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鄒光祥、劉成昆被抓之後,伊利事件卻並未止息……

鄒光祥、劉成昆被抓之後,伊利事件卻並未止息……

鄒光祥、劉成昆這下火了,但不是他們想念的火——他們當初想的是,「我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引起公眾的注意,做大公眾號,這樣,我也可以成為社會名人,就有人給我投資廣告了,這是我的贏利點。」

一度,作為公眾號「漂在一線城市」的運營者,我也這樣想——作為一個還在北漂為一家老小奔波沒有正式工作的前媒體人,這個喧囂的時代,我以為這完全是正常人的思維,誰不這樣想呢——曾經,多少個夜不能寐的晚上,我想曝光地產商黑幕,官場大人物的腐敗,明星的私生活……但生性並不勤奮,找料的行動力也差,這麼多年,我公號也就幾百個粉絲而已……

也因此,我的生活繼續艱難,想買的房子沒錢買,甚至想讀的書也囊中羞澀拿不出——開始,我有過抱怨,後來,隨著而立之年的來到,我沉默地接受了這樣沒人喜歡的命運。

現在來看,或許我是對的——至少,我能自由地活著,沒有在北京的出租屋裡被公安機關「跨省抓捕」!

和我不一樣,向著光亮那方,我的同行鄒光祥、劉成昆選擇了另外的路,走著走著,竟是一條歧路——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和他們所在的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時代周報》都是我喜歡的,他們離職後,我還得承認,他們的勤奮和文章仍然值得我學習——鄒光祥寫了太多東西,我追過他的博客,有些觀點我認為還算中肯,如在《孫宏斌認慫》一文中,他認為中國房地產的黃金時代造就了無數土豪和草莽英雄,孫宏斌算是其中一個,儘管從商業上來說,孫宏斌算成功,但他的成長路經卻清晰的記錄了他歷史。身上有太多的江湖氣息。

而劉成昆,據他妻子描述中有這麼一段:

真的沒有想到,好好的日子怎麼成了這樣?去年我們剛迎來二寶的誕生,並換了一個大點的房子,丈夫和我都努力工作,爭取早日摘下房奴的帽子。但就算壓力再大,我也知道我丈夫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他雖不是完人,但他正直,講道德,守法律。過去的一年裡,他最多的時候同時打三份工,白天上班,晚上兼職寫稿,只為了給兩個孩子更好的生活,但他卻並沒有叫苦喊累,相反,卻後悔過去的日子太過懶惰懈怠……

但,妻子眼中的好男人這次因捏造伊利事實誹謗他人涉嫌誹謗罪被捕。伊利董事長潘剛在報案材料中說,「我看到該不實文章後,非常氣憤」。他表示,因工作需要和看病,一段時間在國外正常辦公,作為公司法人代表一直在正常履行工作職責,公司的運營也持續穩健發展,不實文章謠言稱其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並「失聯」的情況純屬捏造,惡意誹謗。

很快,潘剛的說法得到了公安機關的採信,甚至新華社還為此發表了一篇點擊量超高的評論:近年來,一些網路自媒體編造傳播經濟領域虛假信息事件時有發生。這些謠言以其較大傳播力和迷惑性,頻頻引發市場波動和公眾恐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究其原因,少數自媒體野蠻生長,以謠博名、以謠博利是根源。

不止是鄒光祥、劉成昆,此前已有不少人是前車之鑒——我也差一點"走偏"了,那一年我在老家了解到蘇榮著力推崇的「一大四小」綠化工程在民間引得不少議論,想寫文章,但最終那2000多字的調研文字,因為寫的不夠紮實厚重,也因為親朋的壓力而被我從博客上刪除——如果孤注一擲會怎樣,沒準我也會被投入監獄?

樹欲靜而風不止,今天,伊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又有相關媒體報道,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出面接受採訪,點名指控前伊利董事長鄭俊懷是「幕後黑手」。而鄭俊懷則委託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發表聲明,稱,伊利集團是上市公司,潘剛作為董事長長期滯留國外,投資人提出質疑很正常,應及時出面如實說明情況。該聲明稱,「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為模糊焦點、轉移視線」,指責鄭俊懷是「潘剛失聯謠言」的幕後主使,「還翻出陳年往事,對鄭俊懷以控告之名行詆毀之實。」

如此撲朔迷離,局外人只能霧裡看花——鄒光祥、劉成昆日後如果還想參與財經寫作,我想這家在民族企業命運中很具代表性的伊利,還是值得大書一筆的,為她寫一部《伊利傳》也並不是沒有必要——但寫作有風險,這是他們該深深銘記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漂在一線城市 的精彩文章:

蔡我的: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可能停發一年,原因竟然是……

TAG:漂在一線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