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為什麼不肯向中國道歉和承擔戰爭責任?只因此觀念無法改變

日本為什麼不肯向中國道歉和承擔戰爭責任?只因此觀念無法改變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劉伯瘟,無授權禁轉!

日本為什麼始終不肯向中國認罪,承認戰爭責任?因為大多數日本人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日本的是美國和蘇聯,而不是中國。台灣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回憶過這樣一件事:上世紀50年代他 訪問日本,會見一位日本教授。這位漢學功底精深的日本教授告訴他,日本是被兩位中國古人打敗的,一個是「蘇武」,一個是「屈原」。「蘇武」指的是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全殲日本關東軍;「屈原」指的是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言下之意,日本不是被中國打敗的,日本不願意向中國謝罪。

(「密蘇里」號上的受降儀式)

1945年9月4日,也就是日本代表在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籤署無條件投降書兩天之後,短暫任日本首相的東久邇宮稔彥親王在日本帝國議會發表施政演說。他用詳細的數據總結了導致日本戰敗的日本戰爭力量對比差距,強調日本戰敗的原因——戰爭力量與國力遭到美國的毀滅性打擊。這是日本官方首次對日本戰敗的原因進行正面總結和論述,裡面完全沒有提到中國,而是開啟了日本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新紀元。

(東久邇宮稔彥親王,日本皇族,陸軍大將,唯一的皇族首相,裕仁天皇的叔叔,曾作為侵華日軍第二軍司令官參加過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日本投降後,於1945年8月17日—1945年10月9日擔任日本首相54天,1990年以103歲高齡去世,比裕仁天皇活得還長。)

從此,日本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和地位。無論是謝罪還是服從,對象都是美國,而遠非中國。眾所周知,日本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尊卑有序,講究服從。日本列島資源貧乏,地少人多,地震颱風頻繁,嚴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日本人以服從和等級為特徵的價值觀。兩個陌生人見面,首先要確定彼此身份地位的高下,才能用不同的辭彙和敬語交流。美國著名學者本尼迪克特在其經典名著《菊與刀》中將日本稱作「唯一真正徹底的等級國家」。在日本的國家觀念中,美國比自己的等級高,要服從;而中國比自己等級低,自然無須謝罪和道歉。

這種等級觀念發揮到極致,就是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奉為圭臬。在日本,尊崇強者、欺凌弱者歷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有忍讓和服從。日本的中小學校里有著名的「異己滅」現象,即高年級可以毆打低年級,體格壯欺負體格弱,拉幫結夥可以欺負單獨一個人。欺負人的感覺天經地義,被欺負的則是命運使然,往往寧可自殺也不會向學校告發或反抗。至於國家層面,只要稍微積蓄出一點力量,日本一定會向鄰國的領土和財富開刀。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剛統一日本列島就征伐朝鮮自不必言。近代以來,日本認為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吞併朝鮮為殖民地,都不過是「國際常識」而已。所以,被美國打敗而從此俯首帖耳也是「國際常識」,對不如自己的中國拒不道歉和謝罪,自然也是「國際常識」。

(日本的校園暴力問題極為嚴重。欺負人的感覺天經地義,被欺負的則是命運使然,往往寧可自殺也不會向學校告發或反抗。)

(日軍侵華中受害的中國勞工)

拒不認罪和道歉的另一個原因,是日本根深蒂固的對華優越感。自中國明朝滅亡和日本江戶時代以來的文化優越感自不必言,明治維新之後的脫亞入歐觀念更讓這種優越感不斷強化。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讓日本的對華優越感達到頂峰。二戰中日本戰敗,這種優越感受到挫折。但是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日本經濟奇蹟般復甦並高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對華優越感重新復甦。從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到1990年,日本GDP相當於中國的9倍。當時日本人普遍相信,中國不可能趕上日本,也不可能趕上日本。

(世界各國GDP排名,今天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3倍多。)

然而,變化讓日本人驚愕不已。中國經濟進入快車道的二十多年裡,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相反,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卻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乃至三十年。2010年,中國GDP第一次反超日本。2014年,中國GDP達到日本的2倍。到今天,中國GDP已經是日本的3倍多。這種世紀大逆轉,卻不能一時扭轉日本的對華優越感。更何況,中國人均GDP還遠不如日本,日本許多經濟指標遠優於中國。而且,日本經過戰後的全方位改革,在價值觀上與歐美國家一致,所以對中國的優越感依然根深蒂固存在。

要真正打破日本的對華優越感,重塑日本的「國際常識」和「等級觀念」,讓日本真正向中國認罪和道歉,中華民族還需要不斷努力。加油。參考資料:日本謝罪為什麼這樣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毅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盟軍對付義大利人不用槍炮,只需這幾張紙就徹底打垮墨索里尼
只用這一招美國就把日本坑到死,乖乖地獻出全球第一的技術

TAG:宋毅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