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熱比奇,歷史碎片拼湊的捷克小鎮

特熱比奇,歷史碎片拼湊的捷克小鎮

儘管有教科文組織的背書,這裡也成不了旅遊熱點。冷冷清清的,走了小半天直到離開,沒看到一個遊人。

捷克是個慢節奏國家,公路大多單向單車道,時速限70公里。對沿途看景的人,這速度已經足夠。五月的東歐綠草茵茵,野花滿地,速度有什麼意義呢。

走走停停,來到特熱比奇已經是中午時分。捷克歷史裡,特熱比奇是個不尋常的小鎮。

14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為了躲避瘟疫,這裡不斷有猶太人來定居,逐漸形成猶太人社區。18世紀末,這裡的猶太人已經佔全鎮人口一半以上。

二戰期間,納粹把鎮里所有猶太人驅趕到集中營。戰後僅有十人回到特熱比奇,猶太人社區從此衰敗,遺留下來的兩座猶太會堂和一處猶太墓地,作為歷史見證。

老城離公路邊不遠,古老的城牆保存完整,牆下面密密麻麻好幾千塊墓碑。這就是當年的猶太人墓地。跟基督教墓地相比,猶太人的墓地和墓碑都小而簡陋,用德語與希伯來語書寫的墓志銘也平淡無奇。墓台上擺著一塊塊的石頭——猶太人祭奠先人,會帶來家鄉的石頭,放在墳墓上,表示不忘故土。

由於不能夠合法擁有土地,猶太人很難增加或者擴建墓地,不論在什麼地方,猶太墓地都是擁擠不堪。布拉格的老猶太墓地14世紀創建,17世紀關閉,300年間堆積了12層,地下骸骨疊著骸骨,地上墓碑壘著墓碑。眼下的特熱比奇這地方,也是一樣的景緻。

走過歐洲尤其是東歐地區,感受昔日猶太民族所處的社會環境,再重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不再有當初那種愛憎分明,非此即彼的褒貶評價。夏洛克不是寓言故事裡純粹邪惡的化身,他的怨恨來自猶太人長期遭受的歧視和迫害,來自充滿敵視與偏見的生存環境,人物衝突的背景是民族與宗教衝突。

跟布拉格一樣,特熱比奇昔日的猶太人也是在隔離區里生活。跟基督徒居住區相比,猶太社區的的街道與房屋相當擁擠,密密麻麻像座蜂巢。開著車進去時,發現很難找到可以停車的地方,在這些其實更像是巷子的街道里,開車也不容易。馬車時代就擁擠不堪的街區,汽車時代更是狹窄的不敷使用。正常情況下,房子的牆角是往外凸的,這裡的拐彎處牆角是向內凹陷的,不這樣設計,昔日的馬車很難通過。失去祖國的民族,處處是寄人籬下的異鄉,生前的居屋還是死後的墓園,都得儘可能利用每寸土地。

風景依舊,往事難言。這裡失去的不僅是一個種族,而是整個無可替代的世界。紅色屋頂的房子沿街排開,冷冷清清的沒有什麼人氣。偶然出現的三、兩個人,面孔和服飾也看不出多少猶太人的特徵。嘗試跟他們打個招呼,說幾句話。他們非但聽不懂英語,甚至不能理解問的是什麼,比比劃劃,相對站著,像是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

在街上的館子吃著簡單的午餐,跟鄰桌的人隨意聊幾句猶太人的話題。那人淡然地說,猶太人的房子都還在,不過現在住著的已經多不是猶太人。他手指門外,用半是捷克語的英語讚許說:他們倒是蓋的好房子!

走出街口,來到聖普羅科皮烏斯大教堂。這座中世紀建造的教堂,核心部分包括三座十世紀建造的長方形會堂,每座會堂都有中央庭院。宗教場所跟當地社區規模通常是成比例的。幾千人口的小鎮擁有這樣的大教堂,很是異乎尋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猶太社區與大教堂合在一個世界遺產項目里,在項目名錄上稱為「特熱比奇猶太社區和聖普羅科皮烏斯大教堂」(The Jewish Quarter and St.Procopius" Bacilica In Trebic)。儘管有教科文組織的背書,這裡也成不了旅遊熱點。冷冷清清的,走了小半天直到離開,沒看到一個遊人。

圖&文丨行者老桿

轉載丨合作丨投稿

丨洞察旅遊生態圈丨

丨讓營者得利、玩者明白、浪者更high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列游志 的精彩文章:

銀裝素裹的歐洲:險中旖旎
周庄:倒映在水上的古鎮生活

TAG:列游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