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為何從不被領土問題而困擾?普京一語道破真相

俄羅斯為何從不被領土問題而困擾?普京一語道破真相

近年,網上熱傳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兩句名言:「領土問題沒有談判,只有戰爭;俄羅斯國土雖然十分遼闊,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1991年,蘇聯突然解體,一個強大的紅色帝國從此成了一個歷史的記憶。肢解後的蘇聯(各邦)輝煌不再,儘管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70%以上的軍事力量,大部分的領土和重工業,然「覆巢之下無完卵」,俄羅斯自然而然退居二流國家之列,一蹶不振。雖有葉利欽的勵精圖治,仍然收效甚微。普京競選總統之時,向世界豪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掐指算來,普京此次任總統亦是第4屆,離其20年的時限越來越近,那麼,強大的俄羅斯回來了嗎?

不妨回頭看看俄羅斯近年取得的國際國內重大成績。

個人以為,普京4次入主克里姆林宮以來,內政外交均有重大突破。普京個人硬漢形象更為俄羅斯的加分項,個人魅力鑄就的「鐵腕外交」使得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獨樹一幟,說話極具份量,即使一邊獨大的美國亦不能撼動。所以,儘管俄羅斯飽受歐美國家「歧視」和「冷眼」,這種不隨大流的獨立外交和強硬外交,反而讓人緣不太好的俄國給世界耳目一新的感覺。

而俄羅斯國內,這兩年做的也是有板有眼。在西方看來俄羅斯就是個「專制」國家,普京就是個「獨裁者」,至於經濟就是一「窮人」。據媒體報道:

俄羅斯之「免費醫療」政策,固然有俄羅斯緊急應對人口下降和平均壽命偏低的因素在內,但這項龐大的公共開支的實施,不能不說是俄羅斯國力達到一定地步的改善民生之舉。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強大的俄羅斯確實回來了」。

那麼,「強大的俄羅斯」是怎樣煉成的呢? 個人認為,俄羅斯能夠迅速「茁壯成長」,能夠「王者回歸」,取決於兩個因素:後天的努力和先天的營養。

首先,俄羅斯在國家領土完整問題上,雷厲風行,果斷解決,以萬鈞之勢打擊車臣武裝割據,為俄羅斯的繁榮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免除了俄國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後顧之憂。此為俄國後天努力。

第二次車臣戰爭打響後,普京即以果敢勇毅的作風,在短短40天內結束了戰爭(2000年1月28-2月28日),俄軍收復了車臣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基本穩住了車臣的局勢。俄軍以陣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的代價,擊斃叛軍約一萬人,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這是俄國一次偉大的勝利,從此穩定了國內局勢,改善了經濟發展環境。

其次在周邊領土爭議上,使用強勢外交的攻勢,使得日本等國不能用此干擾俄國的發展。

俄國雖然與日本有「北方四島」之爭,但在俄國咄咄逼人的強勢外交之下,安倍只有低三下氣之份。束手無策的日本,自然不能因為俄領土糾紛煩擾俄國發展。這也是俄國能夠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原因。

最後,俄國之強大,還得益於前蘇聯留給俄國人豐富的資產。

除了軍事和工業繼承之外,礦產資源的豐厚「家底」使得俄羅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天然氣總量佔世界1/3,石油儲量佔世界5%,鑽石夠全球用3000年……這個「家底」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俄羅斯「富二代」的身份也是其能夠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我們人口和資源的矛盾決定了此為我國所不具備的優勢。

俄羅斯之崛起,留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如何讓領土糾紛和一統問題像俄羅斯一樣不再是問題,不再充當中國崛起的絆腳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埔英魂 的精彩文章:

美軍曝光中國10萬噸級新型核航母,捕風捉影還是確有其實?
蔣介石的一句「力避衝突」,張學良卻將整個東北拱手相送

TAG:黃埔英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