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私猖獗,罌粟遍地!日本侵略者在蒙疆實行縱毒政策,牟取暴利!

走私猖獗,罌粟遍地!日本侵略者在蒙疆實行縱毒政策,牟取暴利!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策劃在中國淪陷區大量種植鴉片。日本駐察哈爾特務機關首腦松室孝良大佐於1934年2月,在《滿洲國鄰接地區佔領的統治方案》中稱,產業以畜牧為主的蒙古地區,適合罌粟種植和鴉片專賣。由此可見,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已在醞釀把鴉片種植政策推行於蒙疆。

1935年12月,日軍在佔領察哈爾省張北縣後,隨即頒發文告,指出「內蒙古是個不毛之地,缺乏農產、礦產,其主要財源為畜牧業和鴉片交易」。「實際上……蒙古軍政府在經濟上處於破產的窘境中,……如依靠鴉片生產便可以自立。」在日本侵略者看來,鴉片的吸引力超過「龍煙鐵礦、大同煤礦」 。1935年綏遠全省財政總收入為838萬元,而鴉片收入竟達370萬元,佔全省年財政總收入的44%。

吸食鴉片的人

1935年底,「察哈爾盟的六個縣(多倫、寶昌、沽源、張北、商都、康保)都已被日本的傀儡軍隊所佔領,日本特務機關也同時進駐」。李守信秉承日本侵略者的旨意,實行「麻醉政策」,獎勵百姓增產罌粟。並在察北六縣開設了許多「海洛因」店,在「多倫建立起製造『嗎啡』及『海洛因』的制毒工廠」。

為鼓勵罌粟種植,日軍指使偽縣長發布告,對種植者給予下述獎勵:「1. 按要求種植罌粟罌粟者,免徵地租;2. 種植5畝以上者,除上述獎勵外,免除強制兵役;3. 種植20畝以上者,除上述獎勵外,由縣政府發給名譽證;4. 種植50畝以上者,除上述各項中的獎勵外,授予村及地方長老資格,登記為縣公職候補者;5. 由日本商行及地方偽縣政府聯合主持,成立各縣鴉片配給合作協會。由這些協會按每兩60錢的價格從百姓手中收購鴉片。為實現低價收購,日本人還規定種植每畝罌粟必須向專賣代理店賣100兩生鴉片。」

罌粟花田

1936年起,張北縣城附近的東西關、馬場房、九卜樹、腦包底、北樹灣、武老二房子、龍王廟、楊家營等村莊的農戶,開始利用土質肥沃的上等土地種植鴉片。大煙種子由日本佔領者提供,並且由有種植鴉片經驗的中國東北人進行技術指導。日偽縣公署每年春季按土地質量劃分等級,以畝數定產量,以產量定繳數。夏季收割時,先由各鄉村自行組織收集,然後集中上繳到煙土組合(日偽政權設立的收購大煙的專門機構),算作交「官煙」即「任務大煙」。煙土組合僱人曬、收大煙,並分等級製成煙塊,交清查公署。違者輕則灌辣椒水,重則被吊打。在日偽政府的引誘脅迫之下,罌粟的種植在張北縣蔓延開來。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前夕,日本駐張家口總領事館的900多名日本人中,有很多人利用綏遠方面的關係走私鴉片,並與北平、天津的同僚互相勾結,從事制毒和販毒活動,從中牟取暴利。

走私鴉片的船隻

總之,1931年至1935年日軍著手在蒙疆地區大量種植鴉片。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前,日偽在蒙疆地區的鴉片種植和毒品走私已初具規模。蒙疆罌粟遍地,毒品泛濫根其源蓋出源於日本侵略者的縱毒政策。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十二卷》,2015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究竟有沒有抓到過731部隊的戰俘?解密檔案告訴你真相
「抗戰史中最大之恥辱」:此戰傷亡率令人髮指,20個中國軍人換日軍一條命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