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莆田這棟低調的建築,八十年前曾被三枚炸彈轟炸,如今……

莆田這棟低調的建築,八十年前曾被三枚炸彈轟炸,如今……

這棟低調的建築,八十年前曾被三枚炸彈轟炸,如今...

圖:自掛東南枝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那清晨的陽光穿過眼前那些有年頭的建築上,灑遍每一個被年代塵封的角落、空氣中瀰漫著歷史穿牆而過的氣味,79年前,三枚炸彈落了下來,一棟百年的老建築也遭受了破壞,但卻幸運的躲過一劫,到今天依舊屹立在莆田舊步行街繁華的車流、人流中.....

一座來自民國的教堂

在荔城區市府路倉邊巷,一座百年建築,衛理公會莆田總堂,又稱基督教莆田堂就在這裡。

這座建築建與民國四年(1915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基督教堂,是當時東南亞四大教堂之一。

圖:網然

既有中國宮殿式的古樸典雅之莊重,又有哥特式的雄偉寬敞之壯觀,從建築力學、建築聲學上,至今不落俗套。

最早叫做天道堂。坐北朝南,花崗岩條石砌建,屋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佔地面積2884平方米,建築面積1572平方米。

抗戰紀念碑

三枚導彈轟炸,仍屹立在街道中

圖:網然

1939年5月25日下午3點30分,日本三架戰機侵犯莆田,飛機對基督莆田大教堂實施轟炸,在教堂圍牆內投下三顆重磅炸彈,前庭三顆,後院一顆,其中後院西北角的屋頂被炸倒了一個蹺角。

前庭於此離鐘樓二米多遠處投下一顆,爆炸所產生的彈坑深度一丈,直徑三米,彈片削落牆壁4cm深花崗岩石頭表皮,周邊彈痕累累,至今清晰可見。教堂門窗玻璃全被震碎掉落,所幸主題結構安然無恙!

現在大家能看到的基督教莆田堂,它主體的花崗岩結構特別堅固,其他的屋檐門窗是被轟炸後再修復的。不過曾經的大轟炸在這棟百年建築身上還是能看到一些痕迹的。

部分牆角、地面的坑和裂痕就是當年被轟炸後震開的。

當年後院西北角的屋頂被炸倒的蹺角,現在也修復了,如同一道傷疤留在那裡。

這是被修復過的牆體。

她是宗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圖:網然

近百年來,莆田堂不但是廣大信徒嚮往的聖地和禮拜中心。

這裡是宗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這裡周六晚上的7:30——晚上9:00,周天早上9:00——11:00,晚上的7:30——晚上9:00都會有禮拜等活動。

平時周二周三晚上也會有信徒來此聚會唱讚美詩,屋內寬敞明亮,無迴音,可容納教徒3500人。

莆田總堂的後面還有一間間教室,偶爾會有老師帶著孩子過來練詩歌,學習聖經。

樓頂的鐘,除重大節日時事件外,不可隨意敲動。

希望這樣的老建築一直矗立在這城市之中,它是文化的記錄者,是歷史的反照鏡。

-------------------------------------------------

更多閱讀,請點擊以下鏈接

編輯:聞道 圖:網然、自掛東南枝

by看莆田綜合編輯,部分內容:自掛東南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莆田 的精彩文章:

莆田老街上的叫賣聲,你還記得嗎?

TAG:遇見莆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