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清照為什麼「至今思項羽」

李清照為什麼「至今思項羽」

郭彥(作家)

18歲的李清照嫁給21歲的趙明誠時,趙明誠還是一個太學生,後來出身顯貴的趙明誠以蔭得官。他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官姑且不論,至少他一生的志向和愛好都不在做官上,只是一門心思收集鐘鼎彝器、銘文款識和碑銘墓誌並加以考據研究,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和文物鑒賞家之一。

趙明誠少時便醉心金石,得到李清照這樣的才女做妻子,簡直就是平添了一個同道和助手,應該說夫婦二人的初婚生活有志同道合的狂喜。每獲一冊書,夫婦倆就共同勘校;得到書畫彝鼎,也少不了把玩一陣。這樣長此以往,收集的紙紮精緻,字畫完整,數量可觀,絕不是一般收藏家所能比擬的。

往後,趙明誠先後幾任知州,兩人聚少離多,學術生活依然繼續,但口角之爭漸起。書收集得差不多了,他們在歸來堂建起了書庫。大小十來間,然後分門別類,編目寫號。如要拿出來研讀,得用鑰匙打開房門,登記在案方可取出。有時,李清照不小心折損或弄髒了書冊,趙明誠會毫不客氣地責令她擦拭乾凈,塗改完好,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李清照和藹平順了。

趙明誠對金石的迷戀幾近走火入魔。李清照呢,她平生最大的嗜好和痴迷還在詩詞,但這並不妨礙她將大部分精力投注到丈夫所好上,這是古代所有做妻子的都會竭盡所能去做的事情,何況換了別人還做不了這等事。李清照這樣去做了,而且做得天底下再難找到第二個女人做得如此之好了,但丈夫還是不滿足,把她的地位看得連他收藏的器物都不如。他倆一直沒孩子。有資料表明,趙明誠是娶了妾的。趙明誠做官,換了很多地方,大多時候都是一人赴任,只是把李清照留在家裡照管自己擁有巨大體量的收藏珍物。

很多人心裡有個刻板的印象,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夫妻關係簡直就是中國古代文人夫妻的楷模。這一點我有保留地部分同意。我承認,在中國古代,像李清照這樣的才女能找到像趙明誠這樣的男人已算是極其幸運了,但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李清照詞作中那些個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愁緒,即便是在她前期的詞作中,也總少不了一種莫名的甚至是無端的愁緒——她這是在愁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夏日絕句》被認為是李清照借古諷今之作,暗示逃亡江南的南宋朝廷不如自刎江邊的霸王項羽。問題是,李清照寫這首詩還有一個背景:趙明誠在江寧任上,城中發生兵變,趙明誠的下屬奮起反抗,他自己卻趁暮色翻出城牆,逃之夭夭。李清照聽聞丈夫的行跡,心潮激蕩作此詩。是憤慨,也是告誡;是悲泣,也是憐憫。她心目中的偉丈夫是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不是狼狽逃竄的書獃子。

趙明誠去世時,李清照已經48歲了,但她還是在年過半百之時再嫁他人。這一嫁,讓她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李清照幸福嗎?看上去是的,但好像又不全然如此。如果真的對丈夫刻骨銘心,在中國古代,一個50歲的婦人不可能再嫁。趙明誠幸福嗎?看上去也是的。但如果有再次選擇的機會,他未必會迎娶像李清照這樣的女人,找一個會分門別類、會掌管鑰匙、會打掃塵埃並做事輕手輕腳的老婆會是一件難事嗎?這種老婆不僅會生孩子,為冠纓之家流傳風華血脈,還不會整天愁容滿面,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就說這些我都還能忍受吧,她明知我心不戀爵志不在仕,卻非要把我保全性命的正常行為上升到節義的高度,甚至將我放置在英雄身旁,讓我相形見絀、尊嚴盡失,讓我這個做丈夫的情何以堪?

是的,像李清照這樣的女人不是隨便什麼男人都能接得住的。她比大多數女人都要重。即使接住了,男人的力氣怕也差不多要被耗光了。酒意詩情誰與共,獨抱濃愁無好夢。

成都晚報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晚報 的精彩文章:

那麼多花兒 中國人為何偏愛桃花
專家論道「樂觀包容」文化根脈

TAG:成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