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文化——國寶文物

華夏文化——國寶文物

《千里江山圖》又名「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是宋代王希孟書畫作品。該畫作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絹本,青綠設色,無款,據卷後蔡京題跋知系王希孟所作,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作品以長卷形式,描繪了連綿的群山岡巒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嶺、坡岸、水際中布置、點綴亭台樓閣、茅居村舍,水磨長橋及捕魚、駛船、行旅、飛鳥等,描繪精細,意態生動。景物繁多,氣象萬千,構圖於疏密之中講求變化,氣勢連貫,以披麻與斧劈皴相合,表現山石的肌理脈絡和明暗變化;設色勻凈清麗,於青綠中間以赭色,富有變化和裝飾性。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因此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千里江山圖》畫卷表現了綿亘山勢,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飛泉,水村野市,漁船遊艇,橋樑水車,茅蓬樓閣,以及捕魚、游賞、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動。全面繼承了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突出石青石綠的厚重,蒼翠效果,使畫面爽朗富麗。水、天、樹、石間,用摻粉加赭的色澤渲染。用勾勒畫輪廓,也間以沒骨法畫樹榦,用皴點畫山坡,豐富了青綠山水的表現力。人物活動栩栩如生。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境界的嚮往。

該圖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現手法和精密的筆法,描繪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畫面千山萬壑爭雄競秀,江河交錯,煙波浩淼,氣勢十分雄偉壯麗。山間巉岩飛泉,瓦房茅舍,蒼松修竹,綠柳紅花點綴其間。山與溪水、江湖之間,漁村野渡、水榭長橋,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在運筆上,作者繼承了傳統青綠山水畫法,更趨細膩嚴謹,點畫暈染均能一絲不苟,人物雖小如豆,卻形象動態鮮明逼真。萬頃碧波,皆一筆一筆畫出。漁舟遊船,蕩漾其間,使畫面平添動感。在用色上,作者於單純的青綠色中求變化,有的渾厚,有的輕盈,間以赭色為襯托,使畫面層次分明,鮮艷如寶石之光,燦爛奪目。布局交替採用深遠、高遠、平遠的構圖法則,擷取不同視角以展現千里江山之勝。此圖無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標籤題為王希孟作。

畫中描寫崗巒起伏的群山和煙波浩淼的江湖。依山臨水,布置以漁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長橋,並穿插捕魚、駛船、行路、趕腳、遊玩等人物活動。形像精細,刻畫入微,人物雖細小如豆,而意態

栩栩如生,飛鳥雖輕輕一點,卻具翱翔之勢。山石皴法以披麻與斧劈相結合,綜合了南、北兩派的特長。設色繼承了唐以來的青綠畫法,於單純統一的藍綠色調中求變化。用赭色為襯托,使石青,石綠顏色在對比中更加鮮亮奪目。整個畫面雄渾壯闊,氣勢磅礴,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將自然山水,描繪得如錦似綉,分外秀麗壯美,是一幅既寫實又富理想的山水畫作品,全圖既壯闊雄渾而又細膩精到,不愧是青綠山水畫中的一幅巨制傑作。卷後有當時蔡京的題跋:「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證明此畫是真跡無疑。

文字:楊慧慧

編輯:王藝錦

審核:袁霜斌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贊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想要了解更多華夏文化知識,請關注漢文化小百科(′?ω?)?如果你有想推薦的漢文化知識也歡迎投稿,我們將會斟酌篩選後推送。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文化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華夏姓氏——姓氏的發展
華夏先祖——黃帝

TAG:漢文化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