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 七十三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 七十三

原文: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現代漢語譯文:香嚴童子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如來佛說:如來教導我審諦觀察一切有為相,於是我告別如來,居處靜室養晦自修,看到眾比丘燒起沉水香,香氣靜靜襲入我的鼻子,我靜觀香氣,其既不是從木頭上來,也不是從空而來,不是從煙來,也不是從人來,它竟然是無所而來,無所而去,一時我悟解到當體是空,由此,心意消亡,根塵滅盡,成就了無漏阿羅漢果。如來授印我以香光莊嚴的名號。虛妄香氣塵相既然已經倏然而滅,那妙香自然是微妙而遍在法界,所以我是從觀想香氣而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佛問哪個法門最為圓通,依我的修證,以香嚴為最上。

原文:藥王葯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葯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現代漢語譯文:藥王、葯上二位法王子以及同來法會的眷屬五百梵天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從無數劫時間以來,我們就在世間做良醫,口中嘗遍了這娑婆世界裡草、木、金、石等種種藥性,可為葯的多達十萬八千種。所以我們遍知它們的苦、酸、鹼、淡、甜、辣的味道,以及它們的種種配伍參和的功效,知道它們的藥性是冷是熱,知道它們哪些有毒,哪些無毒。自從跟隨如來學法以來,更知道了葯的味性,既非空,亦非有,既不是因舌根舌識而有,也離不開舌根舌識。詳審細察之下,辨明了味因無體性,無所來,是虛妄味塵,於是開悟成就了無漏之學,承蒙如來授印我們兄弟兩人以藥王菩薩、葯上菩薩的名號,現在法會中為法王子,所以,我們是因觀見味塵而悟覺妙明真性,從而證得到菩薩果位的。佛問哪個法門最為圓通,依我們的修證,以味因為最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波凈圓禪寺 的精彩文章:

證覺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解析 六十九

TAG:寧波凈圓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