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與市人民醫院共成長」之五 龍邦媛:她心中有N個小計劃

「我與市人民醫院共成長」之五 龍邦媛:她心中有N個小計劃

龍邦媛是重慶市人民醫院中山院區的一名放射科醫生。如果不是兩年前醫院的那次「改革」,龍邦媛可能還被放射工作如何成為臨床的「高清望遠鏡」這一新要求而一籌莫展。如今,經過在倫敦大學學院醫院旗下的國立神經病學 和神經外科醫院的訪問學習,她對神經影像學的量化診斷和基礎科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說,醫院有大計劃,她心中有小計劃。

踐行做進步最快最大的承諾

2004年7月,初出校園的龍邦媛來到曾經的重慶市中山醫院放射科,開始翻開工作篇章的第一頁。「當年的我臉上是充滿膠原的,腦子是懵懂的,內心是忐忑的,精神面貌是朝氣蓬勃的。」龍邦媛笑著說。

結束了在放射科3個月的試用期後,龍邦媛和主任有過這樣一段對話,也是她許下的一個承諾:「我或許不是基礎最好的,我的技術能力也許也不是最強的,但我知道我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我會爭取做進步最快最大的。」14年來,她一直努力地踐行自己的這個承諾。

儘管放射科診斷組的工作往往都在幕後,和患者直接接觸的機會不多,但從她進入科室的第一天開始,老前輩們就不厭其煩的領著她下病房追問和查閱患者病史,教她基本的臨床查體技巧,教她如何和臨床實現快速有效溝通,這樣的經歷賦予了她對病患更多的同情心。

那些小小的,比普通孩子發育差的帶著蒼白或紫紅臉色,卻有著銀河般閃亮眼神的先心孩子;那些顫巍巍,掉光頭髮,被病痛折磨多年的老人;那些正值壯年,尚有老人需要贍養,還有幼兒需要養育確罹患惡性腫瘤的家中頂樑柱……每每看到這些真實地記錄了他們身體變化的圖像,她就很無奈於能提供的幫助是多麼有限。

曾幾何時,「盡最大的努力,和臨床通力合作,以最快的效率及極高的診斷符合率來給予他們幫助,」變成了她的口頭禪,甚至開始在她的各種教學工作中把她的這種想法,向她的學生傳達。

共同見證彼此的成長

「隨著醫院從以外科為主走向多學科建設和融合;從純臨床型醫院轉向集臨床教學與科研結合的複合型醫院;從僅有骨科及心胸兩個市級重點學科,走向擁有國家級重點臨床專科,十數個市級重點學科/專科的市級綜合性醫院領頭羊……我的膠原蛋白在無可挽留的逝去,同時,懵懂的大腦開始變得充實,忐忑的內心開始走向堅定,精神上朝氣依舊,面貌上穩健漸生。」龍邦媛說,在那一方醫學影像PACS系統終端的小小天地里,在醫院各項業務競賽的賽場里,在多年青年醫師報告會的會場上,在重醫大和科室的教學室里,和這片她愛著並為之奮鬥著的土地共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

龍邦媛說,她很幸運,從進入醫院開始,科室兩位主任就手把手毫無保留地向她傳授理論知識、學習經驗和工作竅門,督促不斷進行專業學習,為她這些年專業技能的成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教學零經驗到成為優秀理論課教師、優秀教學秘書,幫助科室獲得優秀教研室和教學工作改革先進集體,是醫院給予她的養分灌溉她的成長;醫院和科室經常組織的科研類講座和培訓,也逐漸在她這個科研零基礎的人內心植入火花,從參與科內課題到成為課題主研,雖然步子很小,但她希望能越走越遠;從演講、文娛表演、讀書報告、科內外室內外講座、輔助組織各項科室評優評先檢查……

每一次任務在當時或許只是不眠之夜和汗水,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次次經驗的積累讓她不斷發現,這些年的歷練給予她的是逐漸的成熟、自信和各方面技能的成長。

學習讓她得到全方位洗禮

2016年3月,原重慶市中山醫院和重慶第三人民醫院合併成立重慶市人民醫院,使得原兩家醫院的三個院區形成了優勢互補,也對臨床醫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放射科而言,不再是拍拍片子供醫生作為診斷參考,而是需要充當醫生的高清望遠鏡,成為為患者提供「精準醫療」服務中的關鍵基礎環節。

重慶市人民醫院成立之初,推出了「海外百人計劃」,通過層層選拔,龍邦媛成功入選第一批外派學習人員名單,來到倫敦大學學院醫院旗下這所神經影像學全球排名第三醫療機構進行學習深造。

「在這裡,無論是該院放射中心所有員工在工作中體現出的專註、精細、踏實,還是醫者和患者之間建立的相互信任、尊重和長久的友誼,都讓我非常感動。」說到這次學習,龍邦媛感觸頗多,「每一個醫者都保持儘可能為患者提供幫助信念的同時,對每一個願意為人類健康事業提供幫助的患者抱有感恩之心;對自己所做的哪怕是最基礎的臨床工作事無巨細做好記錄,以為未來可能向臨床研究提供寶貴依據。」

龍邦媛還說,這裡放射科的地位要遠高於國內,因為幾乎所有住院病例的診療方案,都是通過多學科會診MDT來進行,臨床一線科室、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共同制定診療方案,而國內大多只有疑難病例和重點病例可能會使用MDT的形式制定診療方案,也就是說放射科在診療功能上得到了提升。

目前中國放射科醫生的工作量很大,很多三甲醫院放射科每一個醫生每天需要完成上百份報告,能花在每一份報告上的時間有限。但這裡的放射科醫生,每天人均工作量平均在十幾份報告左右,每一個病例都是從初次檢查到最近的一次檢查通篇仔細閱讀,包括每一次患者的檢查申請單都經過很仔細的閱讀,除開時間限制外,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讓她非常欽佩。

「學習尚未結束,但從我來到這裡的第一天起,就由衷地感謝醫院給予我的這次寶貴的機會,讓我得到一次從技術能力到專業精神全方位洗禮的機會。」龍邦媛說,新醫院的成立,自己是最先受益的那一批人,從技術能力到專業精神,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長。

詳細制定回國後的發展規劃

如今,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在加緊建設,根據規劃,明年將建成投入使用。龍邦媛期待這歷史性的一刻早點到來:新院區搬遷後,醫院各項硬軟實力都將大幅提升,老百姓看病也將更方便。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不斷積累,更全面地掌握放射新技術。

「之前我一直為放射工作如何成為臨床的高清望遠鏡和電子顯微鏡而困擾,而這次學習,讓我有了一些計劃。」龍邦媛說,目前神經系統臨床應用最多的影像檢查是CT、MRI,特別是MRI。而市人民醫院神經中心平台已經搭建,她已與蔡志友主任取得聯繫,約定回院後,就神經中心各亞專業病例的個體化檢查流程、檢查項目、掃描序列進行細化和優化,提高檢查精度,盡量在有限的條件下取得儘可能多和準確的信息,在結合精準的臨床定位和評估評分系統,進行深化合作。

除此,她還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在回國後兩年內發表關於神經影像學的SCI論文至少一篇;實現影像學定性診斷向定性與定量結合診斷的過渡;兩年內爭取通過博士生全國考試……

「醫院在快速發展,而我們也需要跟上時代的節拍,隨時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龍邦媛地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渝網 的精彩文章:

邊吃火鍋邊看球 北環這家九宮渣渣火鍋滿足你
展露初顏萬科·金開悅府 啟幕自然高端人居範本

TAG:騰訊大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