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苦讀20年終中狀元,提名還不到20天,竟無辜被皇帝處以車裂極刑

他苦讀20年終中狀元,提名還不到20天,竟無辜被皇帝處以車裂極刑

萬般皆下平,唯有讀書高,在古代,寒門子弟想要光宗耀祖,讀書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很多人為了考取功名,年近花甲依舊苦讀不休,古代在科舉考試中,在殿試上榮獲第一名,那就是當之無愧的狀元了。家裡人榮獲狀元的話,可算是一件大喜事,不僅光宗耀祖,這個人的前途更是一片光明,官路暢通,所以古代人對狀元是充滿了仰慕,然而古代有一個狀元的仕途並不順暢,甚至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這位狀元名叫陳安,字安仲,是「閩南十才子」之一。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中「春榜」狀元,成為大明朝第六位狀元。然而人倒霉起來喝涼水都塞牙,在這次科舉考試中舉的被錄取的五十一位進士都是南方人。而考試的幾位主考官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都是南方人。因眾多的北方人甚是不服氣。

於是眾多北方人聯名上書,跑到禮部鳴冤告狀,告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偏袒南方人。在南京的街頭上,更有數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攔住官員轎子上訪告狀。這件事情傳遍大街小巷,很快事情就傳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朱元璋自然是忍受不了欺君罔上的臣子,便下旨將主考官劉三吾被發配西北,張信與白信蹈等二十餘人凌遲處死,而狀元陳安因複審時,發現沒有明確批語,被定為「有惑聖覽」,被革除功名、處以車裂極刑,算起來陳安中了狀元還不到20天,而在此之前更是挑燈夜讀20年啊,實在是又冤又慘。

最後,朱元璋親自對考生進行策問,錄取了六十一人,全部為北方人。其實在當時的明朝,因為當時不同地區社會文化水平的發展存在差異,有江南地區長期壟斷錄取名額的現象,而這也導致了南北地區的矛盾,也必然不利於統治的穩定,而南北榜案其實也正體現了朱元璋打擊和限制江南地主的政策策略,當然沒有用對方法必然會適得其反。

這一次科舉考試,莫名其妙成了一起冤案,在歷史上被稱為南北榜案,又稱春夏榜案,是明初科舉考試中的重大事件。也見證了科舉制的興衰。關於科舉制度您還有更多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
權力集中於內閣,明朝已具有君主立憲制雛形?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