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農民共享產業紅利

讓農民共享產業紅利

留美歸來創業,雲南女孩祁婕沒去北上廣,選擇紮根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踏踏實實地種起了牛油果。

在她看來,到農村創業不能不會種地,也不能只會種地。她進行牛油果良種繁育和優質豐產栽培體系建設,確保農產品質量;她參與的合作社讓農民土地入股,牛油果賣得越好,農民分紅越多;管護果樹,她按照畝產給農戶提成,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牛油果事業於她而言,不僅僅考慮自己賺錢,更希望每個參與者都能從中獲益,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實現生態環保。近日,記者採訪了祁婕,創業的酸甜苦辣,且聽她訴說。

好的項目,不分農村和城市

2014年,我留學歸國,毫不猶豫就來到孟連縣投身牛油果種植。

為啥不猶豫?因為看了不少項目,發現在雲南種牛油果最有前景,早期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利潤相當可觀。

其實,創業前我也考慮過到東南亞或者北上廣,不管是從技術、金融還是人才角度,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都擁有獨特的優勢。但也正是因為人才集聚,初創公司想要脫穎而出更為困難。而去東南亞創業,投資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從投資回報率和安全性的角度考慮,我最終選擇了中緬邊境的孟連。

因為牛油果的種植條件苛刻:年平均氣溫20攝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長風強度3級,日照充足,排水良好,最佳土壤pH值在5.5—6.5之間。孟連縣南壘河兩岸的坡地最適宜牛油果種植。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大城市的喧囂,而在邊陲小鎮創業既能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又能體驗創業的精彩。其實,好的創業項目不分農村和城市。以孟連為例,以前在山坡地種包穀,不僅影響生態,每畝收益也就三四百元,農民又累又看不到奔頭。如果有項目能將每畝收益提高到1萬多元,那該是多大的利潤空間?創業看項目而非地域,像牛油果種植這樣能兼顧脫貧致富和綠色生態的「雙贏」項目,結合孟連縣獨特的氣候土壤優勢,何樂而不為?

不能不會種地,也不能只會種地

創業並非我一個人在戰鬥。從2007年起,父親就在雲南試種牛油果,種苗培育已經初見成效。2014年我回國時,父母也正為是否投身這個產業在糾結。父親看好牛油果產業前景,但母親覺得年齡大了,該休息享受生活。我回來後,家裡的投票結果成了2∶1,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公司。

在農村創業,不會做農民的思想工作就沒戲。就說跟農民談「地」吧,起初我們開大會向村民宣講,發現效果一般。後來我們改變策略,先動員村民小組組長,做通了小組長工作後再陪小組長上門去做村民工作,結果進展挺順利。不過說實話,每戶村民家裡條件都不一樣,我們覺得有經濟效益的項目,但農民未必願意,遇到這種情況,我和村幹部不得不反覆上門,回故村有個農戶,我們跑了七八次才簽字;有的農戶實在不願意,我們就選擇等待——等他看到有經濟效益,自然會跟上腳步。

牛油果產業是一個沒有足夠經驗可供借鑒的新興產業,由於沒有標準的技術規程,初期投入風險很大,企業一直迷霧探路、艱難摸索,在發展過程中幾度經歷生死存亡,但牛油果事業於我而言就像一種信仰,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指引著我和團隊成員們勇敢前行。

公司成立之初,我喜歡下地,後來一直從事農業工作的父親阻止了我。他說:「在農村創業是系統工作,不能只盯著土地。」按照我們的規劃,牛油果種植需要良種繁育、優質豐產栽培、采後鮮果處理、精深加工、分銷及品牌建設5個體系支撐,實際上田間管理只是第二個環節的一個部分。

這幾個體系看起來簡單,其實一環扣一環。拿良種繁育來說,根系不對,樹可能無法存活,活下來也容易生病;而砧木則決定了牛油果的產量和質量,好的一畝地產量一兩噸,不好的可能也就一兩百斤。為了了解哪個品種根系和砧木產量更高品質更好,我們曾試驗了很多品種,其中有的品種定植後幾年都沒有結果,我們只好將果樹換種。

不過,從事農業創業不懂種地不行,可只會種地同樣不行。2015年底,我們隱約意識到公司面臨重要的抉擇,在擴大抗病豐產種苗培育規模的同時應加速擴建種植基地,否則產業發展將會由於規模良種等原因受阻,而錯過這一年,也許孟連縣和公司都將錯過一個巨大的機遇。我和父親商量後,說干就干。由於之前定植的牛油果基地還未投產,公司資金嚴重不足,而新建的良種繁育中心當年又遭遇風災冰雹,大棚和種苗嚴重損毀更是讓資金鏈幾乎斷裂,好在通過各種渠道融資終於走出困境。

2017年,我們的果樹開始掛果,市場供不應求,但我們卻不敢有絲毫懈怠:進入盛產期產量大幅度增長,怎麼銷售?銷售受阻怎麼辦?這些問題說起來簡單,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對接不上,都可能造成嚴重損失甚至創業失敗。

既然創業選擇了種地,那我就不能不會種地,但也不能只會種地。

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才能調動農民積極性

如果說創業初期我只是想做一家有經濟效益的企業,那麼現在我已把牛油果這個產業做成我的事業。

企業和事業有什麼區別?我覺得做企業考慮更多的是盈利,但事業則不僅僅考慮自己賺錢,而是希望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從中獲益:讓更多人吃上高品質的牛油果,讓附近的農民脫貧致富,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紅利,在我看來這才是我的事業。

但要讓參與各方都認真投入,只憑情感很難持續,離不開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

我們參與的合作社,選擇讓農民土地入股佔比30%,這意味著以後隨著牛油果投產,賣得越好,農民分紅越多,通過建立這種緊密型合作模式,真正實現了公司、合伙人和農民利益共享。

以前農民在坡地種玉米,一畝收入三四百元,為了讓農民伴隨企業發展有更多收益,我就建議農民土地入股,可農民卻擔心「得不得吃」。無奈之下,在試種階段公司只能流轉土地。試種成功擴種,公司和村民協議規定,三年後即便牛油果沒收益,也會給村民土地流轉金作為保底收益,這才打消村民的疑慮。

如今,附近的村民不少都成為我們的員工,每年就能有四五萬元的收入。而到良種繁育中心打零工的農民每天收入也有100元左右。為了當地早日脫貧,我們對本地貧困戶優先用工,只要肯干,貧困戶中只要有一個勞動力在公司良種繁育基地就近打工,家庭收入就能超過貧困線。

管護的好壞怎麼體現差異?我們又按畝產給農戶提成,這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近年來,牛油果產業經濟、生態效益日漸明顯,老百姓已慢慢看到產業效益,願意參與其中。今年,公司與孟連縣幾個鄉鎮的多個村民小組簽訂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正在進行開發。

現在,公司已擁有相對足夠的資金、技術及苗木儲備,進入了發展快車道。由於公司發展,我也需要去大城市建立團隊、開拓市場,但是孟連這片土地,我永遠都不會離開,因為我知道,我的事業就在這裡。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8日 19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變本加厲,是時候給他算清幾筆賬了!
「世界那麼大,你憑什麼去看看?」這位老師的開學典禮發言火了!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