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夏天地球離太陽遠反而會更熱
季節是一年的劃分,以天氣、生態和日照的變化為標誌。季節是地球圍繞太陽和地球軌道運行的結果。地球繞太陽公轉與地球的自轉軸形成一個頃角,於是地球上分出了春夏秋冬季節,當夏天來臨時地球處於遠日點,太陽直射地球,地球的白天長黑夜短,地球表面獲得的太陽光線最多,天氣便熱,而到了冬天地球處於近日點,太陽高度最低,大陽斜射地球,白天短黑夜長,地球表面獲得的光線最少,天氣便冷。
具體來分析一下
第一,地軸傾斜。為了方便研究地球的轉動,科學家給地球假定一個地軸,這個地軸聯通南北極點。而地球就是圍繞著這個地軸轉動的。因為地軸是傾斜的,所以地球的自轉也是傾斜的。所以,太陽照射地球的位置是不同,這和地球離太陽遠近並無關係。
第二,回歸線。我們知道,地球上的南北回歸線,就是太陽在地球上最南面的直射點和最北面的直射點。而在太陽直射到南回歸線的時候,正好是太陽離地球很近的時候,這時候北方收到的陽光都不是直射的,而是斜射甚至散射的,所以溫度較低。相反,當太陽光折射到北回歸線的時候,此時正是太陽距離地球最遠的時候,北方正處夏季。但是距離並不是決定溫度的主要因素,直射點在哪裡才是。
第三,太陽光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往複運動正是地軸傾斜的結果。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球也在自轉。這兩個運動的相對位置才是造成地球四季變換,以及為什麼夏天地球離太陽遠反而會更熱的原因。
那麼四季的變化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與公轉有關,但是決定性的條件是地球必須斜著繞太陽轉;如果地球是垂直的繞太陽旋轉的話,太陽光線將永遠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與太陽光線的夾角也永遠不變,地球上將不會有四季的變化。我們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氣溫高低與太陽光是直射還是斜射該平面有關。當陽光直射到地球時,這塊區域呈正圓,光線更多、更「濃」;當陽光斜射到地球時,這塊區域呈橢圓,光線更暗、更「稀疏」。這就造成直射區域溫度高,斜射區域溫度低的現象。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將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厲害的地方將是冬季,這兩者之間的則是春季或秋季。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為什麼不承認史前文明而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是猴子變的?
※有消息說2019年地球進入小冰川期,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