個文章,對號入座下,為什麼我不搭理你)你懶的看那我也懶的溝通,所以溝通最基本的原則一定是從尊重開始。

溝通更深層次就是理解能力,你有沒有認真聽人說話,有沒有尊重人家說的每個話,不是說你要記住別人說的東西,至少在溝通的時候你有認真的聽,之前個人性格是個很能說的人,但是後來我發現聽比說更管用,作為leader你只要簡單說下重點就好了,其他時候你更要學會聽別人的聲音,很多產品經理都說過這樣的話:這個需求很簡單,隨便改改就可以啦。當然,這個時候技術同學是想砍你的,曾因為一個簡單頁面的圖文修改,對技術人員嗤之以鼻,但當了解內情後才發現,不僅僅是修改html的問題,還涉及到css、json、資料庫讀取修改以及數據欄位的調整。所以對於需求的理解,從產品經理和技術人員角度而言,所看到的大小和範圍,也許就像冰山一樣,水面和水底有很大的區別。

認真聽別人說話,給人基本的尊重,不管什麼人只要你真的尊重了人,才會有人願意跟你說真話。

可以聽用戶的,但不用照著做

「聽用戶的,但不照著做」這才是高級產品經理核心,很多人總是用戶思維,說句實話我很反感這個詞,以前老闆總喜歡聊這個思維,天天說用戶會不會覺得不好,其實說的直白點,他再給自己失敗找借口,他自己都不是一個正常用戶去思考,而是站在一個商業角度思考,作為產品經理一定要多去了解這個世界,多去看看,多去聽聽,多去體驗,一直覺得Eric有個特別優秀的點,就是每次他都會研究每個酒吧夜總會裝修有什麼不同,他會去分析每個地方女孩有什麼區別,而且說起來頭頭是道,終於有一天他要做一款社交產品的時候,這些體驗全部派上場了,所以要成為專家並不一定要懂,而是在於你對行業有沒有接觸和理解,在生活中養成思考的人,喜歡去研究背後故事的人,所以行業專家並不是要求你精通某個行業而是希望你能理解這個行業,看到背後東西。

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屬性,外行人覺得不合理的地方或許在這個行業就該如此,有其合理性。

一些剛接觸企業級市場的產品人會覺得To B產品功能太多,操作使用不夠直觀,用戶甚至需要藉助操作文檔才能正常使用。那能不能做減法,簡化一些功能,將產品設計得像微信一樣簡潔呢?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這樣做的話,可能是場災難,產品根本過不了招標這一關,To B產品不是操作簡單核心是滿足企業各個邏輯業務需求,這樣形態很難精簡的,如果有那肯定功能不夠。

所以之前我談論過,用戶提的建議一字不落,用戶提的意見一概不理,如果你們只是覺得這是產品經理牛X的地方,恭喜你需求理解滿分,抗日神劇需要編劇。

首先做好演員,然後再設計產品

如果你有志於成為一名產品經理,相信你對於「秒變小白」這個觀點一定不陌生,因為馬化騰和周鴻禕都公開提到過。

具備良好的共情能力是掌握「秒變小白」這一技能的前提,作為小白用戶的產品經理要能體察用戶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情感,進入用戶的內心世界,真切體會用戶接觸產品時的感受與情緒。

他會時時拷問自己:如果我是一名用戶,我會為產品的付費功能買單嗎?新的功能流程足夠簡潔嗎,能夠讓用戶一看就懂嗎?用戶在這條操作路徑下經常出現報錯,該如何規避,是不是缺少必要的引導呢?

那麼,如何讓自己成為小白用戶呢?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儘管現在這套方法還無法幫你達到秒變小白的頂級境界,但我會不斷地嘗試迭代並完善它。

第一步,放空自己。(不是體驗生活)

端坐閉目,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胸口的擴張,感受空氣的吐納;接著,將注意力轉移到心跳,可以將右手放在心口的位置,感受每一次脈搏的跳動;再將注意力集中在雙腳,體會雙足踏地的感覺,或堅硬或柔軟。

第二步,構思用戶原型。

根據已經掌握的數據,在你的腦海中生成用戶原型:用戶有多大年齡了?什麼性別?留著什麼髮型?工作是什麼?說著什麼口頭禪?他有著什麼樣的特質?他現在待在哪裡?在公司加班還是在家中看書?

想像的儘可能全面仔細,讓畫面充實豐滿。

第三步,成為用戶。

跳進想像的畫面,你進入用戶原型內。這時,你已經成為他了。你說著他的話,也許是開心的,也許是憤怒的。

你正在做著他的工作,也許正在享受同事們的稱讚,也許正在被各種KPI指標壓的焦頭爛額……

好,現在你再去使用你的產品,各類真實的想法與訴求就會透過你不斷湧現出來。

總結起來:就是你需要提高演技,能不能有代入感,代入感,如果你都不能感動自己怎麼感動用戶啊,玩產品的人不要搞人設啊,要入戲啊,什麼樣的戲都能駕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產品37度5 的精彩文章:

用戶需求和用戶價值是什麼?

TAG:產品37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