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型思維人士的科學之外的哲學思辨能力培養
最新
05-08
對於多數從事技術工種的理工男來講,在看過太多的工具書籍、處理過太多的工程項目、解決過各種BUG之後;在很大程度上,對解決溫飽、解決技能、雞湯成功學等可以定義為工具類型的知識,有一種天然的排斥感;
以宅、木訥、無生活情趣為標籤的理工男,生活中的畫風是哪樣的呢?
其實,看似木訥的表情下,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
也希望生活中充滿鮮花與音樂;
以解決問題為思維邏輯下,也同樣需要有哲學的思辨思維方式;
你以為我會崩潰嗎?
你以為我會坐以待斃嗎?
噢,不,我不會。
我會活下去。
美國國人女歌星格洛麗亞.蓋納《我會活下去》
科學是哲學的分支?沒錯,不過是古哲學的分支。對,所以我們不單單要用科學去解決生存問題,在更多時間裡,我們更希望搞明白我們自己是誰,所以哲學思辨能力的培訓,讓我們在失去人生航向的情況,找回自我,培養哲學思辨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本哲學入門書籍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
部頭很小,講中國哲學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問題。它本來是寫給美國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對於所學專業不是哲學的學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 陳來


TAG:是石頭那到哪都不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