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核電已成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主力清潔能源

核電已成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主力清潔能源

在5月4日於蘇州舉行的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下稱核能專委會)成立大會暨「核能未來的發展」論壇上,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表示,核電已成為東部沿海地區清潔能源的主力之ー。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在運核電機組38台、裝機容量約3700萬千瓦,在建18台、裝機容量約2100萬千瓦,全部布局在沿海地區的電力負荷中心。「北部的風、西北的光、西南的水、東部的核」的非化石能源多元化開發格局正在形成。

「面向2035年,乃至更長遠的時期,核電要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和低碳轉型、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承擔更加重要的任務和責任。」李冶稱,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的核電技術實現從二代到三代的轉型升級。核電「走出去」方面,自主品牌「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實現了整套出口,海外投資建設核電機組達到8台、670萬千瓦,中國在全球核電產業中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持續得到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在運核電裝機規模3581萬千瓦,位列全球第四,約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2%;2017年核電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3.94%,遠低於全球11%的平均水平。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吳新雄在會上提出,《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已明確,到2020年中國核電比重將從當前的2%提高到4%。「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核電正在實現由『跟跑』、『並跑』向全球『領跑』的轉變,核電行業正在全面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核電『走出去』步伐,我國核電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期。」吳新雄稱。

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達到在運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目前來看,實現上述預期規模存在難度。李冶建議,核電發展要納入大的能源系統、生態系統,深入研究未來能源結構、各電源品種及大電網網架布局,科學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一輪核電發展戰略。要科學謀劃核電布局和規劃實施路徑,按節奏分批、分步啟動實施,保持相對穩定的建設節奏和合理的建設規模,形成標準化、批量化效益,提升核電經濟競爭力。

據了解,中國能源研究會是國家能源局首批16家研究諮詢基地之一。核能專委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王禹民牽頭並擔任主任委員,中國廣核集團副總經理譚建生擔任常務副主任委員,以中國廣核集團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為秘書處依託單位。專委會將為中國核能領域的重大技術經濟決策提供諮詢和建議,促進國內外核能技術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禁止化武組織調查員進入敘利亞杜馬鎮,將調查疑似化武襲擊
5省份6男子網上邀約到湖北黃岡實施綁架案,被警方快速抓獲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