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鈴木忠志《特洛伊女人》

鈴木忠志《特洛伊女人》

改編自古希臘悲劇大師歐里庇得斯同名作品的話劇《特洛伊女人》即將於5月19、20日在上海雲峰劇院上演。今晚21:30,東方衛視中心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觀劇》邀請到了日本著名戲劇大師、《特洛伊女人》的導演鈴木忠志,和我們談談這部經典話劇的創作歷程。

鈴木忠志

鈴木忠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演員表演訓練方法的戲劇家,作為二十世紀國際戲劇界最重要的導演和國際戲劇奧林匹克的發起人之一、戲劇思想家與實踐家,鈴木忠志曾是日本小劇場運動的先驅。他一直堅持著最初的方向,結合能劇、歌舞伎、凈琉璃木偶戲等表演形式中日本人的身體表達方式,開創日本現代表演的美學方向。

對戰爭中女性的深切同情

在鈴木利賀劇團四十餘年的發展中,鈴木忠志作品的風格逐漸為觀眾所熟知。人們樂於探求其作品中東方審美與西方經典的融合,以及當代視角對神話的詮釋和演繹。能劇、歌舞伎等日本傳統藝能的元素散落在他的舞台調度之中。

《特洛伊女人》劇照

《特洛伊女人》是鈴木忠志的早期作品,意在呈現特洛伊戰爭後流離失所的特洛伊民眾對於日後悲慘命運的無望等待,以及對戰爭的控訴。鈴木忠志提到,他曾親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合實際經歷與原作中的背景,創作出了這部作品。但是,即便這部作品創作於2000年前,也與現代有著共通之處。

《特洛伊女人》劇照

《特洛伊的女人》的主題和內容通俗易懂,講述了特洛伊城被侵佔後,城中所有男性被殺,而女性全部被奴役的悲劇故事。在此基礎上,鈴木忠志更描繪出了日本不幸的女性,最後呈現出她們在家人的墓園中,孤獨終老直至死去的畫面。

通過特殊訓練演繹作品

在與能劇演員觀世壽夫合作古希臘悲劇《特洛伊女人》後,鈴木忠志開始嘗試一種非西方的表演體系開發,由此開創出其特有的表演訓練方法。這套方法融合日本傳統能劇及歌舞伎的身體性,注重身體下盤重心及呼吸,以嚴酷的身體操練激發表演者的能量。

《特洛伊女人》劇照

鈴木忠志稱,作品本身希臘式的悲劇描繪中,主題非常鮮明,是超越個人的一種情感表達。演員表演時的聲音與體態都很關鍵,演員通過重複說話內容,用身體表現出能量,藉此為觀眾帶去感動。因此,話劇演員所需要的訓練比電影演員難好幾倍。

《特洛伊女人》劇照

鈴木忠志認為,劇場藝術的本質立足於人的「動物性能量」,現代社會的電力、石油甚至核動力等「非動物性能量」給人們生活提供便捷,但也在無形中剝奪人的「動物性能量」。燈光、音響、升降台等「非動物性能源」雖然使得現代舞台更富「視覺性」,卻同時削弱了演員的表現性。

鈴木忠志

鈴木忠志表示,人都需要有「自然撐起了所有的生命,讓人們以此為軸而生活」的意識。也正是源於這種精神層面的想法,他總結出了訓練法。他做的不只是表演戲劇,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並試圖將這種價值觀傳達給觀眾。

打造文化交流平台

1976年,與「早稻田小劇場」的合同期滿,鈴木忠志帶著劇團來到富山縣的利賀村。他們將傳統的日式茅草屋改建成劇場,並將劇團更名為「鈴木利賀劇團」。場地包括一個室內劇場、兩個合掌屋劇場、一個黑匣子劇場、一個戶外岩石劇場「岩舞台」和一個蔚為壯觀的湖濱劇場「野外劇場」。鈴木忠志與建築大師磯崎新保持著長期的合作,共同在大自然的恩賜中緊密探索各種戲劇空間。

利賀藝術公園

1982年,第一屆「利賀戲劇節」舉辦,之後,每年8月,世界各地的戲劇愛好者聚集於此。戲劇讓這個遠離都市的山村重新燃起生機,鈴木表示,一個國家的人民喜歡的東西會成為一種獨特的存在。戲劇節為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打造了一個可以相互交流的廣場。

利賀藝術公園

已經78歲的鈴木忠志希望在之後的時間裡不再考慮戲劇,但他在日本的大山裡還有很多劇場,所以,他現在思考的是還能為別人做什麼,比如用他的經驗給做戲劇遇到困難的人一些參考和幫助。

(以上文字根據節目內容以及嘉賓談話整理)

藝術人文頻道 每晚九點半《今晚》

愛奇藝《今晚》

節目直播可登陸看看新聞網/看電視/藝術人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代書法大家·祝允明
馬里奧·博塔的理想之境

TAG: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