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人生如一壺禪茶》
最新
05-08
文/白落梅 誦/康乃馨 後期/鳥窩
茶在眾生的心裡,有不同的味道。那一壺用靜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齒間迴繞,品後有人似覺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風。
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用一顆俗世的心品茶,難免執著於色、香、味,則少了一份清淡與質樸。茶有了萬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雲過天、綠水無波的靜美。
茶,源於自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從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茶可以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廣結善緣。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個願意讓自己活得簡潔的人。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
人生有七苦,眾生流落在人間,是為了將諸苦嘗盡,換來一味甘甜。繁華三千,但最後終歸塵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了白日的粉黛裝飾,沉靜而安寧。光陰彈指而過,當年在意的得失、計較的成敗,都成了雲煙過眼。任何時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遙,迷途知返,天地皆寬。
品茶可以讓人寬恕過錯,從而在杯盞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當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說的空明。人間是最能表現自我的劇場,如果有一天故事劇終,選擇出離,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無路的放逐。要相信,別無選擇的時候,會有最好的選擇。
喝茶,要一顆清淡的心、悲憫的心。哪怕處車水馬龍的鬧市,都可以感受春風過耳、秋水拂塵的清雅。雲在窗外踱步,鳥在檐下穿飛。裊裊的香霧,似有若無地詮釋虛實相生的人生。桌台上有一方閑置的木魚、幾卷經書,還有散落的菩提,在淺淡的月光下,疏淡清絕。
品茶,可以用陶具、瓷杯、玉盞,亦可以用竹盅、木碗。眾生品茶,多是為了打發閑寂的光陰。茶的味道,涼暖,似乎不那麼重要。而僧者飲的禪茶,亦無需禮節,只是隨性而飲,品出的只有一種般苦味。
時光流轉,雲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將洶湧不安的歲月,喝到水靜無波。多少人可以將渾濁紛紜的世象,喝到純凈清朗。也許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無意的日子,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回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也許有那麼一天,我會飲盡紅塵最後一盞茶湯,出離三千世界,換一世平寧。是迷途知返,是禪定了悟,已不重要。此後寒山石徑,乘白駒而行,飲下千江之水,將禪茶品到雲淡風輕。
作者: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棲居江南,文字清淡。簡單自持,心似蘭草。一個凌霜傲雪,揀盡梅枝的女子。憑一支素筆,寫盡山水風情,百態人生。沒有風華絕代,只有歲月靜好。讀者盛讚其文「落梅風骨,秋水文章」。
朗誦:康乃馨,從事多年教育行業,業餘時間喜歡誦讀、攝影等。一個喜歡用聲音行走在文字中的女子,用心品味,用情發聲,在聲音的世界裡靜聽馨聲。


※中國人愛竹,就像中國人愛茶
※這份耐心,60%的喝茶人都忽略了!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