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河西走廊對中國的意義:唐朝丟掉它,好幾百人哭昏,有人甚至跳崖

河西走廊對中國的意義:唐朝丟掉它,好幾百人哭昏,有人甚至跳崖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里講過河西走廊對於中國的意義,但並沒有把它講透,今天接著講。

首先讓我們從一段話開始。黃仁宇《中國大歷史》:「事實上自安祿山叛變之後,黃河上游以西的地區已永遠被吐蕃佔據,邊境衝突也經常發生。787年的談判失敗之後,吐蕃部隊俘獲了一萬多中國人交付與其部落為奴。當通過一段峽谷之前,這些吐蕃人讓俘虜東向父母之鄉辭別,史籍上提及有好幾百人哭昏過去,也有不少人跳崖。」

這裡所說的「談判」,實際上是吐蕃劫盟。此前,吐蕃尚結贊侵佔鹽州(治今陝西定邊縣)、夏州(治今內蒙古五原縣),其後,各留兵千餘人守之,退兵鳴沙(今寧夏青銅峽)。787年的春天,因糧運不繼,羊馬多死。吐蕃人也便假惺惺地向唐朝求和。唐朝的一些將領認為吐蕃人不講信用,「強則入寇,弱則求盟,不如擊之」。但唐德宗見吐蕃態度誠懇,就想與吐蕃在今甘肅清水縣這個地方結盟、修好,並令吐蕃在「修好」之前先歸還鹽、夏二州。

783年正月,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大相尚結贊盟於清水,雙方暫息兵戈,但不久吐蕃背盟,復據清水。唐德宗選清水這個地方多少有些「重歸舊好」的意思,唐朝曾與吐蕃在此多次會盟、議定邊界,被迫割讓了被吐蕃趁亂實際佔領的鳳翔以西的廣大地區與吐蕃和好,並簽訂了所謂的《清水盟約》。可以這麼說,所謂盟約不過是唐和吐蕃對西域、甘隴爭奪的體現,而唐朝因為短期內無力收復失地,不得不採取此種「權宜之計」。

787年說好了的盟約地點清水被吐蕃人改在了原州,原因是他們認為「清水非吉祥之地」,請盟於就把盟約地點放在了今甘肅省平涼市一個的「土梨樹」的地方,並聲稱盟後再歸鹽、夏二州。唐朝的邊將們認為土梨樹地勢險阻,擔心吐蕃有詐,但唐德宗卻把這事兒糊裡糊塗地答應了下來,他甚至還做著想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的美夢。

結果,唐朝果真上了吐蕃的當,吐蕃人果真埋下伏兵,只等唐軍前來。前來談判的唐朝官員退去甲胄,入幕更換禮服。吐蕃軍伏兵在擊鼓的號令下,從四面蜂擁而至,唐朝會盟官員60餘人被扣押,100多隨從將士被殺。而在整個突襲事件中唐軍死500餘人,1000餘人被俘。

吐蕃人陰謀得逞,他們說:「我們胡人打仗是靠騎兵,我們屯鳴沙時,春草還未生,馬不能作戰,如果那時唐朝侍中渡黃河來戰,我們就會全軍覆沒。所以,我們能求和。」隨後,大掠鄰近諸州縣,鹽州、夏州被「悉焚其廬舍」,而後「毀其城、驅其民」退至清水縣境內。

?黃仁宇先生說的被俘的中國人跳崖之事,就發生在這之後,淪落為奴的他們在被准許面對東方家鄉告別之時,發出的哭聲實際上就是大唐的哭聲,落下來的淚水當然是大唐的淚水。在他們的哭聲與淚水裡,大唐的衰敗已經不可挽回,而那時,河西走廊這個如同中國伸出的強有力的臂膊對於唐朝來說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說,河西走廊自漢武帝劉徹和漢宣帝以來數百年的經營,至隋煬帝西巡、至至盛唐時代,古代青海、新疆乃至甘肅,已和關中內地建立了牢固的聯繫,經濟上彼此支持和補充,文化上密切交往吸收,通過聯姻血統上也有所接近,一些雜居的民族已經「同操華語」,有的甚至要「解辮削衽」,改變胡服、要求「歸化」。而河西走廊的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也成了國際性的貿易大都市,體現著中國開放國門、經營西域、通過相互交流來促進國內繁榮的自信與能力。但是,在晚唐的時候,朝廷卻把這個地方給丟了。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政府匆忙把河西、隴右等地的精兵調走以平定戰亂。河隴、朔方之將鎮兵大都被調往潼關重地,吐蕃乘勢大舉攻唐,劫掠州縣,殘害當地漢人。756年以後,吐蕃佔領了陝西鳳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餘州,先後佔有廓州、岷州、秦州、渭州、洮州等地。公元763年,吐蕃盡陷蘭(甘肅皋蘭)、河(甘肅臨夏)、廓(青海貴德)、鄯(青海西寧)、臨(甘肅臨洮)、岷(甘肅岷縣)、秦(甘肅天水)、成(甘肅成縣)、渭(甘肅隴西)等隴右之地,安西、北庭、河西與中原隔斷。

