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開啟生命之源的密鑰:核糖體

開啟生命之源的密鑰:核糖體

「生

命之樹」理論

生命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這可能是生物學中最難以回答的問題了。為了找到答案,生物學家做過許多研究。

19世紀,達爾文最先開始追尋生命的祖先,他提出了「生命之樹」的理論。該理論認為,類似的物種都是由同一個原始祖先進化而來,因而屬於同一個可以稱之為「生命之樹」的樹狀家譜。原始祖先位於家譜的「樹基」處並延伸出「主幹」,隨後進化的新物種位於從「主幹」分支出來的「枝杈」處,而「枝杈」又可分支出「枝丫」。時間較早、結構較簡單的物種位於「生命之樹」靠下的區域,複雜的現代生命則高居「樹冠」,代表進化的巔峰。

但達爾文不能確定,所有現存的地球生命是否都屬於同一棵「樹」還是若干棵「樹」。後來的生物學家考察了大量的化石以及古代地球化學作用的痕迹,提出了一種「共同祖先」假說,將所有生命劃歸到一個統一的「生命之樹」中。

「共同祖先」假說認為,38億年前,地球上只存在一種名為「LUCA」(「最後普遍共同祖先」的英文縮寫)的生命,以「LUCA」為「主幹」,「生命之樹」分裂為三大「枝杈」:細菌、古細菌以及真核生物(人類便屬於這一支),並一步步進化出今天地球上瑰麗多姿的生命世界。

原始生命的遺迹

那麼如何證明生物有一個共同祖先的呢?

20世紀60年代,生物學家在探明了細胞的最基本的作用機理後,似乎找到了支持「共同祖先」假說的有力證據。他們發現,地球現存生命無一例外的都是利用核酸(RNA和DNA)來記載遺傳信息的,然後利用被稱為核糖體的大而複雜的分子根據遺傳信息製造蛋白質。這種統一一致的生命活動方式表明,所有現存生命確實都源自「LUCA」,只是「LUCA」已經擁有完整的核糖體,其構造已經頗為精密,並非最原始的生命。

為了填補「LUCA」和最原始生命之間的理論空缺。生物學家長期在實驗室模擬「生命之樹」最底端的進程,他們煮了一鍋又一鍋盛滿化學分子的「原始湯」,試圖從中得到新的生命。不過,這種研究並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結果,生物學家即使能夠生產出些許帶有自我複製功能的分子材料,也無法證實生命起源與這種分子有關。所以,生物學家更希望從位於「生命之樹」最頂端的現代生物著手,「自上而下」去追溯生命的原始祖先,他們發現,核糖體是個不錯的「幫手」。

萬變

不離其宗

核糖體是細胞中的一個大分子,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細胞器。它能利用遺傳信息生產蛋白質,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核糖體雖然結構非常複雜,功能重要,但生物學家發現,從高等的人類到低等的細菌,不同生命的核糖體其實非常相似——它們都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核心」,不同的是,各種生命的「核心」附有不同的遺傳物質,可以製作不同功能的蛋白質。即低等生命的「核心」附有簡單的遺傳物質,製作簡單功能的蛋白質;高等生命的「核心」附有複雜的遺傳物質,製作功能複雜的蛋白質。這表明,核糖體隨著生命的進化而不斷改變著,其「核心」附有不同的遺傳物質,就是新生命在進化過程中為實現更高級的生物功能而產生的變異。這些變異一層一層沉積到「核心」周圍,而這個「核心」則保留了38億年前「LUCA」的遺迹。

生物學家設想,如果能夠收集各種生命的核糖體,將其附加的遺傳物質逐個剝離,那麼剝離處必然會在核糖體上留下痕迹——就好像從樹榦上砍掉枝杈,會留下圓孔一樣的疤痕。生物學家只要深入研究附加的遺傳物質「插入處」的「疤痕」,以及比較不同時代生物體的核糖體結構,便能夠了解核糖體演化的主要規律。那麼利用計算機模擬,生物學家進行「倒帶回放」,就可以一步步還原「LUCA」之前生命的核糖體的樣子,甚至看到核糖體進化的「起點」。

