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幸福成長課題:異地複製能否「跑贏」環京調控?

華夏幸福成長課題:異地複製能否「跑贏」環京調控?

??在銷售規模連續兩年破千億、位居業界前十的房企中,華夏幸福的定位實則是產業新城運營商。但鑒於其房地產業務舉足輕重的地位,公司仍然受到業界關注。

??房地產開發業務能帶來快速而穩定的現金流,並反哺產業新城運營等其他業務,這成為華夏幸福長期以來的主要運營模式,2017年該項收入佔比48.8%。

??近幾年,產業新城運營的收入貢獻迅速上升,但在現金流上的貢獻仍然無法與房地產業務相比。

??在區域分布上,華夏幸福近八成的營收出自環北京。截至2017年,其他區域僅環上海和華南區域能貢獻一定營收,其模式「異地複製」的成果尚未真正體現在財報中。

??2017年,環北京地區樓市調控加碼,華夏幸福成為受影響大的企業之一。房地產收入下滑,導致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負值,公司財務穩定性受到影響。今年4月中旬,上交所對華夏幸福年報的問詢中,也對此提出疑問。

??今年以來,華夏幸福開啟合作開發模式,引入東原、陽光城等房企。此舉既能分攤資金風險,又可增加銷售規模,保持行業領先地位,被認為是一石二鳥。但在分析人士看來,環京樓市調控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持續影響。異地項目能否快速產生業績,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環京調控的挑戰

??起家於廊坊,主要業務布局在環京區域的華夏幸福,曾極大受惠於環京樓市。受北京外溢購房需求的影響,環京樓市曾在2015年和2016年出現火爆局面。

??2015年,華夏幸福房地產業務(園區住宅配套+城市地產開發)營業收入為279.6億元,同比增幅近3成,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73.4%。2016年,房地產業務營收達353.8億元,佔比下降至66.2%。

??2017年3月和6月,廊坊先後發布樓市調控政策,在升級「限購令」、強化信貸管控的同時,還「努力把房價穩定在2016年10月的水平」。此後,廊坊樓市迅速降溫,部分區域房價大幅下跌。

??受此影響,華夏幸福在2017年房地產業務的營收降至289.3億元,降幅18.22%。

??這甚至影響到公司的財務穩定性。高華證券指出,2017年,華夏幸福房地產銷售的現金流同比下降13%至人民幣780億元,接近2015年的水平。由此導致當年經營性現金流出人民幣160億元,三年來首次為負值。

??2018年4月13日,華夏幸福收到上交所問詢函。針對房地產開發業務,上交所要求,一是結合區域分布、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收入下降的原因;二是結合區域房地產政策及房地產開發業務的預售情況,說明收入下降是否存在持續性,並充分提示風險。

??上交所還指出,截至報告期末,在已預售面積與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公司房地產項目中可供出售面積約555.3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約133.4%,要求補充披露可供出售項目的開盤時間,未完成預售的原因等。

??此後華夏幸福回復,京津冀區域為重點限購限貸政策的調控區域,該區域的施工及竣備交房進度延後,導致房地產業務收入下降;銷售進度滯後,可供出售面積增加,銷售額及回款金額下降,導致公司報告期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負。

??到今年第一季度,這種局面似乎仍未改善。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仍為負。

??華夏幸福董秘林成紅在此前的一次媒體溝通中解釋道,這是受冬季停工的影響。他表示,隨著周期性因素的減弱,今年的房地產結算面積會出現大幅增長。

??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環京樓市調控政策不會在短期內退出,因此,華夏幸福房地產業務的業績需要因應這種挑戰。

??異地複製見效尚需時日

??在房地產業中,區域布局集中、產品線不夠分散,通常是缺乏市場風險抵抗力的表現。對於華夏幸福而言,「藥方」在於異地複製能力。

??華夏幸福定位於產城開發,土地整理、產業園區運營、房地產開發等業務通常集中在同一個項目中。有券商分析師認為,若能有機整合,上述各業務能夠相互促進。

??比如,房地產開發將為產業園區運營帶來資金支持,成功的產業園區運營,可以為房地產銷售提供支撐。涉足土地整理,則使華夏幸福能夠以相對低的成本獲取土地。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這一模式成功實現異地複製,華夏幸福就可以徹底避開環京區域樓市調控的影響,並使業績增長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且產業園區運營的利潤率較高,通常在90%以上,將改善公司的利潤水平。

??2015年至2017年,華夏幸福的「產業發展服務」收入從63.4億增長到230.9億,複合增長率近100%。到2017年,產業發展服務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達38.9%,接近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水平。上述人士認為,園區運營業務比重增加,是華夏幸福年報中的一個亮點。

??「與同行相比,華夏幸福在房地產開發上的實力並不突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業園區運營。」上述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以產業新城運營為核心的「打法」,曾在環京區域的固安、大廠等地取得成功,但其可複製性尚未得到證明,「至少還沒體現在業績上」。

??過去幾年來,華夏幸福環北京區域的營收佔比逐漸下降,但到2017年,佔比仍在84.1%的高水平。

??由於對城鎮化進程大勢看好,華夏幸福對該模式的可複製性頗有信心。不過其在回復上交所問詢時表示,「由於產業新城業務的開展存在相關區域政策變化、招商引資不確定性、資金沉澱較多等因素導致的經營風險。異地複製效果存在不確定性。」

??券商則普遍看好這一前景,高華證券指出,華夏幸福在河北省外複製其業務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功:非京津冀區域房地產銷售佔比從2016年的7%升至2017年的23%;2017年華夏幸福工業園區投資的新增企業數達到635家,同比增長46%,投資合同總額1650億元,同比增長47%,所覆蓋地理區域也顯著擴大。

??東方證券也表示,2017年華夏幸福新簽約產業新城21座,其中非京津冀區域19座。這部分園區在未來2-3年將逐步進入成熟期,因此預計公司未來園區結算收入的高增速將成常態。

??但在異地複製取得成效之前,如何應對環京樓市調控帶來的業績壓力?

??今年開始,華夏幸福開啟合作開發模式,在一些項目中首次引入其他房企。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此舉既能分攤資金風險,又可增加銷售規模。

??他同時表示,若引入優質同行,可對其產品力和運營能力進行彌補。但由於公司房地產業務佔比仍高,且布局相對集中,短期內仍要面對樓市調控帶來的風險。

??上述券商人士也認為,通過財務手段強化資金實力,也是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公司還有可能加大環京以外區域的房地產項目推盤力度,從而取得資金平衡。但他也認為,由於前述原因,短期內的業績壓力將不可避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居房產 的精彩文章:

偶像的黃昏,寶萬之爭背後的那些紙牌屋
土地資源爭奪戰打響:多房企爭食同一個標的

TAG:樂居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