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武紀發布重量級AI新品,「中國芯」能否在重壓之下突破歐美壟斷?

寒武紀發布重量級AI新品,「中國芯」能否在重壓之下突破歐美壟斷?

日前,寒武紀發布了兩款重量級的產品,Cambricon 1M和最新一代雲端AI晶元MLU100及相應的板卡產品,這兩款產品的出現,就目前而言,無疑加快了「中國芯」的發展步伐。

隨著中美貿易戰逐漸展開,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也逐漸的鋪展擴張開來,中興因晶元的原因,被扼住了咽喉,對於中興的遭遇,國內友商無不為之動容!

而晶元成為了中興被美國扼住咽喉的主因之一。在如今的形勢之下,國產晶元必然成為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目前,中國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5411.3億元。

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主要產品卻以進口為主。自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都需要進口超過兩千億美元的晶元,在2017年已經達到了2601億美元,高級晶元尤為依賴進口,可以說,國內超過90%的高檔晶元都來自進口產品。

實際上,進口晶元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一塊心病。眾多的國內企業過度依賴進口產品,使國內的企業飽受產品原件的掣肘。

以中興為例,在中興的手機、基站等各類核心產品中,外來零件使用達到60%以上,僅美國進口原件就達到30%!如今中興面對著美國的制裁,若無法和美國達成和解,不難預見一個國內尖端科技企業會逐漸走向衰落。

中興在晶元方面受到的掣肘反映出我國真的十分需要擁有自己的前沿科技。看似龐大的中國通信產業,一著不慎,將滿盤皆輸。

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小樓發現,近兩個月來,在國產晶元方面,國內正在加快研發進程,而日前發布的寒武紀AI雲晶元MLU100,對於國產晶元的研發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就目前來看,國內在CPU和GPU領域與美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不過,在智能晶元方面,中國和美國相比,已經同處於同一起跑線。

而寒武紀則在中國的AI計算領域擁有著十分強悍的實力,最新發布的MLU100採用寒武紀最新的MLUv01架構和台積電16nm工藝。

這款晶元擁有兩種模式,主頻 1Ghz的平衡模式和主頻1.3GHz高性能模式,等效理論峰值速度則分別可以達到128萬億次定點運算和166.4萬億次定點運算,而功耗僅為80W和110W。

在2016年,寒武紀推出的第一代智能處理器寒武紀1A已經應用於成千上萬的智能終端之上了,其中華為Mate10、P20等手機均搭載了這款產品。

而MLU100相比前兩代產品則更勝一籌,作為我國首款雲端人工智慧晶元,寒武紀提出的「端雲協作」概念在未來的晶元市場很可能成為主流方向。

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表示「端雲協作」的優勢在於端側的智能處理能夠以最快速的響應用戶的需求,而雲側的智能處理可以把很多端的信息匯聚在一起。因此,端雲協作的方式可以更大地發揮各自的長處,達到更好的效果。

在發布會現場陳天石公布了在R-CNN演算法下MLU100與NVIDIA的Tesla V100和Tesla P4的計算延遲對比,數據顯示MLU100的計算延遲為125ms,Tesla V100的延遲為174ms,Tesla P4的延遲為1069ms,在這一測試中MLU100竟意想不到的超過了NVIDIA史上規模最大的GPU,確實令人驚喜。

此次發布會,MLU100可謂出盡了風頭,作為寒武紀的創始人兼CEO陳天石也大膽的提出,寒武紀將力爭在3年後佔有中國高性能智能晶元市場30%的份額,並使全世界10億台以上的智能終端設備集成有寒武紀終端智能處理器。

面對未來的晶元發展,在AI晶元領域,中國與美國已經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雖然美國一直以來在晶元領域都是領跑者,不過隨著中國的晶元技術不斷進步,未來的格局尚未可知,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已經開始加速研發,一旦被中國抓住機會,國產智能晶元將極有可能成為行業中的領跑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小樓 的精彩文章:

道格MIX 4屏佔比97%,沒有劉海和下巴的國產機能否走得通?
小米雷軍投資的黑鯊手機,是否真的為遊戲而生?

TAG:白小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