隨後,吐蕃沿祁連山北上,公元764年後,又先後佔領涼州(今甘肅武威市)、甘州(甘肅張掖)、沙州(甘肅敦煌)、肅(甘肅酒泉)、瓜(甘肅安西)等地,至此隴西、河西全部成為吐蕃人的天下。

《舊五代史》:「安祿山之亂,肅宗在靈武,悉召河西戍卒收復兩京,吐蕃乘虛取河西、隴右,華人百萬皆陷於吐蕃。」這就是說,吐蕃不但趁亂奪取了唐朝河西及湟善等大面積領地,而且使近百萬的唐人成為吐蕃的奴隸。

當時,吐蕃處在奴隸社會,其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很原始落後。他們在佔領隴西、河西等地後,強制實行吐蕃化政策。那些不幸淪陷成為亡國奴的唐人被迫剃髮易服、學說蕃語,並赭面紋身,被由唐人變成了「吐蕃人」。

吐蕃人視唐人為賤民,在河西諸城生活的漢人走在大街上遇到吐蕃人時必須彎腰低頭,不得直視;對待奴隸,奴隸主們根本不當人看,並大開殺戒。「丁狀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贏老者咸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州人皆胡服臣虜,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這是漢族人剃髮易服的開始,而在歷史上這被稱為「河湟之恥」。

唐朝就這樣在百姓的血淚里,把河西走廊給丟了。雖然此後有張義潮光復沙州,但它已與整體無濟於事了。唐朝著名詩人張籍的《橫吹曲辭·隴頭》描寫了當時涼州陷落時的慘狀,他說:「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漢家處處格鬥死,一朝盡沒隴西地。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在這首詩里,人們不難發現,此後的河西走廊就「萎縮」得沒了盛世,而唐朝丟河西走廊也非一朝一代那麼簡單。宋時的河湟開邊可謂宋史上最大的開疆擴土行動,但充其量不過是胎死腹中。

1073年,北宋開始了收復河湟的行動,目的是收復河湟,使西夏腹背受敵,最終消滅西夏,統一中國西北地區。3月,宋軍攻取河州,穿越露骨山,向南收復河州。接著又攻下宕、岷二州,疊、洮二州的羌人首領於是都開城投降。此戰,宋軍轉戰50多天,跋涉1800多里,收取熙、河、洮、岷、迭、宕等州,幅員2000餘里,招撫大小蕃族30餘萬帳。這為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贏得了極大的政治聲譽。

然而,讓人痛心的是,王安石下台後,司馬光上台,因為對河湟地區的軍事行動耗費了北宋朝廷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吐蕃的反抗活動更使北宋朝廷非常被動,竟然想要主動放棄這些地方。

對此,曾經在熙河路任職四年的孫路將軍帶著一份邊關地圖當面質問司馬光:如果河湟一帶丟失,關中長安就很危險了,當年唐朝就是因為失去河湟,導致吐蕃、回鶻二國在長安一帶出入自由,給唐朝的國家安全帶來極大的麻煩。先帝好不容易收復這裡,你們又把它們丟給敵人,敵人根本不會就此收手,反而借著這些地方更方便地騷擾大宋。

「自通遠至熙州才通一徑,熙之北已接夏境,今自北關闢土百八十里,瀕大河,城蘭州,然後可以捍蔽。若捐以予敵,一道危矣。」

雖說,司馬光聽取了這個意見,沒有讓出河湟,但還是將米脂等四個戰略要地還給了西夏,嚴重損壞了宋朝的國防利益,遺患無窮。而這也是造成北宋後來滅亡的原因之一。

那個時候,對於宋朝來說,河西走廊就是一個遙遠的夢,孫路將軍的這番話不過是站在河西走廊的東大門上說的,宋朝是不會有那麼強有力的戰鬥的臂膀的。而此後的古代中國因為遷都北京,顧及河西走廊分明都有些力不從心,而河西走廊的名字卻一直與「強漢」緊緊擁抱在一起。(文/路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生 的精彩文章:

楊玉環為什麼沒成皇后?與唐朝皇帝身份有關,和愛情沒半毛錢關係
霍尊把《你好嗎少年》快唱成「歌精」了!讓那些「老人們」很尷尬

TAG: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