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懲罰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去做?

關於懲罰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去做?

成長

 Twins 人人彈起

Twins 

00:00/03:55

很多人都覺得我愛慣著孩子,這讓我很費解,因為我想做一個能夠陪伴他一起成長的媽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教會他一些東西,讓他能夠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而不是我所期待的樣子。

他能夠尊重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屈服於自己的父母;

他能夠自在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看著自己父母的臉色行事;

他能夠快樂的成長,而不是帶著壓抑的感受成長。

或許是因為我能夠區分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真正犯錯之間的差別,所以我會經常被人說很愛慣著小孩,縱容著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難道時不時的把孩子吼兩句、打兩下,就能體現我是一個不寵孩子的媽媽嗎?我是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做給外人看的。我也不是聖人,有時候我也會犯錯誤,因為自己的情緒去傷害到孩子,但是我能夠及時的覺察到,及時認錯,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當你能夠真正區分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之間的差別,你生氣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就是因為我稍微懂一點兒童心理學,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只要以後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這就夠了。

父母在懲罰孩子之前,應該先考慮清楚一個問題——懲罰的原因,是因為孩子違背了原則性問題需要被懲罰,還是父母情緒失控了需要發泄。

父母需要很好的區別這兩個問題:

一個是孩子真正的做錯了,而不是父母覺得孩子做錯了。因為我們需要通過生活中的細節幫助孩子建立規則,這種規則是符合社會規範的,是符合一些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當孩子破壞了這些規則,應該進行懲罰。

一個是父母因為孩子做了某些事情觸發了自己內在的一些東西,比如喚起了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感受,比如孩子的行為讓自己覺得丟臉,因為自身的問題而對孩子進行懲罰發泄情緒。

原則性的問題需要父母和孩子去建立,必須要有孩子的參與,比如學會尊重別人、尊重長輩、不能浪費資源等等,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的一些準則,而前提是父母應該學會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成長的天性。比如孩子喜歡玩沙踩水,你認為孩子這樣做很臟,原因是孩子玩髒了你洗衣服會很累,所以你不允許孩子做把衣服弄髒的所有事情,這就是剝奪了孩子的探索世界對事物好奇的權利,就是對孩子不尊重。當孩子玩的滿身泥巴回來的時候,你不會關心孩子內心愉快的感受,只關心孩子弄的髒兮兮的衣服,於是你就會勃然大怒,去懲罰孩子。

在安全的範圍內,在不破壞社會規範的前提下,父母應該允許孩子去體驗成長的樂趣,允許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情。

和孩子一起建立的原則性的問題,當他破壞的時候,你對他進行懲罰,孩子才能知道哪些原則是碰不得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去挑戰的,這就好像我們成年人不會去挑戰法律一樣,哪怕是一點點的挑戰,你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很多小孩子在乘坐電梯的時候,就喜歡用腳去踢門,或是在電梯裡面亂蹦亂跳。或許是他的父母不知道電梯裡面不能亂跳,或許父母知道不能亂跳但對孩子沒有辦法。如果一個孩子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他怎麼能夠去尊重別人尊重世界呢?

缺乏關愛被壓迫的孩子會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但是寵溺的孩子會被慣壞,不對孩子進行懲罰,孩子從小生活在寵溺的環境之中,會讓孩子的耐挫折力下降,容易有一顆玻璃心,成年後稍有壓力就會破碎。懲罰可以有,但是該如何懲罰: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意見需要統一。不能說是一個懲罰一個在庇護,這時候孩子會觀察父母的態度,還記得我以前說過班杜拉的一個心理實驗嗎,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但是最終影響孩子如何去做,孩子會看這件事情所造成的結果有沒有讓人受到表揚或是懲罰,也就是說孩子的觀察總結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當孩子以後再犯錯誤的時候,他還會去找庇護他的人來當保護傘。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衝動是魔鬼,當父母憤怒到極點的時候,這時候就不是在懲罰孩子,而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有一些父母,孩子稍有差池,就會一巴掌過去或是一腳把孩子踢得很遠,這些都是在發泄自身的情緒,根部不是在解決問題。而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內心會非常的受傷。所以,父母要學會捕捉自己憤怒的情緒來源於哪裡,是自身的一些原因,還是孩子的原因。

懲罰者最好是父親。媽媽給予孩子的是溫柔和安全的體驗,如果一個媽媽給予孩子「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喜怒無常,孩子是無法接受的。尤其是女孩子,如果媽媽過於嚴厲甚至體罰,她會對媽媽產生強烈的憤怒,同時希望爸爸能夠幫助她。如果爸爸沒有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冷漠的走開,她對爸爸的憤怒會勝過媽媽。所以,不能體罰女孩,這裡說的是不能體罰,可以採用取消一次她憧憬已久的機會來懲罰她。比如,當她特別想出去玩的時候,禁止她出去玩;或者她想要某一件玩具的時候,不滿足她的願望。相比體罰,這種懲罰方式更容易讓她接受。

懲罰之後,要給孩子一個能夠表達情緒的機會,允許孩子哭鬧發脾氣,把內心的情緒宣洩出來。你不能在懲罰了孩子之後還不允許孩子哭,那麼孩子內心的情緒會從以後的叛逆、自殘、墮落等方式發泄出去,被壓抑的情緒總要找一個突破口。所以要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表達憤怒不滿的情緒。同時要告訴孩子懲罰他的原因是什麼,這樣才能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影響親子關係,孩子趨於權威之下不能反抗,等到他有能力反抗的時候,那絕對會是驚天動地的反抗。

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是需要好好學習的一門課程,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父母應該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進行反思覺察,父母要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當自己處理不了的時候,可以找專業人士尋求幫助。總之,不要把自己不好的體驗「遺傳」給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欠他一句對不起。

文:賀曉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不論你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公眾號或是微博給我們留言,我們會定期回復,公眾號每周一周四提供免費心理諮詢。搜索微博名「心理諮詢師賀曉萌」即可關注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之源心理諮詢室 的精彩文章:

讓自己保持心情愉悅的方法

TAG:愛之源心理諮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