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紅場閱兵了無新意,二戰廢物坦克居然出現,靠這鼓舞民心士氣?

紅場閱兵了無新意,二戰廢物坦克居然出現,靠這鼓舞民心士氣?

坦白說,俄軍閱兵實在是太頻繁了些,根據目前已知的閱兵綵排情況來看,著實沒什麼太多亮點,T-14主戰坦克、T-15步兵戰車、「終結者」坦克支援車和在敘利亞接受實戰檢驗的無人戰車都已經亮相,甚至連軍用四輪越野摩托都拉了出來,不免給人湊數的感覺。

如果要說感興趣的,恐怕還得算是那輛T-35多炮塔坦克,儘管在此前的紅場閱兵中,T-34、斯大林-2之類老古董都曾出來過,但像T-35這樣比較少見的還真多多,尤其是其奇葩復古的造型,更會讓觀眾們像當年乍一見到它的德軍官兵一樣,感覺這傢伙肯定很有戰鬥力。

上世紀,確切說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國家興起了一股研製「陸地巡洋艦」的風潮,儘管都對其投入了不少精力研究,但最終修成正果的,就只有蘇聯的T-35,其他國家紛紛放棄,T-35最終一共生產了61輛。

T-35坦克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擁有5個獨立炮塔,分兩層排列,主炮塔居中,配備一門76.2毫米短管炮,另有一挺7.62毫米機槍,底層兩個小炮塔和兩個機槍塔呈對角線布置,能提供全向火力,分別裝備37毫米炮(後升級為45毫米炮)和7.62毫米機槍,全車成員多達11人,理論上這種多炮塔坦克除了能進攻對方的堡壘外,還能全方位抵禦對方步兵的近距離威脅。

不過,以當時的技術,要不知這麼多炮塔,就對底盤提出了較高要求,導致其機械故障率偏高,機動性差,更致命的是,其裝甲防禦太為薄弱,最厚的地方也僅有35毫米,最薄的地方近11毫米,不要說德軍不斷增強的反坦克火力,就是面對老式的37毫米反坦克炮,甚至是反坦克槍,也能將其打穿。

在蘇芬戰爭中,這種龐然大物被派上戰場,實戰證明其表現讓人極為失望,到了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坦克遇到T-35,感覺像是遇到了史前時代的猛獁,以為其會跟當時的KV-1重型坦克類似,但在試探性的打出第一炮後,配合良好的德軍坦克就像成對的獵狗一樣將其撕碎。1941年底,剩餘的T-35被封存,連上戰場的機會都沒了,如今居然還能將其修復開上紅場,不知俄軍是什麼意思,吸引眼球?還是借用這個龐然大物凝聚民心士氣?可這玩意兒就是個大膿包啊,還別說,這麼看倒真有些意思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防務解讀 的精彩文章:

沙塵暴阻止戰機起飛,IS趁機發起反攻,附近庫爾德武裝坐山觀虎鬥
敘軍主力集中在東古塔,IS趁機發起反攻,自爆裝甲車被打爆

TAG:鷹眼防務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