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黃帝內經》是怎樣的一部經典?

《黃帝內經》是怎樣的一部經典?

文/李信軍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至秦漢之際,為黃老道派人士所著。其醫學思想特別是「治未病」的養生思想,對推動傳統醫學,尤其在養生學、食療學、預防學等方面,時至今日,依然發揮著特有的重大作用及影響。

關於《黃帝內經》及「黃帝」本人,該經開篇即講:「昔者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黃帝內經》在傳統醫學方面,其中《素問》記述了諸如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法等方面;《靈樞》則包括針具、刺法等方面的內容。

軒轅黃帝(資料圖)

《黃帝內經》充分汲取了陰陽學說及五行學說思想,應用於醫學領域,形成了醫學所特有的陰陽五行說。陰陽學說貫穿於中醫學的各個領域,用來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它是醫學的理論工具和方法論。

五行學說與陰陽學相結合,滲透到傳統醫學後,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說明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五行屬性:即以五行相生、相剋的制化關係來分析臟腑、經絡之間和各種生理功能之間的相互關係;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來闡釋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

五行學說(資料圖)

通過《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不難發現,黃老道派學者不但吸收了五行學說及陰陽學說,也把老子的《道德經》發揮於傳統醫學方面,且顯功備盡致。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老子的這一哲學思想對《黃帝內經》「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理論的確立有直接影響作用。

《道德經》中有許多防微杜漸思想,如「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故《黃帝內經》說:「是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資料圖)

《黃帝內經》不但是醫學專著,引領中國醫學長達兩千多年。它還是一部「治未病」的養生巨學。

如在《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中說:「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黃帝內經》的預防學思想,極大地促進了養生學的健康快速發展。其核心思想說明了養生的要訣在於「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即養生要取法於天地自然規律,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從而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

《黃帝內經》開創了中國醫學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在中醫典籍中一直高居於「眾經之祖」的地位。

(編輯:景卿)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道教醫學名著主要有哪些?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