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場中日戰爭,平均我軍陣亡1人死15個日寇,打得日軍心膽俱裂

這場中日戰爭,平均我軍陣亡1人死15個日寇,打得日軍心膽俱裂

原標題:這場中日戰爭,平均我軍陣亡1人死15個日寇,打得日軍心膽俱裂


中國和日本自唐代開始,就發生了交鋒,當時的唐朝在白江口大敗日本軍隊,打得倭寇消停了幾百年時間。到了明朝時,日本又開始蠢蠢欲動,除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侵擾,在明神宗年間,還爆發了萬曆朝鮮戰爭。當時日本的豐臣秀吉統一日本,野心勃勃,發兵侵犯朝鮮,明朝應朝鮮之請求,出兵救援,當時的明朝統帥是名將李如松。戰爭之初,雙方在平壤進行了一場大戰。


李如松擅長謀略,驍勇善戰,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出色將領。而日軍的主將名叫小西行長,雖然在豐臣秀吉麾下屢立戰功,但在李如松面前,他還是顯得不夠看。小西行長帶領2萬5千人堅守平壤城,李如松所帶領的明軍,則有3萬5千人,這是由曾經讓倭寇聞風喪膽的三千戚家軍為主幹組成的精銳之師。經過數輪的猛攻,日軍在明軍的炮轟下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在火炮的配合下,明軍奮勇攻城,李如松為鼓舞士氣,身先士卒,奮勇衝殺,戰士們個個拚命衝鋒,最終攻上了城頭。



進入城中後,明軍遇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巷戰,交戰中李如松兩次換馬,悍不畏死的帶領士兵砍殺日寇。在明軍的猛烈攻勢面前,囂張的日寇終於不支,小股殘餘部隊退入城中的各個堡壘負隅頑抗,眼看要被全殲。不過,李如松考慮到離平壤不遠的鳳山還有數千日軍駐紮,隨時可能來救援,為免腹背受敵,選擇了對小西行長進行勸降。


小西行長請求李如松留出一條路,以便他率領殘部離開,李如松表面答應,卻在敵人的必經之路布下伏兵,小西行長帶領殘部撤離時,遇到伏兵,再次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後落荒而逃,平壤之戰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這一戰,明軍陣亡796人,斬獲日寇首級一千二百多級,加上被炮火轟炸等原因死亡的日寇,此戰日軍共損失了近12000人,陣亡人數是明軍的15倍,日軍被明軍打得心膽俱裂。此戰過後,戰局扭轉,日寇的野心被遏止,宣告了日本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吞併大陸計劃的徹底破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沈韓楊 的精彩文章:

此女父親善於看相,將她嫁給一個小將官,後來此人開國做了皇帝
16歲的皇帝哥哥要將他賜死,他留下一句話後從容赴死,年僅9歲

TAG:蔣沈韓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