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uild大會沒有了Windows,微軟祭出哪些AI殺手鐧?

Build大會沒有了Windows,微軟祭出哪些AI殺手鐧?

策劃編輯 | Vincent

編輯 | Vincent,Natalie

AI 前線導讀:又是一年一度的微軟科技狂歡盛宴,Build 2018 開發者大會於北京時間 5 月 7 日 23:00 在大洋彼岸的西雅圖拉開帷幕。雖然很可惜今年我們沒能去到現場(說的好像去年到現場了似的···),但是,我們仍舊為各位讀者帶來 Build 2018 最完整的亮點回顧!

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德拉和「刷新」後的微軟

2018 年大火的書籍里,微軟現任 CEO 納德拉的《刷新》肯定算一本。

自上任以來,納德拉一直以「刷新」微軟為己任,甚至以微軟大眾之任,告訴微軟員工:擁抱改變,用同理心 +3C 原則(concept+capacity+culture)從內部開始轉型,重視合作、尊重對手,在 AI、混合現實、量子計算上著重發力,贏得未來。

納德拉在演講開始先彙報了微軟近期一些進展得關鍵數字:目前已有將近 7 億台設備運行在 Windows 10 上;Office 365 這款雲端協同辦公應用有 1.35 億月活用戶,而在去年的月活用戶為 1.2 億。

不久前 Facebook 的「數據門」事件讓公眾對數據隱私安全產生了擔憂,所以在納德拉的演講中,用戶隱私問題成為了重點內容。納德拉稱隱私為「一項人權」,他希望說服企業相信,通過利用被稱作同態加密的技術,微軟在改進其人工智慧技術的同時能妥善保護用戶數據安全。雖然尚處於研究階段,同態加密技術使企業在無需解密數據的情況下就可以分析和處理加密數據。

納德拉把這一技術稱作是企業「利用加密數據」的一個途徑。納德拉沒有說明微軟在這一技術上取得了多大進展,但他在 Build 演講中提到這一辭彙,就表明微軟把用戶隱私作為其 Azure 雲計算服務的一大賣點。

納德拉在演講中說道:到 2020 年我們將迎來數據洪流爆發的時代,一個人每天產生的數據就有 1.5GB,一個家庭每天會產生 50GB 的數據,而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每天將產生 5TB 的數據,數據的指數型增長帶了給微軟巨大的機會和嚴峻的責任,在這個背景下微軟也表達了自己新的戰略和願景。

物聯網將成為微軟微軟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與 AI、量子計算同等重要。隨後,納德拉正式開始進行微軟技術的展示與演講。

Project Brainwave 預覽版亮相

去年 8 月,AI 前線曾報道過微軟公布名為「腦波計劃」項目的消息,該項目旨在能夠提升深度學習模型雲服務方面的性能與靈活性。從當時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出這個平台可以分為三層:

一個高性能分散式架構;

一個整合到 FPGA 上的硬體深度神經網路引擎;

一個用來部署預訓練模型的編譯器和運行時。

Project Brainwave 核心的 FPGA 計算機晶元可以快速重新編程,以響應人工智慧的新進展,使晶元比人工智慧應用中使用的其他類型晶元更靈活。這對於快速發展的領域非常重要,對計算能力的強大需求可以運行更複雜的人工智慧演算法。

計劃公布之初,曾有人預測:Brainwave 項目及其它基於 FPGA 的深度學習加速器方案很可能在發展前景方面優於谷歌的 Cloud TPU。與此同時,Brainwave 項目的實時 AI 能力亦將幫助微軟公司縮小與 AWS 之間的雲業務競爭差距。

納德拉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說,以 AI 的發展速度來看,顯然不該將今天的想法「鎖定」到專用晶元上,還友情提醒各公司不要「被 Google 的 TPU 誘惑」。

Azure IoT Edge 開源

微軟在會上宣布 Azure IoT Edge Runtime 開源, 用戶能夠對邊緣應用進行修改、調試,並擁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基於該項目,微軟又公布了兩個合作夥伴,分別是高通和來自中國的大疆無人機。

微軟還宣布了一個邊緣設備上的「有限預覽版」Project Brainwave。這裡的邊緣設備指的是可以作為 Azure IoT Edge 設備使用的企業預置型伺服器。戴爾和惠普是這個有限預覽的首批合作夥伴。這意味著即使系統缺乏網路連接,客戶也可以在自己的業務和設施中利用該設備運行計算。

我為 AI 狂

AI 被納德拉看作微軟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所以在 Build 2018 上,微軟接連公布了幾款 AI 相關產品。

首先是亞馬遜的驚喜亮相。去年 8 月,微軟與亞馬遜攜手宣布 Cortana 與 Alexa 融合合作,所以在本次大會上,亞馬遜 Alexa 的高級副總裁 Tom Taylor 出現在現場,與 Cortana 負責人合作演示了如何使用兩個語音助手互發消息與呼叫 Uber。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亞馬遜首次亮相微軟的技術大會。微軟的這一行為或許正如納德拉所說:擁抱你的競爭對手,才能獲得共贏。

此外,微軟祭出了一款「神器」:一套可以讓速記、同傳和秘書同時「下崗」的智能增強會議記錄系統,360 度的相機與麥克風矩陣不僅能夠準確識別出所有的參會者,還可以實時記錄與翻譯每個人說話的內容,並且幫助你提取出重點。一旦有人說出「follow up」,都會被微軟的會議系統自動記錄在案。

當然,納德拉最看重的同理心也在本場大會得以體現,演講的最後,微軟宣布推出「人工智慧無障礙計劃(AI for Accessibility)」,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 2500 萬美元,用於研發能夠增強人類能力的人工智慧技術,以服務全球各地超過 10 億殘障人士。

微軟員工安妮泰勒在她的電腦上使用盲文設備

一點疑問

大會第一天的演講與展示結束了,看似交出了一份「差不多」答卷的微軟似乎並沒有讓全球的用戶十分滿意。就連現場參會的外國記者也吐槽:

大意:Windows 商店沒做起來,Groove Music 徹底死了,Windows 筆記本還不如鍵盤有問題的 MacBook,微軟現在和消費者還有什麼關係呢?

不僅是消費者,就連開發者的期待似乎都沒有得到滿足。吐槽比較嚴重的有這樣幾個問題:

傳聞將會亮相本次大會的,內置於 Windows10 操作系統的 Windows ML 機器學習平台並沒有在第一天亮相;

將量子計算十分看重的微軟,並沒有放出任何有關該領域的消息或研究進展;

一直被微軟用來炫技的混合現實(MR)同樣沒有亮相;

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專家們還沒有亮相,難道是要壓軸出場?

AI 領域的產品雖然不少,但是似乎有些意猶未盡,或許大招在後面?

大會將持續三天,第二天的會議剛好撞上了 Google I/O 大會開幕,兩大科技巨頭會使出什麼樣的神通鬥法?AI 前線將帶著疑問與期待,繼續深入報道,敬請期待!

今日薦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前線 的精彩文章:

如何成為一名厲害的數據科學家?
Keras之父:我擔心的是AI被社交媒體操控

TAG:AI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