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孩子這樣,怎麼回事呢?

我的孩子這樣,怎麼回事呢?

經常會聽到爸爸媽媽或者照顧孩子的老人問這樣一些問題:

「我家孩子特別認生,膽小,怎麼辦呢?」

「我家孩子超級黏人,家裡請了阿姨,還有姥姥幫忙帶,根本離不了人,這怎麼上幼兒園呢?」

「我家孩子情緒很不穩定,有時候很親人,玩得很好,有時候跟鬧彆扭似的不讓抱,發脾氣,也不知道怎麼著他了···」

看到家長們的擔心和困惑,我會做很多努力去理解和支持他們。慢慢我發現,對於很多父母,你不必去給一個明確的判斷或者答案,列舉出孩子的問題,然後以權威、甚至強硬的姿態說「你應該做的是第一···,第二···,第三···」。或許當時家長聽到,會覺得茅塞頓開、清晰明朗,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了,但我不喜歡這樣的姿態。

兒童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在《媽媽的心靈課:孩子、家庭與外面的世界》一書中展現的態度讓人折服,他說,我們需要發自內心的支持和肯定父母們,相信他們可以做真實的自己,同時可以養育好孩子。

所以我也希望分享更多的、專業的、科學的視角,給父母提供一些不同、有趣、多元的信息。很多時候,如果父母能更多、更好地理解孩子和自身,就能自發地採取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態度和行動。

那麼言歸正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兒童心理學發展上經典的測驗——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測驗,來幫助我們理解兒童依戀的行為和反應

陌生情境測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1913.12.01~1999.03.21)設計和最早實施的,她是依戀領域中的先驅,在1989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這個測驗以2歲以內的嬰兒為對象,來研究嬰兒在這幾種不同的情境下表現出的探索行為、分離焦慮反應和依戀行為等。

這個測驗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該測驗涉及了3種對象:2歲以內的孩子,孩子的媽媽,和一位陌生人。

陌生情境測驗的8個片段

1.實驗者向媽媽和孩子做一個簡單說明,30秒左右。

2.媽媽和孩子兩個人在房間里,媽媽鼓勵孩子玩玩具和探索環境,孩子玩的時候,有媽媽在身邊。

3.陌生人進入房間,坐下來,第一分鐘保持沉默,第二分鐘和媽媽交談,第三分鐘接近孩子,嘗試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產生互動。

4.媽媽離開房間,陌生人和孩子兩個人在房間里,孩子產生分離焦慮,開始不安甚至哭泣、扭動身體,陌生人努力安慰孩子。

5.媽媽回到房間,孩子看到媽媽會張開雙臂讓媽媽抱,開心的笑,然後繼續玩玩具。陌生人離開。

6.媽媽也離開房間,只有孩子一個人留下來。孩子不安,哭泣,停止玩玩具。

7.陌生人進入房間,嘗試安撫孩子。孩子仍舊難過。

8.媽媽回到房間,陌生人離開。

以上8個片段營造了母嬰分離和團聚的狀況,通過對嬰兒的情緒、行為反應的記錄和分析,愛因斯沃斯界定了親子關係的三種依戀類型:

1. 安全型關係(securely attached)有媽媽陪伴的時候,孩子可以獨立地玩玩具和探索,不會時不時的關注媽媽的反應;在初到房間和陌生人進入房間的時候,孩子雖然有緊張產生,但通過接近或接觸媽媽,能逐漸消除不安,重新開始玩玩具;媽媽離開的時候,想挽留,難過,扭動身體,可以接受陌生人的安撫,但是仍舊難過;媽媽回來的時候,很開心,熱情,立即尋求與媽媽的接觸——讓媽媽抱,可以很快被媽媽安撫,繼續玩玩具。

2.焦慮-矛盾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媽媽在身邊的時候,需要媽媽經常加入一起玩玩具,關注媽媽的反應,較少獨立玩玩具和探索;媽媽離開後非常焦慮,大哭,不能被陌生人安撫;媽媽回來後孩子表現矛盾,不容易被安撫,可能哭叫、跑開、踢打媽媽,或者一邊張開雙手讓媽媽抱又一邊扭動、不緊貼媽媽。

3. 迴避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孩子對媽媽的陪伴和重聚都表現的不太熱情和開心,比較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很少表現出焦慮,仍舊玩自己的玩具;與陌生人有接觸,但也不喜歡親近,互動少;媽媽回來並不特別高興,被媽媽抱起時有明顯得不緊貼或者不看著媽媽的行為。

其實,20年後,愛因斯沃斯的學生Mray Main又發現了一個之前沒有觀察到的依戀模型:混亂型(disorgaized)/迷失型(disoriented)的依戀。當依戀對象(父母或重要養育者)不僅被嬰兒體驗為安全港,同時也被體驗為危險的來源時,就會讓孩子陷入茫然混亂狀態。本來兒童先天預設應該是受到驚嚇就逃向父母,但如果父母同時也是危險源時,他就被「卡在」矛盾衝突之中,不知道是該靠近還是避開父母。這是一個很難維持的處境,因為兒童對父母的依賴,讓他們無處可逃,他們會發展出很多防禦機制來應對這種處境,以至於在今後的環境適應和人際關係中面臨諸多困難。

無數研究和臨床數據表明,幼兒期形成的依戀模式會在其今後的人際關係中反覆出現,同時這些類型在成人身上也同樣適用。

比如在婚戀關係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焦慮不安、懷疑不斷、叨叨不絕的妻子和冷漠迴避的丈夫,有一種可能性是妻子是焦慮型的依戀模式而丈夫是迴避型的依戀模式,如果雙方能看到自己的依戀模式、理解自己情緒和行為背後的渴望、以及自己的模式對伴侶和雙方互動關係的影響,那麼改變就有機會逐步發生。

所以,依戀理論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同時也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模式。

我想到這裡,大家可能有一些擔心,我自己的依戀類型好像是焦慮、或迴避、或矛盾(這些統稱為不安全依戀類型)的,怎麼辦呢?孩子的依戀類型是這些之一,怎麼辦呢?

好消息是雖然依戀模式的建立始於幼兒期,並持續影響成年後的生活,但是如果有「安全依戀類型」相似的情感經歷,比如真誠動人的愛情、親情或友情等,無論是體驗過還是正在體驗,這種經歷都會成為一種具有治療作用的矯正性體驗,讓我們和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無論依戀類型如何,我們都可以通過自省吾身和「矯正性的」情感體驗,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和父母,也有能力幫助孩子更加快樂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山不愛噴 的精彩文章:

除了「原生家庭」四個字,你還需要知道

TAG:火山不愛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