核糖

體驅動生命起源

通過對比和計算機模擬,生物學家發現了核糖體最古老的部分——一段簡短的被稱為「搖籃」的原初核糖核酸(即原初RNA,它只能算是RNA的半成品,所以生物學家加上「原初」二字作為前綴)鏈條。「搖籃」不具備「LUCA」的核糖體所能夠達到的複雜程度,它不具備傳遞遺傳信息的能力,所以它不能生產蛋白質,但「搖籃」非常容易連接氨基酸以及其他分子。這種特性使生物學家相信,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就是從這個古老的核糖體開始的。

在40億年前,地球上發生的原始的化學反應生成了大量亂七八糟的小分子鏈條,這些鏈條與最早期的「搖籃」混合在一起,很容易發生合體反應。其中的一些小分子鏈條呈現的形狀碰巧與「搖籃」上的「插槽」非常契合,那麼這樣的小分子與「搖籃」結合後生成的產物就更穩定,產物再與另外的小分子繼續進行合體反應而得到長鏈分子(比如蛋白質、RNA)的概率就越大。漸漸地,「搖籃」不斷地吸積分子,核糖體被建造得更大、更複雜,開始成為一團包含原初RNA和原初蛋白質的混合分子。

這時雖然仍未出現生命現象以及遺傳信息,核糖體只是在經歷化學進化,但是整個分子系統已經為生命的誕生做好了鋪墊——核糖體在化學進化過程中,從原始分子中不斷地挑選原初RNA和原初蛋白質。當這種化學進化進行到一定程度,蛋白質、RNA以及更加精密複雜的核糖體同時出現,我們熟悉的生命進化就正式開啟了。

何處

是產房?

生物學家曾經長期爭論生命到底起源於何種環境中,是海底的熱液噴口、火山溫泉還是陸地上的粘土中?核糖體可能會為解答這個問題提供線索。「搖籃」與小分子鏈條合體生成長鏈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脫水反應,而脫水反應更容易在乾燥的環境中發生,這表明早期的核糖體不太會在海洋中出現。所以生物學家推測,生命更有可能誕生在陸地池塘的邊緣,那裡時而潮濕,有利於化學分子的相互混合;時而乾燥,有利於發生脫水反應。

另外,核糖體也幫助生物學家重新思考生命起源的理論模型。生命的標誌性物質是DNA、RNA和蛋白質,DNA非常穩定,可以儲存遺傳信息,代代相傳,但如果沒有蛋白質的協助,便毫無用處,就像指揮員沒有兵一樣。蛋白質的缺點正好相反,它結構多樣,能執行各種生物化學功能,卻無法把信息傳給下一代。只有RNA兼具DNA和蛋白質的能力。因此,生物學家提出了「RNA世界」假說,認為生命起源時,生物體僅由RNA分子組成。當「RNA世界」發展到某個階段,新形態的RNA可能進化出生產蛋白質和DNA的能力。一旦DNA和蛋白質出現,便分攤了許多RNA的工作,這時「RNA世界」走到了盡頭,被DNA世界取代。

「RNA世界」假說回答了生命起源中先有DNA還是先有蛋白質的問題,但該假說還有許多缺陷。比如,如果想讓RNA行使蛋白質的功能,那麼就它需要有蛋白質那樣複雜的三維結構,但生命起源早期的RNA分子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很難想像RNA具有行使蛋白質的功能。

又比如,生物學家很難解釋「RNA世界」為何會結束。為什麼生命不願通過進化來繼續完善已經存在很久的RNA體系,卻要重新建立另外一套以DNA和蛋白質為基礎的體系?這實在太激進了。

然而,在核糖體驅動生命起源的情境中,RNA和蛋白質是隨著核糖體的化學進化共同出現的。這種情景既解釋了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的先後問題,也使得生命起源的過程看上去更平穩。

生物學家表示,核糖體的研究填補了生命史在「LUCA」之前的理論空缺,他們還會繼續優化核糖體的進化模型,以期從這一古老的時間膠囊中提取更多的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能固氮的人
人類自身的極限已經到了?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