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不敢跟父母頂嘴,就廢了!父母必讀
GIF
搜狐母嬰做過一項調查,「孩子慢慢長大以後,你最討厭孩子的什麼行為?」
超過75%的父母選擇了「頂嘴」。
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
你苦口婆心語重心長,他一大堆理由等著你;
你用長遠眼光替他規劃人生,但在他那裡,這是在侵犯他的人生。
和一位媽媽聊天,她向我吐槽:「孩子越大,越是感覺養了一頭白眼狼。」
為什麼呢?
因為一邊是你犧牲了寶貴的休息時間,
陪孩子去上培訓班,
關注他大大小小的事情,
另一邊,是來自孩子的抗議甚至嫌棄。
熱臉貼冷屁股,
誰都不爽。
但是不爽之後,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頂嘴?
01
育兒作家歐媽說:「孩子頂嘴,首先就是父母不合格。」
有一則針對孩子的調查,問題是「你為什麼想和父母頂嘴」。
孩子們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我覺得爸爸的做法一點都不公平。
一個小朋友,和爸爸約定好,如果作業完成了,就帶他去迪士尼玩。
等他完成作業爸爸卻改口說,等你考上班級前十名,考不上就別想了。
孩子當即就火了,噼里啪啦和爸爸爭論。結果被爸爸大罵一頓。
小朋友說:「我從那個時候發誓,再也不信他們大人的話了。」
媽媽誤會我時,我就會頂嘴
另外一個孩子,有一次幫媽媽洗碗,想分擔一些家務活,不想媽媽那麼辛苦。
不小心摔壞了碗,媽媽朝她大吼:「誰讓你洗碗了,有這個閑工夫還不去看書。」小女孩感覺特別委屈,就向媽媽頂嘴了。
父母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都沒做到。
讓我早睡,可他們在外面打麻將,打到凌晨才回家,留我一個人在家;讓我別玩電腦,我媽卻在電腦上看韓劇,一看就是一整天。
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要求我來做,我就是不服。
父母太霸道了
「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
你小孩子懂什麼。」
其實孩子最煩這種話,
孩子怎麼就不懂了?
就你懂?就你能?
一以貫之地打擊我
「你看看別人家的某某多厲害!一等獎!」
「你看看隔壁的某某多懂事!三好學生!」
「你再看看你!什麼鬼樣子。」
我什麼鬼樣子?
那你要別人家的某某做你孩子好了!
有些父母,
一以貫之地打擊孩子,
被孩子頂嘴是應該的。
父母永遠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你現在去睡覺,立刻!」
「你現在去寫作業,馬上!」
「你現在給我站到牆角去,快!」
永遠一副命令式的語氣,
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永遠覺得自己正確,
無所不對。
公司領導如此語氣對你,
你會不爽;
你就不想想,
你這幅語氣對孩子,
孩子就不會不爽嗎?
02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頂嘴,先別忙著說:「呦呵,還敢頂嘴,反了你了!」
為人父母,先反思自己,以上這幾種行為,自己是不是經常做:
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但就是要求孩子做;
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永遠命令式的口吻對孩子說話;
常常以「我這是我為你好」為說辭,強迫孩子做事情,典型的愛心綁架。
王朔的小說《我是你爸爸》中,初中生馬銳對他爸爸馬林生說過一句話:
「你們大人都說我們小孩不懂事,其實你們大人更不懂事。」
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很精闢。
孩子經常和你頂嘴,可能不懂事的不是孩子,而是你。
03
孩子會頂嘴是成長的訴求。
不談論早戀的問題,孩子頂嘴的場景很多,例如偷看了孩子的日記,孩子勃然大怒;打聽孩子在班上和哪個女生關係好,孩子回家就和你吵。
甚至,那些你曾經覺得無足輕重的小事,現在做起來,也會觸到孩子的雷點。這就涉及到親子邊界感的問題。
婚姻有邊界感,親子關係也有邊界感。孩子小的時候,在你面前沒有隱私,也沒有什麼個人權利;長大了,個體意識增強了,要求的權利自然也就會增加。
就像你不願意別人查你微信聊天記錄,哪怕老公老婆也不行一樣,孩子肯定也不希望你看他們的日記。
而你還認為,孩子還小,哪有什麼個人權利,堅持要這麼做。
邊界感被刺破,孩子自然就會生氣,生氣就會和你頂嘴。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頂嘴是源自無助和困惑,當爸媽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惱怒之中不自覺地用回嘴來找尋一種心理平衡。
換句話說,孩子頂嘴,真心不是刻意惹父母生氣。他們就是想通過頂嘴,重塑親子關係的邊界,伸張自己的個人權利。
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必然訴求。
04
父母都不喜歡頂嘴的孩子,權威受到挑戰,心煩、不爽。
但其實父母都應該更喜歡能頂嘴的孩子,因為孩子能頂嘴,正說明你教育之成功。
不敢頂嘴的孩子,是父母教育之最大失敗,不過分地說,是父母教育的恥辱。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過一份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平時喜歡頂嘴,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平時乖順,反抗性較弱。
結果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孩子中,80%的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強;反抗性較弱的孩子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然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05
想像一下,一個乖巧的孩子,懂事溫順,無論你給他提什麼要求,即使不滿,依然會去做,不會頂嘴,也不會有怨言。
這樣的孩子以後會怎樣呢?
他會延續之前一貫的行為,無論外界如何壓迫他,無論外界的要求有多麼不合理,無論自己內心有多麼反感。
他都不會反抗,只會順從。他會活得很窩囊。
相反,日常生活中能敢頂嘴的孩子,會優秀很多:
他們敢於抗爭
「對不起,讓我不爽的事情,我不幹。」
他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
「這是我的私事,請你不要指指點點。」
他們敢生氣。
「我才不會忍氣吞聲,不爽我就會說出來。」
他們不會在心裡壓抑太多情緒。
明明內心反感,依然要壓著情緒去做事,這非常可怕。
但敢頂嘴的孩子你不用擔心,他們不爽一定會說出來,哪怕面對強權,也敢於據理力爭。
而這些品質,將會是孩子生活的盔甲,在這個驚濤駭浪的世界中,隔斷世界對他們的攻擊。
6
這個世界有溫暖的善意,但惡也是無處不在的。
當一個人,完全沒有抵抗這世界惡的能量時,就會被吞噬;同樣的,當一個孩子,完全沒有申張自己看法和權益的勇氣時,就廢了。
無論你怎麼罵,孩子都不頂嘴,這真不是孩子懂事,這是他快廢了。
所以,當孩子頂嘴時,先別忙著生氣,別忙著扣帽子:「呦呵,還敢頂嘴!」
給他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度,安靜地,平等地聽他申訴。
無論他是否犯錯,無論他的頂嘴是不是有理,只有給孩子一個空間,他的枝葉才能散開,所以做父母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
別在孩子還沒說話之前,就嚇得他不敢吭聲。
事實上,你甚至可以認為,你不是在聽他頂嘴,而是塑造他不卑不亢、捍衛自己權利的品質,孩子能頂嘴,是成長,是自我保護。
難道這不就是你們期望的樣子嗎?
作為父母,我希望你們能明白:唯有當孩子在你這裡不是奴隸時,他們才能在別人面前也不是奴隸。
GIF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人間最美四月天,桃花細雨潤綿綿!和孩子一起感受詩詞里的春雨
TAG:北大公學家庭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