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崔如琢,憶清秋,指墨色,仰石濤

與崔如琢,憶清秋,指墨色,仰石濤

崔如琢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旅居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美國等地,讀萬卷書、走萬里路,20世紀80年代,劉海粟、崔如琢在香港相遇,兩人合作大幅作品《清秋》,成就一段藝壇佳話。

《清秋》,140x359cm,1983年

此幅《清秋》是崔如琢1983年在美國時所畫,帶著北方的直爽與豪邁。彼時劉海粟「百歲開一」(90歲),詩文寄託了他對晚輩的支持與期待。除了多幅大作品外,崔如琢近年來還專註「指畫」,指畫創始於盛唐時期,到了近現代,高其佩、潘天壽是繼承和發展中國指畫的傑出代表。

崔如琢,《荷塘清夏》, 47×37cm ,2010年(指墨畫)

崔如琢還有眾多藏品,《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算是最特殊的一件。長期以來,石濤作為「清初四僧」之一,以山水畫聞名,在我國重要博物館及機構的公共收藏也以其山水居多,罕見人物畫作品。然而,吳湖帆曾說:「石濤畫以人物最佳,遠勝山水。」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為公眾打開了對石濤繪畫的新認識。

1999年春,崔如琢在日本偶然看到了《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他與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的石濤人物畫反覆對照後決定收藏,對筆墨的感受力和通過收藏得來的知識,是他果斷收藏這套作品的原因。崔如琢也將這次收藏歸結為自己中國畫領域的「修鍊」。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被認為是石濤青年時期繪製的工筆人物作品,為完整一百開冊頁,共畫山水背景中的羅漢人物310位,各冊頁中羅漢左右分別陪侍眾多人物及似龍、虎、鹿、獅等神獸形象。根據石濤在畫中自題,最早一開創作於「丁未」 (1667 年,石濤26歲),整套冊頁作品分別作於1667年、1669年、1670年,1672年,即從石濤的26歲至31歲,歷時6年之久,實為石濤傾力之作。

繪畫風格上,石濤早年人物深受李公麟影響,這套冊頁與台北故宮所藏傳李公麟白描五百羅漢圖相較,有傳承關係。

石濤在世時,作偽就很多,他離世之後,作偽越來越嚴重,到乾隆時期達到高潮。最嚴重的還是到清末,清末到民初。

儘管《石濤羅漢百開冊頁》的真偽尚存爭議,但此套冊頁無論是觀賞層面還是學術層面,都為了解石濤早期藝術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也為明清人物畫的發展增添了一個新的觀照角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概藝 的精彩文章:

透過策展人的眼睛
滴下的油彩,讓我的臉五彩斑斕

TAG:概藝 |